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过敏性鼻炎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06 13:39: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AR )患者免疫球蛋白 E(IgE)、白细胞介素 -4(IL-4 )、白细胞介素 -6(IL-6 )、嗜酸性粒细胞 (EOS )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江阴临港医院收治的 AR 患者 100 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 )分为轻度组(45 例, VAS 评分为 0~3 分)、中重度组(55 例, VAS 评分为 4~10 分) ,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98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 IgE 、EOS 计数、 IL-4 、IL-6 检测。比较对照 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以及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 IgE 、EOS 计数、 IL-4 、IL-6 水平;并分析 IgE 、EOS 计数、 IL-4 、IL-6 与病情 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研究对象 IgE 、IL-4 、IL-6 、EOS 计数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轻度组、中重度组患者 IgE 、IL-4 、IL-6 、EOS 计数水平均升高, 且中重度组均高于轻度组;与轻度组比, 中重度组患者 AR 评分量表(SFAR )评分、 VAS 评分 均升高;实验室检查指标(IgE 、IL-4 、IL-6 、EOS 计数)水平与 SFAR 评分呈正相关(r=0.828 、0.588 、0.677 、0.378 ), 与 VAS 评分呈 正相关(r=0.816 、0.576 、0.673 、0.385 )(均P<0.05 )。 结论   AR 患者血清 IgE 、IL-4 、IL-6 、EOS 计数水平较健康人群升高且与其病 情严重程度有关,其均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感染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免疫球蛋白 E ;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介素 -4 ;   白细胞介素 -6 ;  Pearson 相关分析法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变应性鼻炎, 会导致患者发生鼻塞、流清水鼻涕、连续性或间歇性打喷 嚏等现象,虽并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会对身体健 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AR 发生原因是机体免疫球 蛋白 E(IgE)抗体与患者接触到的过敏物质发生反应,可 作用于鼻黏膜,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毛细血管扩张 [1]。 现阶段,临床对 AR 进行诊断多通过临床症状评分,但具 有患者主述过度的缺陷,因此对 AR 的判断并不是十分 准确。故寻找合适的方式对评估 AR 病情程度,依据病 情针对性进行治疗十分重要。有研究报道,AR 发生的主 要病因为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异常活化,而血清 IgE、白  细胞介素 -4(IL-4)、白细胞介素 -6(IL-6)、嗜酸性粒细  胞(EOS)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均与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反 应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 IgE 能介导变态反应,EOS 参与 患者病情发展,IL-4 和 IL-6 均由免疫系统细胞生成,参与 免疫调节 [2-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江阴临港医院收治 的 100 例 AR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 IgE、EOS  计数、IL-4、IL-6 与 AR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 床治疗 AR 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与数据详细报道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江阴临 港医院收治的 AR 患者 100 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 52  例,女性 48 例;年龄 24~59 岁,平均(36.71±3.64)岁; 病程 1.5~10 年,平均(7.52±3.47)年。另选取同期进行 健康体检的 98 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 51 例,女性 47  例;年龄 25~60 岁,平均(36.68±3.62)岁。两组研究对 象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 比。纳入标准:观察组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 年, 天津)》[4]  中关于 AR 的相关诊断标准;近期未 接受过免疫治疗;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排除 标准: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鼻窦炎、哮喘等过敏 性疾病;恶性肿瘤;有精神疾病史。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 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与分组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早起空腹状态下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外  周血 5 mL,取其中一部分置于无凝固剂的真空无菌管对  其进行保存,开展离心处理,参数设置为: 3 500 r/min、 10 min,分离上清液后备用。使用荧光酶免疫法检测 IgE,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来自杭州灵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 IL-4、IL-6 水平进行检测;取另一部分血样使 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无锡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 NL-CLC B14)对 EOS 计数水平进行检测。

       1.2.2  病情评估和分组方法  使用 AR 评分量表(SFAR)[5]    对观察组患者病情进行评分,总分 12 分,患者得分越高, 病情越严重。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6] 对症状进行评 分,总分 10 分,患者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并将 VAS  评分为 0~3 分的患者归为轻度组,将得分 4~7 分的患者 归为中度组,将得分为 8~10 分的患者归为重度组,本研 究中,100 例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组(45 例)、中重度组 (55 例)。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查 指标 IgE、EOS 计数、IL-4、IL-6 水平比较。②轻度组和  中重度组患者及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指标 IgE、EOS 计数、 IL-4、IL-6 水平比较。③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观察组患者 SFAR 评分、VAS 评分比较。④分析 IgE、EOS 计数、IL-4、 IL-6 水平与观察组患者 SFAR 评分、VAS 评分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计量资料以 ( x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 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 以 [ 例 (%)] 表示,多组间比较行 χ2  趋势检验,两组间两 两比较采用χ2 检验;采用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对实验室检 查指标(IgE、IL-4、IL-6、EOS)水平与 SFAR 评分、VAS 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比 较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研究对象 IgE、IL-4、IL-6、EOS计数水平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表 1。

\
 
       2.2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实验室检 查指标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轻度组、中重度组患 者 IgE、IL-4、IL-6、EOS 计数水平均更高,且中重度组 均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 表 2。

\
 
       2.3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观察组患者 SFAR 评分、VAS 评分 比较  与轻度组比,中重度组患者 SFAR 评分、VAS 评分 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
 
