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医联体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用于急性脑梗死(ACI) 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在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康复治疗的 62 例 ACI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居家康复治疗,研究组采取基于医联体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第 1 天)、干预后(出院后 3 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生命质量 [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干预后, 研究组 ADL、FM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基于医联体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用于 ACI 患者能提高运动功能、生活自理 能力和生命质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关键词】 医联体;卒中后早期康复;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Effects of medical alliance-based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LIU Xing1, LI Qianqian1, LU Aimin1, XIONG Qingqing1, HUANG Huayu2, XU Youxian1*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Huajing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1. Department of General Medicine,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s of medical alliance-based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2 patients with ACI who underwent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 Huajing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methods after discharge,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home rehabilitation,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medical alliance-based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he scores of self- care ability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 neurological functio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motor function [Fugl- Meyer assessment (FMA)], and quality of life [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 (SF-36)]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first day after discharg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ADL, FMA and SF-36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NIHS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 The medical alliance-based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motor function, 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ith ACI, and reduce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Keywords】 Medical alliance; Early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Neurological function
急性脑梗死(ACI)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 快、致残率高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及时行恢复灌注 治疗可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患者仍可能发生偏瘫、 痴呆等后遗症 [1]。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神经功 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但常规康复指导多在院内进行,患者出院后依从性下降,无法保证康复 训练效果 [2]。医联体全称是医疗卫生服务联合体, 指特定区域内多级医疗机构组成的联合体,包括三 级医院、二级医院及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卫生所),其中基层医院和居家照顾者在 ACI 患 者院外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3]。鉴于此,本文探讨 基于医联体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用于 ACI 患者的 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1月在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康复治疗的 62 例 ACI 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 ACI 诊断标 准 [4] ;首次发病;在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治疗后 康复出院,生命体征平稳,但伴有偏瘫、语言功能 障碍等后遗症。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合并恶性肿瘤;伴有严重意识障碍、认知障 碍或交流困难;随访失访。根据康复治疗方法不同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1 例。对照组男 18 例,女 13例;年龄59~77岁,平均(66.87±6.23)岁; 梗死部位:基底节区 11 例,颞叶 6 例,额叶 5 例, 顶叶 4 例, 枕叶 3 例, 腔隙性梗死 2 例;瘫痪部位: 左侧 16 例, 右侧 15 例; 发病至就诊时间 0.5~5 h, 平均(2.75±0.71)h。 研究组男 19 例, 女 12 例; 年龄 57~79 岁, 平均(67.42±6.37)岁;梗死部位: 基底节区 12 例,额叶 4 例,颞叶 5 例,顶叶 5 例, 枕叶 4 例,腔隙性梗死 1 例;偏瘫部位:左侧 17 例, 右侧 14 例; 发病至就诊时间 0.4~4.5 h,平均 (2.54±0.65)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在大华医院接受神经内科基础 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抗血小板、降脂、稳定血压 等,待患者意识清晰、生命体征稳定后出院,出院 前大华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为患者制订康复计 划,并将患者病历资料交接给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由社区医护人员负责患者院外康复指导。
对照组出院后采取常规居家康复。出院当天嘱 患者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现场健康教育,发放 卒中康复手册,包括服药指导、康复锻炼、日常生 活指导等,让患者回家后自行学习;嘱家属监督患 者坚持康复锻炼,定期来本中心拿药、复诊;每周 电话随访 1 次,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康复进展。
研究组出院后实施基于医联体的早期综合康复 治疗。(1)医联体构建:成立医联体康复治疗小组, 包括大华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3 人、责任护士 2 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师 1 人、护师 2 人、护工 2 人。将大华医院神经内科 HIS 系统与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社区工作人员可登录 HIS 系 统查询、更新患者病历资料,大华医院医护人员也可通过该系统了解患者院外康复进展和病情变 化,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患者出院后每天均可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每月到上级医院复诊 1 次。(2)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措施:①肢体 功能康复。针对患者心肺功能、运动障碍程度设计 运动康复方案,以有氧运动、抗阻力训练为主,并 结合精细运动、平衡训练。由康复师开展中医推拿 疗法,点按患者经络穴位,配合牵拉肢体、活动关 节、松解肌肉等,隔日 1 次,30 min/ 次。使用低 频脉冲电刺激仪刺激患侧肌肉,隔日 1 次,20 min/ 次。同时,采用作业疗法训练手部精细动作,如穿 珠子、解开扣子、拧瓶盖、转动魔方等。②认知功 能训练。根据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认知量表得 分设计不同难度的认知训练方案,具体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感知觉训练、阅读训练等,使用卡片、拼图、连线游戏等工具帮助其训练认知功能, 并让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借助照片、视频回忆 过往。 ③语言功能训练。让患者来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接受面对面语言训练指导,循序渐进地开展口颊 肌肉功能练习、发声练习、词语练习、句子练习等, 多鼓励患者与家属、朋友聊天, 并在家中借助音频、 视频练习。④心理干预。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 心理治疗师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1 次 / 周, 30 min/ 次。