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肺混合磨玻璃结节 CT 影像特征、诊断价值与病理类型的关系,对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诊断、鉴别提供参考依 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东莞台心医院有限公司收治的 97 例肺混合磨玻璃结节患者(共 97 个结节)的临床资 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CT 检查及病理检查, 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所有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 润性腺癌等不同病理类型患者 CT 检查的影像特征、CT 检查定量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分析 CT 定量指标对浸润性腺 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97 例患者中肺原位腺癌 25 例(25.77% ),微浸润腺癌 40 例(41.24% ),浸润性腺癌 32 例(32.99% ),3 种病理 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右肺 59 例(60.82% ),其中上叶 30 例、下叶 7 例、中叶 22 例,左肺 38 例(39.18% ), 其 中上叶 28 例、下叶 10 例, 右肺发生率显著高于左肺(P<0.05 ); 经 CT 检查, 浸润性腺癌患者形态不规则、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气 支气管征、肺瘤界面清晰的占比均显著高于肺原位腺癌,浸润性腺癌胸膜凹陷征占比显著高于微浸润腺癌,微浸润腺癌空气支气管征显 著高于肺原位腺癌;浸润性腺癌结节实性占比、平均结节大小、平均实性成分大小、实性成分平均 CT 值等 CT 定量指标均显著高于肺原 位腺癌、微浸润腺癌, 且微浸润腺癌显著高于肺原位腺癌(均 P<0.05 ); CT 定量指标能诊断浸润性腺癌, 且实性成分平均 CT 值曲线下 面积( AUC )、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均 P<0.05 )。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的肺混合磨玻璃结节在 CT 影像特征、 CT 定量指标中存在一定 差异,且 CT 定量指标对浸润性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中实性成分平均 CT 值的诊断价值最高。
【关键词】肺混合磨玻璃结节; CT; 影像特征; 诊断价值
磨玻璃结节根据结界内是否含有实质成分可分为纯 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由于不同类型的肺混合磨 玻璃结节在采用临床干预方案及患者预后方面存在一定差 异,因此,临床准确鉴别、诊断肺混合磨玻璃结节至关重 要。现阶段,临床诊断、鉴别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主要是以 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其虽可准确诊断患者病情,但其 在应用中属于创伤性检查,部分患者难以接受 [1]。CT 不仅 可以对病灶形态特征进行清晰显示,有利于病情分析,同 时还具有操作方便、无创等优势,且目前已在肝细胞癌、 食管癌等疾病的诊断、鉴别中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 [2]。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肺混合磨玻璃结节 CT 影 像特征、诊断价值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东 莞台心医院有限公司收治的 97 例肺混合磨玻璃结节患者 (共 97 个结节)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CT 检查及病 理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中男性 52 例,女性 45 例;年龄 31~75 岁,平均(58.47±6.85)岁;BMI 19~26 kg/m2 ,平均(21.47±1.85 )kg/m2。纳入标准: 符合《呼吸疾病诊疗指南(第 3 版)》[3] 中的相关诊断标 准,且经病理确诊为肺腺癌;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远端转 移;临床资料完整;无 CT 检查禁忌证。排除标准:入院 前接受过相关治疗; CT 存在严重伪影,使病灶不易观测; 存在胸廓手术史;合并其他部位肿瘤。本研究获东莞台心 医院有限公司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 CT 检查及病 理检查。CT 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应用 64 排 128 层螺旋 CT(荷兰飞利浦公司,型号: Brilliance CT)进行常规检 查,扫描范围:胸腔入口至肋膈角下方,扫描参数:层间 隔为 5.0 mm,管电流为 200~280 mA,矩阵为 512×512, 层厚为 5.0~7.0 mm,管电压 80~120 kV。待扫描结束后, 使用 1.0 mm层厚对原始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其中依据病 灶情况(直径、密度),选择纵隔窗窗宽: 250~350 HU, 窗位: 30~50 HU ;肺窗窗宽: 1 600~2 000 HU,窗位 为 -800~-600 HU,必要时需及时调整窗宽和窗位至最佳。 