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超微针刀联合热敷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腰椎肌力、炎症因子的影响。方 法 选取2020 年 12 月至2021 年 12 月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2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 将其分成两组,各 10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热敷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微小针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12 d。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 Oswea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日本骨科协会(JOA )、视觉模拟量表(VAS )疼痛评分、腰椎前 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肌力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IL-1β)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 、神经肽 Y(NPY )、 5- 羟色胺(5-HT ) 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ODI 、VAS 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JOA 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肌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 组;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IL-1β 、TNF-α、NPY 、5-HT 水平均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 超微针刀联 合热敷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病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炎症、致痛因子水平,缓解疼痛,提升腰椎肌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关键词】腰痛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热敷散; 超微针刀; 腰椎功能; 炎症因子; 疼痛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可表现为患者腰 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常可放射至腿部,对患者的日常 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国内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 腰痛患者主要针对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但对症状消退效 果不佳。中医理论认为,腰痛病属“筋伤”“痹病”范畴, 多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内伤久病、年老体虚、劳欲 过度及劳力外伤、外感内伤与跌仆闪挫,导致经脉痹阻、 腰府失养所致,且由于湿性重浊、黏滞,最易痹着腰部, 因此多为寒湿证型 [1] 。热敷散为外敷散剂,内含红花、生 艾叶、五加皮等药物,具有祛风散寒、消炎止痛之效,但 单纯外敷药物吸收浓度有限,仅能对患者不适症状加以缓 解,无法进一步提高疗效 [2] 。超微针刀运用医学原理通过 检查及分析引起患者疼痛的姿势或动作中参与的主动肌及 拮抗肌,确定解剖学及力学平衡结构中最易损伤的肌肉, 明确其各自的起、中、止点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 调整肌肉痉挛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微针刀联合热敷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所致腰痛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乌 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 200 例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痛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0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24——75 岁,平均(44.27±9.35 )岁;病程 2 个月 ——22 年,平均 (6.04±2.47)年;男、女患者均为 50 例。观察组患者年 龄 25——78 岁,平均(43.54±8.79 )岁;病程 1 个月 —— 20 年,平均(5.98±2.35)年;男、女患者分别为 52、48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①西医符合《实用骨科学》[4] 中腰 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病标准;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准》[5] 中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标准;②主 证:腰背部肌肉紧张,腰部重着感,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 麻木感;次证:腰膝酸软,活动不利;舌脉:舌淡胖,苔 白腻或白滑,脉沉紧;③近 3 个月内未曾接受任何治疗; ④非腰部骨折。排除标准:①腰部皮肤有破损、溃烂; ②妊娠期妇女;③严重腰椎管狭窄;④合并骨肿瘤或骨转 移;⑤有严重骨质疏松。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 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热敷散治疗,热敷散组 方:黄丹 6 g,红花、白矾、制川乌、草乌、白附子各 9 g,秦艽、独活、防风、花椒各 12 g,生艾叶、五加皮、 透骨草、赤芍各 15 g,伸筋草、桑枝各 30 g,以上药物加 250 mL 醋、3 根葱白拌匀装入包袋蒸 30 min后进行热 敷,每次可用 2个热敷包轮换, 2 次 /d,早晚各 1 次,每 剂药使用 3 次,热敷散药包由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附属医院中药房提供。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 上联合超微针刀(马鞍山邦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 0.40 mm×15 mm )治疗,患者接受热敷散治疗后以俯卧位 暴露治疗部位,对需操作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于患侧棘 突旁结节处将超微针刀垂直刺入,刀口与身体纵轴平行, 然后呈扇形面切割 2——3 刀,以切断结节为标准,进刀深度 为 0.2 cm。用干燥棉球按压伤口 1——2 min,1 次 /d。两组患 者均持续治疗 12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 疗效判断标准》 [6] 拟定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患者经治 疗 12 d 后麻木、疼痛及酸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可进 行正常生活、工作;有效:患者经治疗 12 d 后临床症状 明显改善,且可正常生活,从事轻度工作;无效:患者 经治疗 12 d 后临床体征未见改善,且无法正常生活、工 作。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腰椎功能及疼痛程 度评分。以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7] 对患者治 疗前后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估,总分 0——50 分,患者得分越 高,则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以日本骨科协会( JOA )[8]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改善效果进行评估,总分 0——29 分,患者得分越高,则体征改善效果越好;以视觉模拟 量表(VAS )[9] 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总分 0——10 分,患者得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高。