       2.4    实验室检查指标与 SFAR 评分、VAS 评分的相关 性  实验室检查指标(IgE、IL-4、IL-6、EOS 计数)水平与 SFAR 评分呈正相关(r=0.828、0.588、0.677、0.378),与 VAS 评分呈正相关(r=0.816、0.576、0.673、0.385),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
 
       3  讨论

       AR 属于鼻黏膜慢性反应性炎症的一种,患者在接触到 过敏源后,会促进 IgE 介导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水平 升高,常引起患者发生连续性喷嚏、鼻痒、闭塞等症状, 且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评分属于主观指标, 临床对AR 进行 诊断受患者自身及医师等影响较大,因此并不能准确对患 者病情进行判断。近年来,探究客观有效的生物学指标, 并通过其对 AR 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已逐渐成为临床研 究重点。

       IgE 属于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产生于胃肠黏膜、支气 管、鼻咽等部位固有层处浆细胞中,是能诱导Ⅰ型变态反 应的主要抗体, 其能与鼻黏膜表面的 EOS 结合进行结合, EOS 属于固有的免疫细胞, 其在感染性疾病、变应性疾病 均为多见;IL-4、IL-6 均为炎症因子,均产生于活化的单 核巨噬细胞中,介导各种炎症反应 [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研究对象  IgE、IL-4、IL-6、EOS 计数水平均呈升高状态, 且随着病  情程度的增加, 患者上述指标均升高;与轻度组相比, 中重  度组 SFAR 评分、VAS 评分均呈升高趋势, 表示血清 IgE、 IL-4、IL-6、EOS 计数均与 AR 发病及疾病活动程度的关  系密切。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gE、IL-4、IL-6、 EOS 计数水平与 SFAR 评分、VAS 评分呈正相关关系, 提  示血清 IgE、IL-4、IL-6、EOS 计数水平和患者的病情严重 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感染严重程  度的辅助指标。AR 患者暴露在过敏源中,会使特异性的  IgE 抗体水平异常升高, 且 AR 患者发病时 IgE 分子 Fab 端 会与变应原相结合,从而促进组胺水平异常升高,并在患  者鼻黏膜组织中发生浸润,加重炎症反应,进而使患者处  于高敏反应状态;而炎症因子能诱导机体辅助性 T 细胞 2  型(Th2)水平升高,进而间接会导致 EOS 的大量增殖, 因此, 炎症反应增加, EOS 计数水平越高, 患者病情程度 越严重 [8-9] ;血清 IL-4 能诱导、促进 IgE 的生成, 而 IgE 抗  体与患者接触到的过敏物质发生反应,加重患者病情,促  使炎症小体介导炎症反应, 从而引起 IL-6 水平异常升高,  因此,血清 IL-4、IL-6 水平越高,提示患者病情程度越  严重 [10-11]。

       综上, AR 患者血清 IgE、IL-4、IL-6、EOS 计数水平 升高均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血清 IgE、IL-4、IL-6、 EOS 计数水平与 VAS 评分、 SFAR 评分呈正相关关系, 其 均可作为临床准确评估患者感染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从 而帮助医师对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少、仅为单中心研究, 有待临床纳入更多研究对象并对 AR 患者病情的诊断项目 进行多中心研究,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度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刘立新 , 史春林 , 白波 . 补气助阳汤联合乳酸杆菌对变应性鼻炎 大鼠鼻黏膜炎症反应及 TH1/TH2 细胞因子网络表达的影响 [J]. 四川中医 , 2019, 37(8): 49-52.

       [2]    王佶图 , 王学艳 , 刘娜 , 等 . 过敏性鼻炎患者总 IgE、嗜酸性粒细 胞和特异性 IgE 结果分析 [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2019, 26(8):1265-1268.

       [3]    徐艳 , 马梅 , 张宗强 . 通窍鼻炎颗粒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及 对患者血清IL-4、IL-6 及IL-10 的影响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 21(14): 169-172.

       [4]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  中华医学会耳 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 年 , 天津 )[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16, 51(1):6-24.

       [5]    焦雪芹 , 张志永 . 过敏性鼻炎评分量表 (SFAR) 与临床病程相关 性研究 [J]. 中国现代医生 , 2014, 52(14): 136-140.

       [6]   孙兵 , 车晓明 .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6): 645.

       [7]    吴斌 , 陈有勇 , 杜锦红 . 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菌群特征及其与血 清 IgE 和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关系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 31(9): 1072-1075.

       [8]   吴晓燕 , 龚芬 , 陈帆 , 等 . 何氏穴位敷贴验方治疗过敏性鼻炎 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2021,42(12): 1473-1476.

       [9]    吴湘萍 , 刘阳云 , 杨小芳 , 等 . 过敏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效果与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 血清总 IgE 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临床医 学研究与实践 , 2021, 6(18): 50-53.

       [10]  葛仪方, 谯凤英, 刘鼐. 益气温阳、通窍止涕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 疗效及对血清 IgE、EOS 的影响 [J]. 辽宁中医杂志 , 2022, 49(10):90-93.

       [11]  刘国磊 , 李春义 , 陈淼 . 通窍鼻炎方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 效及对血清 IL-4、IL-6、IL-10 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7(21): 2347-23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45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