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医师观察分析 CT 图像特征,包括位 置、形态(圆形 / 椭圆形、形态不规则)、边缘形态(分叶征、毛刺征)、结节大小(最大截面直径)、胸膜凹陷征 (显示一条线性征象,向胸膜延伸)、空气支气管征(显示 支气管充气)、空泡征(显现气泡影)、肺瘤界面(清晰或 不清晰)等;记录 CT 定量指标,包括实性占比、平均结 节大小、平均实性成分大小、实性成分平均 CT 值等。病 理检查:通过手术方式将病变处肺组织及周围淋巴结切 除,并对其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病变组织进行固 定、切片及染色以进一步明确肺混合磨玻璃结节情况。依 据《WHO(2015)胸膜肿瘤组织学分类》 [4] 鉴别肺混合磨 玻璃结节的病理类型,分为原位腺癌:瘤沿肺泡壁贴壁生 长,无间质、血管浸润,直径≤ 3 cm ;微浸润腺癌:多 为孤立性、贴壁生长,浸润灶直径在 5 mm范围内;浸润 性腺癌:多种生长方式(乳头状、实性生长、腺泡样等), 浸润灶直径 >5 mm。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所有患者病理检查结果。②统计 所有患者经 CT 检查的影像特征。③统计所有患者经 CT 检查的定量指标。④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 析 CT 定量指标对浸润性腺癌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数资料采用 [ 例 (%)] 表示,多组间比较行 χ2 趋势 检验;两组间比较行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使用 S-W 法检 验证实服从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独立样本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两两 比较采用 SNK-q 检验。绘制 ROC 曲线,分析 CT 定量指 标对浸润性腺癌的诊断价值。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病理检查结果 97 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结 果显示:肺原位腺癌 25 例(25.77%),微浸润腺癌 40 例(41.24%),浸润性腺癌 32 例(32.99% ),3 种病理类 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27,P>0.05 );右肺 59 例(60.82%),其中上叶 30 例、下叶 7 例、中叶 22 例, 左肺 38 例(39.18%),其中上叶 28 例、下叶 10 例,右 肺发生率显著高于左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3, P<0.05 )。
2.2 不同病理类型患者 CT 检查的影像特征比较 不同 病理类型患者形态不规则、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气支 气管征、肺瘤界面清晰等影像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5),其中浸润性腺癌患者形态不规则、分 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肺瘤界面清晰的占比 均显著高于肺原位腺癌,浸润性腺癌胸膜凹陷征占比显著 高于微浸润腺癌,微浸润腺癌空气支气管征显著高于肺原 位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3 不同病理类型患者 CT 检查定量指标比较 浸润性 腺癌结节实性占比、平均结节大小、平均实性成分大小、 实性成分平均 CT 值均显著高于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 癌,且微浸润腺癌显著高于肺原位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5),见表 2。
2.4 CT 定量指标对浸润性腺癌的诊断价值 对 97 例患 者进行重新分组,即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患者共 65 例,浸润性腺癌患者 32 例。对两组 CT 定量指标数据进 行 ROC 曲线分析, 得出 CT 定量指标均能诊断浸润性腺癌, 且实性成分平均 CT 值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 和特异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图 1。
3 讨论
现阶段, 临床诊断、鉴别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主要是应用手术病理检查, 其虽具有较高的临床检出率, 但其在应用中存在不易重复操作,成本较高等局限性 [5] 。而 CT不仅可以通过多角度对病灶特征进行观察,以有利于分析病灶特点, 确定病灶性质,增加诊断准确性,从而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还具有密度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等特点 [6]。
