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定位脊髓圆锥在神经管缺陷检出中的价值评估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29 10:15: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定位脊髓圆锥在神经管缺陷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为临床早期明确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 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12 月茂名市人民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 1 000 例孕妇, 所有孕妇均行二维超声检查与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 技术检查。统计两种检测方式对脊髓圆锥显示情况与检测用时;统计正常胎儿和异常胎儿的不同孕周脊髓圆锥位置分布情况。结果   1 000 例孕妇中,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检查脊髓圆锥的显示率为 99.40%(994/1 000),高于二维超声的 98.10%(981/1 000);检查脊髓圆 锥耗时为( 10.59±1.67)min ,短于二维超声的( 14.66±2.38)min(P<0.05 ); 1 000 例孕妇中, 正常的 994 例胎儿, 虽然孕周不同, 但其 脊髓圆锥部位均在 L3  及以上,且伴随孕周的增加,脊髓圆锥部位不断升高,其脊髓圆锥部位通常集中于 L4  及以下;异常的 6 例胎儿,虽 然伴随孕周的增加其脊髓圆锥部位有所升高,然而依然低于正常水平。其中检查异常的 6 例胎儿中,其中 1 例脊髓发育异常,5 例脊髓畸 形(脊髓栓系 2 例,脊膜膨出 3 例),孕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引产、出生,其中 4 例引产,2 例出生。结论   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容积 超声多平面技术能够更为清楚地显示胎儿脊髓圆锥部位, 且检测耗时短, 对早期发现和诊断神经管缺陷提供重要的信息, 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神经管缺陷;  脊髓圆锥;  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  二维超声

  神经管属于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管缺陷为临床 较为严重的畸形疾病,包括脊索裂、无脑畸形等。神经管 缺陷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通常认为其与遗传、环境 等因素有关 [1] 。超声为临床检查神经管缺陷的重要手段, 但会受母体肥胖、胎位、羊水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图像 清晰度,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 [2] 。脊髓圆锥是指脊髓 末端的圆锥状结构,其末端位置能够于宫内显示,各种先 天性神经管发育异常均会造成脊髓圆锥位置低于正常值, 能够间接反映脊柱与脊髓发育异常,通常被作为首发征 象而发现 [3-4] 。因此,对胎儿脊髓圆锥是否低位进行评估, 对于早期诊断胎儿是否存在神经管缺陷具有重要意义。近 年来,伴随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 技术被逐渐运用于胎儿的神经系统疾病检查中,但关于其 定位脊髓圆锥位置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行产前超声检查的 1 000 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维容积 超声多平面技术定位脊髓圆锥对于提高神经管缺陷检出率 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12 月茂名市 人民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 1 000 例孕妇。所有孕妇的年 龄为 20——38 岁;平均( 29.03±1.28 )岁;孕周 22——34 周, 平均(25.45±0.87 )周。纳入标准:①均为单胎;②孕 妇生命体征稳定;③认知清晰,可正常交流。排除标准: ①有流产史;②存在血液系统疾病;③合并酗酒等不良生 活习惯;④伴有凝血系统紊乱;⑤合并全身性感染。本研 究经茂名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批准,且所有孕 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GE  Healthcare Austria GmbH & Co OG,国械注进 20152061495, 型号:Voluson E8)进行检查。首先施以二维超声检查,探 头频率为 1.6——4.5 MHz,详细检查胎儿全身,检测各项数 据,仔细观察其脊柱部位的情况,由头部顺沿脊柱朝骶尾 部检查,所有的检查操作均需严格按操作说明书开展,确 保仪器声束同脊柱垂直;同时,在检查期间,还需密切 关注胎儿脊髓椎体同神经管的情况,判断脊髓圆锥所处部 位。三维超声检查:探头频率 4.0——8.0 MHz,在胎儿静息 时进行检查,选择胎儿脊柱比较清楚的正中矢状切面作为 起始切面,并严格根据初始切面对采样框行调节,角度为 45°——65° ;启动三维多平面技术进行检查,首先观察正中  矢状切面下胎儿的脊髓圆锥末端显示情况,并于此部位放 置好标记点,之后转变观察角度,以冠状面行观察,同时 行角度旋转,确保胎儿的 T12  椎体与第 12 肋骨能够于图 像内显现出,且需朝下行追踪扫描,由此判断脊髓圆锥末 端所处部位,查看其相应的椎体部位,并调节扫描厚度到 5 mm ;取得图像之后以 4DView 软件分析图像,所得图像 由院内两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共同讨论决定最终的诊断结 果。产后随访,对于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检查异常的 胎儿进行随访,如若胎儿引产,则仔细观察解剖情况,若 娩出,则在胎儿娩出 28 d 后施以全身、神经系统检查。