同时鼓励患者发展兴趣爱好,如广场 舞、听音乐、打太极等,转移患者对疾病本身的注 意力。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自理 能力。分别于干预前(出院第 1 天)、干预后(出 院后 3 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评估,分值范围 0~100 分, 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 能力越强。(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采 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范围 0~42 分, 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3)比较两组干预前 后运动功能。采用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MA)评估,包括上肢 66 分、下肢 34 分,总分 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4)比 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 (SF-36) 评估,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 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等 8 个维度,每个维度 100 分,评分越高 表示患者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 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 比 较 干预前, 两组 ADL、NIHSS 评分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两组 ADL 评 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干预前后 FMA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 F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 预后,两组上、下肢功能评分及 FMA 总分均高于 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 组 SF-36 各维度评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 会功能、精神健康等 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 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3 讨论
ACI 可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引发偏瘫、 肌肉萎缩、感知觉障碍等后遗症。尽早开展康复训 练有助于中枢神经建立代偿功能,预防肌肉萎缩, 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减轻社会和家 庭负担 [5]。常规康复模式多依赖于患者自身依从性, 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监督、认知不足等原因,依从 性显著下降,不能达到理想康复效果 [6]。而医联体模式能充分利用基层医疗资源,方便患者就近就 医,让患者抓住康复黄金期,从而提高预后和生命 质量 [7]。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 3 个月后,研究组 ADL、FMA、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 评 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医联体的早期综合康复治 疗用于 ACI 患者可提高其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 和生命质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原因: ACI 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目标以挽救生命、恢复脑 血流灌注及预防并发症为主,通常在生命体征稳定 后出院,出院后仍需接受抗栓治疗和康复训练,以 改善预后 [8]。但常规康复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对患者干预较少,上级医院仅通过电话远程随访, 患者无法接受规范的康复指导,康复效果受到影 响 [9]。基于医联体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是医院 - 社 区 - 家庭一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为患者提供 全方位的康复服务。首先,通过组建医联体康复治 疗小组, 可以整合上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 充分发挥基层医院的优势,方便患者就近就医,提 高其康复治疗依从性;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 备有多种康复训练器械,患者可以进行有氧运动、 抗阻力训练、平衡训练、作业疗法等多种模式的康 复训练,充分锻炼肢体运动功能,弥补居家训练的 不足 [10] ;而且由康复师开展中医推拿疗法, 可以帮 助患者疏通经络、改善肌肉痉挛 [11],通过低频脉冲 电刺激仪刺激患侧肌肉,可增强肌肉收缩、舒张功 能,避免肌肉萎缩,从而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 能力 [12];通过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感知觉训练、 阅读训练等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发挥 大脑可塑性,降低痴呆发生率 [13] ;最后,让患者 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面对面语言训练指导,相 较于传统的居家康复,效率更高,能够减轻患者语言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命质量;此外,邀请专业的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支 持,让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发展兴趣 爱好,可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康复治疗依从 性,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命质量 [14]。
综上所述,基于医联体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用 于 ACI 患者能提高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 质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效果优于常规康复 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谷霖,邓秋玲,杨保华,等 . 基于互联网医疗与保护动机 理论的医联体模式对脑卒中全程康复的干预效果 [J]. 实用临 床医学, 2022,23(4) :80-83.
[2] 徐蓉,沈雁红,徐丽娜,等 . 从住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 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上海医药,2020, 41( 10): 39-42.
[3] 林其意,杨芸峰,易春涛 . 基于医联体的社区康复医学科学 科建设探索——以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J]. 上海医药, 2023,44(12) :7-10.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 病学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J]. 中华神经科 杂志, 2018,51(9): 17.
[5] 王晓兰,佟瑶 . 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与 临床治疗研究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1,19(16) :191-192.
[6] 牛淑珍,赵庆,刘贤亮,等 . 上海市 76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脑卒中延续护理开展现状调查 [J]. 中国护理管理,2019,19 (8): 1208-1213.
[7] 王用,邢玉龙,史云桃,等 . 基于医联体模式下的心脏有氧 康复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影响 [J]. 实用心 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30(8) :38-43.
[8] 何桂平,柳韦华,张桂芹,等,首发脑卒中患者对出院计划 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 [J]. 循证护理,2019, 5(1) :28-32.
[9] 敖梅,莫素莹,颜玉贤,等 . 医联体模式的“互联网 + 治疗 服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J]. 护士进修杂志,2021, 16 (3) :210-213.
[10] 陈玲,郑晓佳,林小燕,等 . 医联体联动模式下糖尿病健康 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 响 [J]. 中国现代医生, 2021,15(29) :176-179.
[11] 史芝璟,黄瑾,居珺,等 . 区域医联体背景下的 4C 中医延续 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J]. 护士进修杂志,2021, 36(9): 843-846.
[12] 范舟 . 智慧医联体平台新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30(9): 249-250.
[13] 葛洋,李红,蔡春香,等 . 早期治疗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 NIHSS 评分、自理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1,19(22) :215-216.
[14] 鲍泽立,徐凌珍,梅华 . 基于互联网与医联体体制的卒中健 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J]. 医疗装备,2021,34(21) : 59-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