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作为肺腺癌的初期,其病灶 直径一般较小,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此时,CT 在检 查中不能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恶性征象,但随着浸润程度的 加重,病灶生长分化速度加快,肺泡壁塌陷增加,生长浸 润不均,可逐渐表现为不规则形,进而使得分叶征征象显 现,且随着肿瘤浸润程度的增加和分化程度降低,其在结 节边缘呈现更加清晰;同时由于内部纤维组织增生可引起 周围组织收缩,进而会导致 CT 上出现胸膜凹陷征,显现 程度与病灶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当支气管壁被肿瘤细胞 侵犯导致支气管走行僵硬、扭曲,内部促纤维化反应,支 气管会被牵拉扩张,且随着磨玻璃结节的直径增大,病变 浸润可能性增加, 空气支气管征则会更加明显 [7-8]。本研究 中,浸润性腺癌患者形态不规则、分叶征、胸膜凹陷征、 空气支气管征、肺瘤界面清晰的占比均显著高于肺原位腺 癌,浸润性腺癌胸膜凹陷征占比高于微浸润腺癌,微浸润 腺癌空气支气管征显著高于肺原位腺癌,表明不同病理类 型的肺混合磨玻璃结节在 CT 影像特征中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浸润性腺癌的恶性征象最多。
实性占比、平均结节大小、平均实性成分大小、实性 成分平均 CT 值是 CT 定量指标。肿瘤细胞浸润、堆积, 可造成肺泡细胞塌陷,且患者病灶浸润程度越高,则实性 成分越多, CT 密度越高, 值越大 [9]。结节大小也是判断病 变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病灶病理浸润程度的加重, 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直径也逐渐增大 [10]。因此实性成分和 结节大小可用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节中的实性成分越多,结节越大,则患者预后越差。本研究中,浸润性腺癌 结节实性占比、平均结节大小、平均实性成分大小、实性 成分平均 CT 值均高于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 且微浸润 腺癌高于肺原位腺癌,CT 定量指标均具有较好的 AUC、 敏感度和特异度, 但实性成分平均 CT 值 AUC、敏感度和 特异度最高,表明不同病理类型的肺混合磨玻璃结节在CT 定量指标中存在一定差异,且实性成分平均 CT 值诊断浸 润性腺癌的诊断价值最高。分析其原因在于,腺癌的浸润 程度较高,其结节的实性成分多而大,因而使其在 CT 上 的密度越高, CT 值越大, 故越易准确诊断疾病, 诊断价值 较高。
综上,不同病理类型的肺混合磨玻璃结节在 CT 影像 特征、CT 定量指标中存在一定差异, 且 CT 定量指标对诊 断浸润性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中实性成分平均 CT 值的诊断价值最高。因此,临床可应用 CT 检查结果、影 像特征及定量指标对肺混合磨玻璃结节进行诊断、鉴别, 以提高其检出率。但本研究为样本量有限、中心单一的研 究,因此,统计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为提高结果的 可靠性,临床可扩大样本量,并进行多中心研究,从而进 一步明确CT 检查诊断鉴别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卢治兰 , 周元平 , 何修勇 , 等 . 肺混合磨玻璃结节腺癌 CT 表现与 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 2021, 19(2): 59-61.
[2] 陆龙 , 雍小敏 , 俞同福 . 肺混合磨玻璃结节腺癌患者 CT 影像表 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 2022, 20(10):38-40.
[3] 赵建平 . 呼吸疾病诊疗指南 [M]. 3 版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13:56-57.
[4] 许春伟 , 张博 . WHO(2015) 胸膜肿瘤组织学分类 [J].诊断病理学 杂志 , 2015, 22(12): 814.
[5] 周丽芬 , 李小虎 , 张为 , 等 . 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 CT 表现与病 理对照研究 [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2019, 54(1): 124-130.
[6] 虞梁 , 王俊 , 李洪 , 等 . 肺磨玻璃结节 CT 影像征象鉴别诊断肺 浸润性腺癌与微浸润腺癌 [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20, 40(2): 248-251.
[7] 周程敏 , 严肃 , 单海荣 , 等 . 肺磨玻璃结节 CT 影像学特征分 析 [J]. 中国医学装备 , 2022, 19(9): 19-22.
[8] 王海燕 , 柳澄 , 孙丛 , 等 . 肺内磨玻璃结节 CT 特征与病理结果相 关性分析 [J].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18, 28(6): 936-940.
[9] 马东 , 姜加学 , 杨小庆 , 等 . 肺部磨玻璃结节的 CT 影像特征评估 肺腺癌浸润性的价值 [J]. 临床肺科杂志 , 2019, 24(8): 1470-1473.
[10] 杨培金 , 田卫兵 , 邱娟 , 等 . 肺磨玻璃结节 CT 影像特征及在病灶 性质判断中的应用 [J]. 临床肺科杂志 , 2021, 26(9): 1347-13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