  1.3    观察指标  ①脊髓圆锥显示率和检查时间。统计对 比二维超声与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检查脊髓圆锥的显 示情况及检测时间。②脊髓圆锥位置分布。统计正常胎儿 和异常胎儿的不同孕周脊髓圆锥位置分布情况。③典型病 例的影像学检测图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经 K-S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 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式的脊髓圆锥显示率与检查时间比较  三 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检查脊髓圆锥的显示率高于二维超 声检查,检查脊髓圆锥耗时短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正常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分布情况  正常的胎儿 994  例,虽然孕周不同,但其脊髓圆锥部位均在 L3  及以上, 且伴随孕周的增加,脊髓圆锥部位不断升高,见表 2。

\

  2.3    异常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分布情况  异常的 6 例胎儿, 其脊髓圆锥部位通常集中于 L4 及以下,虽然伴随孕周的 增加其部位有所升高,然而依然低于正常水平。为进一步 明确诊断,遂至上级医院行进一步检查,其中 1 例脊髓发育异常,5 例脊髓畸形(脊髓栓系综合征 2 例,脊膜膨出 3 例),其中 4 例引产,2 例出生,见表 3。

\

  2.4    典型病例超声影像学分析  病例 25 岁,超声描述: 胎位头位。二维超声检测胎儿头面部颅骨回声可见,大脑  回声可见,脑中线居中,丘脑可见,侧脑室未见增宽,颅  后窝池未见增宽。小脑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小脑蚓部可 见。上唇皮肤回声未见明显中断。胎儿颈部:未见脐带压  迹及彩色血流环绕。胎儿胸部肺脏可见,心脏位置未见异  常,心胸比例正常,心律齐,由四腔心观“十”字结构存  在,房室大小比例未见异常,左右心室流出道可见。胎儿  膜部内脏,肝、胃、双肾、膀胱可见。腹壁、脐带腹壁入  口处未见明显异常。胎儿管柱,颈、胸、腰、骶尾段排列  形态未见异常,脊柱弯曲度未见异常。胎儿四肢:肱骨、 尺桡骨、股骨、腔、腓骨可显示。经二维超声可见脊髓圆  锥低, 达 L4-5  之间, 低尾部皮肤隐的可见回声中断, 宽约1.0 mm ,见图 1-A,进一步经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定 位明确诊断,见图 1-B,图像显示清晰,分辨率高。超声 检测提示宫内妊娠,单活胎(头位,如孕 23 周 +  大小), 胎儿异常:脊髓圆锥低,低尾部支肤可疑异常回声。进一 步检查及产前咨询,羊水正常范围,脐动脉血流频谱正常 范围,本院羊水穿刺结果,46XN,染色体数目符合未见异 常,于茂名市人民医院引产。

