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男性不育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因素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06 14:50: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并探讨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提供科学的参考依 据。方法 选取 201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的 479 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 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人口学资料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患者心 理状态进行评分, 统计 479 例男性不育症患者 SCL-90 、SAS 、SDS 量表评估结果;比较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收入、是否接受过辅助生 殖技术(ART )治疗、不同不育年限之间男性不育症患者 SCL-90 、SAS 、SDS 评分;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不同因素与 SCL-90 、SAS 、SDS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对比不同受教育程度及不同家庭月收入患者的 SCL-90 、SAS 、SDS 评分发现,与本科组比,大专组 SAS 、SDS 标 准分更高;与硕士组比,中学(中专)及以下、大专、博士学历组人群 SDS 标准分均更高,大专组 SAS 标准分更高,月收入 5 万以上组 各评分均显著小于其他各组(均 P<0.05 );是否接受过 ART 治疗患者及不同的不育年限之间 SCL-90 总分、 SAS 标准分、SDS 标准分比 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 家庭月收入、受教育水平与男性不育症患者心理压力呈负相关 (均 P<0.05 )。结论 不育症能影响男性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均为影响不育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男性不育症已成为临床常见的男性疾病,具体病因 至今尚未明确,已严重危害人类生殖健康。受传统传宗接 代观念的影响,国内多数家庭盼子心切,传统的生育观 念认为,孕育是妇女的责任,导致不孕不育也归咎于女 性,当男性患者得知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不孕不育时,其内 心所经历的情感体验往往比女性患者更为复杂,极易出现 心理问题 [1-2]。男性不育症与心理压力存在密切关系,两 者可以互为压力源,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患者所承受的 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但每个人对生殖障碍的心理反应也 因个人状况、种族及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差异 [3] 。目前国 内多数研究以女性的心理状态为焦点,忽视了不育男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总结男性不育症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就 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的 479 例男性不 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结合 男性不育症诊疗手册》 [4] 中男性不育症临床诊断标准:世 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夫妇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且 同居生活 1 年以上,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即为 男性不育症;②年龄为 22~48 岁,精液检查符合少、弱、 畸形精子症或无精子症的诊断者;③近期生活中未遭遇重大变故或精神刺激者等。排除标准:①既往有严重精神心 理类疾病者;②伴有传染病者;③患有心、脑、肝、肾等 严重躯体疾病者等。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并批准本 研究开展,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1.2.1 人口学资料 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不育 时间、是否曾经接受过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


  1.2.2 心理状况评估 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 分 [5] :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 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等 10 个因子, 共 90 个条目,每个条目分 5 级评分(1~5 分)。因子分为 每个因子所包含项目的得分之和,可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 的情况,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总分为 90 个条目 单项分相加之和,可反映患者心理病情严重程度。总分大 于 160 分或者单项均分超过 2分则为异常。②焦虑自评量 表(SAS)评分 [6] :该量表有 20 个项目,分 4 级评分,用 于评价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将 20 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 相加得到总粗分,然后将粗分乘以 1.25 以后取整数部分, 得到标准分。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 40 分,标准分为 50 分。若标准分超过 50分说明有焦虑症状,分值越高,焦 虑症状越严重,③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7] :该量表 有 20 个项目,分 4 级评分,用于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 受。将 20 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得到总粗分,然后将 粗分乘以 1.25 以后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抑郁评定 的分界值标准分为 53 分,标准分超过 53 分说明有抑郁症 状,分值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 479 例男性不育症患者 SCL-90、 SAS、SDS 量表评分。②比较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收 入、是否接受过 ART 治疗、不同不育年限男性不育症 患者 SCL-90 总分、SAS、SDS 评分。③分析不同因素与 SCL-90、SAS、SDS 评分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量资料数使用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经 S-W 法检验若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行t 检验;若数据 整体不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Z值表示);多 个样本比较,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多组数据比较的 秩和检验,结果用χ2 值表示。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法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不同因素与 SCL-90、SAS、SDS 得 分的相关性。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量表评分情况 按中国常模结果,在有效问卷中, SCL-90 总分 160 分以上的有 16 人,SAS 评分 50 分以上的 有 11 人,SDS 评分 53 分以上的有 20 人。

  2.2不同教育程度男性不育症患者 SCL-90、SAS、SDS评 分比较 与本科组比,大专组 SAS、SDS 标准分更高;与 硕士组比,中学(中专)及以下、大专、博士学历组人群 SDS 标准分均更高,大专组 SAS 标准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