③腰椎屈伸、侧 屈最大肌力。于患者治疗前后以脊柱功能测试训练系统 (proxomed Medizintechnik GmbH,型号:Tergumed 710 ) 评估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最大肌力。④炎 症及致痛因子水平,在患者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部静脉血 4 mL 左右,经过离心处理(3 000 r/min 、 10 min)得到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白细胞 介素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水平,以放 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神经肽 Y(NPY )、5- 羟色胺(HT)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 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评分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 ODI、VAS 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 照组;JOA 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腰椎屈伸、侧屈最大肌力比较 与治疗前 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 肌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炎症及致痛因子水平 与治疗前比,治 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IL-1β、TNF- α、NPY、5-HT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脊柱退行性疾病, 也是导致腰部疼痛较为常见的病因。《备急千金要方》中 详细描述了腰痛的多种病因, 包括寒湿、湿热、跌仆外伤、 气滞血瘀、肾亏体虚等,且由于现代人厌热贪凉,易外感 寒湿邪气,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内生寒湿,以致腰痛,治 辽散寒除湿、温经通络为主。
热敷散具有温通经脉、散寒除湿之效,且能够借药物 及热敷温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弛紧张痉挛肌肉,改 善腰椎肌肉稳定,进而恢复腰椎功能,但单纯外敷起效较 慢,仅能对临床症状加以缓解;超微针刀是以中医针刺疗 法为基础结合现代组织解剖学及针刀松解技术,可针对腰 椎受损靶点进行治疗,调整肌肉的痉挛状态 [10-11] 。本研究 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ODI、 VAS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及腰椎屈伸、侧屈 最大肌力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超微针刀联合热敷散治疗腰 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患者可改善其腰椎功能,缓解疼痛, 提高腰椎肌力。
腰椎间盘突出会对神经根造成压迫,不仅会使得神经 根血液供应产生障碍,还会由于化学刺激,而形成无菌性 炎症, 导致 IL-1β、TNF-α 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 对神经根 脊神经形成直接刺激,以至于 NPY、5-HT 等致痛因子水 平升高,进而使腰痛病患者感到疼痛。热敷散热敷借温热 之性,经人体皮下丰富血管,使覆盖部位温度升高,从而 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药物吸收及利用率,达到局部高效给 药的目的,可促进局部代谢及炎症吸收,扩张血管,减轻 疼痛程度;而超微针刀可直接松解、切削病变椎间盘周围 组织造成的无菌性炎症粘连、瘢痕,解除突出椎间盘对神 经、脊髓的压迫,可迅速缓解神经血管压迫,改善病变周 围组织循环 [12]。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 清 IL-1β 、TNF-α 、NPY、5-HT 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超 微针刀联合热敷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病患者疗 效确切,且能有效降低炎症及致痛因子水平。
综上,微针刀联合热敷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 痛病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炎症、致痛因子水平,缓解疼 痛,提升腰椎肌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但本研究未研究 超微针刀可能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需进一步完善设计 后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 ·腰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制定工作组 , 章薇 , 娄必丹 , 等 .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 ·腰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 )[J]. 康复学报 , 2021, 31(4): 265-270.
[2] 徐义国 , 吴祥 , 李红宝 , 等 . 中药活络定痛散热敷治疗腰-硬联合 麻醉术后腰痛的效果分析 [J].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19, 26(4):627-628.
[3] 韩倩 , 胡盼 , 杨琴 , 等 . 补阳还五汤联合肌骨超声下微针刀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3, 25(2):83-86.
[4] 唐冰之 , 胡剑锋 , 李晓辉 . 实用骨科学 [M].长春 : 吉林科学技术 出版社 , 2019: 5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 南京 : 南京大 学出版社 , 1994: 167-171.
[6] 王蔚文 .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M]. 北京 : 科学技术文 献出版社 , 2010: 153-155.
[7] 刘绮 , 麦明泉 , 肖灵君 , 等 . 中文版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定 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研究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10,25(7):621-624.
[8] 孙兵 , 车晓明 .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 (JOA 评分 )[J]. 中华神经 外科杂志 , 2013, 29(9): 969.
[9] 孙兵 , 车晓明 .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6): 645.
[10] 陈立恒 , 王小萌 , 刘恬园 , 等 . 温针联合热敷散对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疗效观察 [J]. 陕西中医 , 2015(2): 224-225.
[11] 彭浩轩 , 宗晨钟 , 于川 , 等 . 超微针刀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 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21, 18(36): 131-134, 149.
[12] 伊苗苗 . 超微小针刀联合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缓解 的作用研究 [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 医学版), 2022, 19(2): 184-187.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