\

  3  讨论

  神经管即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通常于胚胎形成后的 15——17 d 神经系统开始发育,在胚胎 22 d 左右,神经褶两 边开始相互靠拢,产生一个管道,该管道被称作神经管。 神经管缺陷是仅次于心脏畸形的第二类常见的先天畸形, 在临床具有较高的病发率 [5] 。脊髓圆锥属于脊髓下端圆锥 形构造,当脊髓或者脊柱末端发生先天或者后天损害,脊 髓末端将难以升高,使得脊髓远端位置低于正常水平 [6] 。 脊髓圆锥位置与神经管发育异常存在密切关系,故选择一 种快速有效的措施于早期及时明确胎儿圆锥位置,对于提 高神经管缺陷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因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可重复操作等优势广 泛运用于胎儿各类先天性疾病的检查中。既往临床往往选 择二维超声对胎儿的脊髓圆锥行定位,但其容易受到母 体体型(如肥胖)、胎儿及胎儿在宫内活动频繁等因素的 影响,而降低图像的分辨率,难以准确获取标准的脊柱纵 切面,无法精准地观察椎体内部构造,影响临床判断,且 脊髓圆锥同第 12 肋无法于同一切面显现,定位困难,故 具有一定的漏诊、误诊率 [7] 。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是 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超声检查手段,能够清晰 显示脊髓圆锥末端处与脊柱、脊髓内部构造,通过适当调 整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可获得胎儿脊柱正中矢状切面, 有利于医师进行准确的观察,继而利于疾病的检出 [8] 。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检查脊髓圆 锥的显示率为 99.40%,高于二维超声检查的 98.10%,检 查脊髓圆锥耗时为(10.59±1.67) min,短于二维超声的 ( 14.66±2.38) min。由此可见,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 术能够更准确地显现脊髓圆锥,且检查耗时较短。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通过调节平面,能清楚地显露脊柱冠状 切面、横切面,由此显现脊髓圆锥末端、要骶椎椎体及第 12 肋,按照第 12 肋与相应椎体的连接以准确定位椎体顺 序,最终对脊髓圆锥所处部位行准确判断,为临床提供更 为全面的参考信息。另外,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操作 简单,图像显示更形象直观、立体,有利于医师及时作出 判断,继而缩短检查时间 [9]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1 000 例孕妇中,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检查正常的 994 例胎 儿虽然孕周不同,但其脊髓圆锥部位均在 L3 及以上,且 伴随孕周的增加,脊髓圆锥部位不断升高;异常的 6 例胎 儿,其脊髓圆锥部位通常集中于 L4 及以下,虽然伴随孕 周的增加其部位有所升高,然而依然低于正常水平。由于 在妊娠初期,胎儿的脊柱同脊髓保持同等长度,脊椎尾部 则为脊髓末端处,然而伴随孕周的增长,胎儿不断生长, 脊髓的生长速率渐渐地慢于脊柱生长速率,故脊髓末端处 会呈现为向上移动的趋势,因此,如若发现胎儿的脊髓圆 锥末端位置未超过 L3 ,则需加强对胎儿的检查,积极探 查胎儿锥体内部构造,由此评估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发育 异常 [10]。

  综上,与二维超声比较,三维容积超声多平面技术能 够更为清晰地显示胎儿脊髓圆锥部位,运用该技术可准确 定位胎儿脊髓圆锥末端部位,有利于医师尽早鉴别胎儿是 否存在神经管缺陷,有利于母婴健康,可在一定程度上保 证优生优育,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COOROENNE R, ZHU K H, JOHNSON E, et al. Impact of the size of the lesion in prenatal neural tube defect repair on imaging, neurosurgical and motor outcome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JOG, 2021, 128(2): 392-399.

  [2]    COOROENNE R, SANZ CORTES M, JOHNSON RM, et al. Impact of the cystic neural tube defects on fetal motor function in prenatal myelomeningocele repair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PrenatDiagn, 2021, 41(8): 965-971.

  [3]    钟海峰 , 来丽娟 , 刘学娟 , 等 . 超声结合血清 FA、Hcy 水平检 测在胎儿产前神经管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22): 5338-5340.

  [4]    黄瑞娜 , 陈俊雅 , 范丽欣 , 等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脊髓圆锥低位 的临床意义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2022, 38(5): 540-543.

  [5]    CHEN Y, WANG X, CHEN Y, et al. Construction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risk models of maternal serum alpha-fetoprotein variants and fetal open neural tube defects[J]. Exp Biol Med (Maywood), 2022,247(10): 822-831.

  [6]    孙梦纯 , 尚爱加 , 高干 , 等 . 产前超声与胎儿磁共振成像在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脊髓圆锥定位中的应用 [J]. 中华神经外科 杂志 , 2021, 37(10): 992-996.

  [7]    陈丽珠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脊柱裂及对其预后的应用价 值分析 [J]. 现代医用影像学 , 2021, 30(12): 2374-2376.

  [8]    林艺韵 , 王彦 , 陈艳珊 , 等 . 三维超声成像新技术在胎儿中孕唇 腭裂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2, 6(14):62-64.

  [9]    徐萍 , 谢晓红 , 张艳 , 等 . 矩阵实时三维多平面技术在胎儿心脏 筛查中的应用 [J]. 现代实用医学 , 2013, 25(7): 736-737.

  [10]  陆海燕 , 陈万峰 . 血清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联合三维彩色多普 勒超声在孕 14w——18w 胎儿神经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中 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2020, 28(12): 1511-1513, 15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3976.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