  2.3不同家庭收入男性不育症患者 SCL-90、SAS、SDS评 分比较 月收入 5 万以上组各评分均显著小于其他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

  2.4是否曾接受过 ART治疗男性不育症患者 SCL-90、 SAS、SDS得分比较 是否曾接受过 ART 治疗患者 SCL-90 总分、SAS 标准分、SDS 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均P>0.05),见表 3.
\

  2.5不同不育年限之间男性不育症患者 SCL-90总分、 SAS、SDS得分比较 不同的不育年限之间 SCL-90 总分、SAS 标准分、SDS 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

  2.6男性不育症患者不同因素与 SCL-90、SAS、SDS评分 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 家庭 月收入及受教育水平与男性不育症患者心理压力呈负相 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5、6.
\
\

  3 讨论

  男性不育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现 象,若能全面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给予 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育率至关 重要。SCL-90 是我国进行心理健康测量普遍采用的一种方 法, 包含有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SAS 和 SDS 是一种 国际通用的简单、快速及有效的心理测量工具,可反映是 否存在焦虑和抑郁情况,以及其严重程度。本研究的有效 问卷中,SCL-90 总分为 160 分以上的 16 人, SAS 标准分 为 50 分以上的 11 人, SDS 标准分为 53 分以上的 20 人, 这提示不孕不育家庭中焦虑、抑郁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 需要引起关注,而分析引起心理状态异常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解决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由于低学历(大专及以下学历)患者对不育症疾病的 病因、治疗方法及前景了解不足,求医行为缺乏理性;此 外,由于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之间,生育的意愿不同,高 学历(博士学历)者生育意愿普遍偏低,而这组人群一旦 进入到辅助生殖助孕阶段,往往是生育意愿强烈的人群, 对成功妊娠的期望会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种 心理学上的差异,因此大专及以下学历以及博士学历患者 心理压力较大;而文化程度较高(本科与硕士学历)的不 育夫妇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会更全面、更理性,其获得的 关于自身疾病的信息更加科学准确,治疗的依从性也相对 较高,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教育程度较高者经 济收入相对也高,因此具有较好的心理承受力[8]。本研究结 果显示, 与本科组比, 大专组 SAS、SDS 标准分更高;与 硕士组比,中学(中专)及以下、大专、博士学历组人群 SDS 标准分均更高, 大专组 SAS 标准分更高, 说明博士学 历和大专及以下学历组、SAS、SDS 评分得分均较高,呈 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状态,博士学历组患者人数虽然少, 但心理问题较重,提示男性不育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与其心 理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受 教育水平还与 SAS 标准分呈轻度负相关(P=0.041), 说 明文化水平越低者,越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但本研究中相 关性分析显示, 受教育水平还与 SDS 标准分没有显著相关 性, 可能是由于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 SAS、SDS 标准分均 呈两头高, 中间低的状态, 而其中 SDS 标准分组间比较差 异更为显著,因此总体上未显示出具有相关性,但由于本 研究纳入博士学历患者较少,相关性结果仍有待进一步开 展深入研究验证。
\

  不同收入不育家庭之间男性心理现象差异显著。本研 究中,在 SCL-90 总分、 SAS 标准分、SDS 标准分方面, 月收入 5 万以上组各评分均明显小于其他各组,且相关性 分析显示, 家庭月收入与 SCL-90 总分、SAS 标准分、SDS 标准分为呈负相关,提示不孕不育家庭接受辅助生殖治 疗时,治疗费用仍然是影响心理问题的一个较为现实的问 题,收入水平越低,其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原因可能是, 因为不育症费用较高、治疗周期长,对于家庭收入较低的 患者,本身就承担生活的重担,由于治疗的花费会使经济 负担显得更加沉重,这种双重经济压力再加上治疗结果的 不确定性,会大大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陷入抑郁、 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中;而高收入人群相对来说经济压力 没那么大,并且往往可以寻求更好的医疗资源,更易得到 精准的检查及治疗,因此,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同时心 理压力得到舒缓 [9]。

  本研究中,既往曾接受 ART 治疗和未接受 ART 治疗患者之间, SCL-90 总分、SAS 标准分、SDS 标准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既往曾接受 ART 治疗的患者对疾 病的认识和理解会更全面些,这方面可能会减轻患者的不 良情绪,而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公众对该技 术的了解增加,对辅助生殖助孕的社会接受度增加,可能 是两组之间未见差异的原因。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不同, 先前研究认为患者要再次接受ART 治疗,对于这种再次治 疗结果的不确定性, 患者的压力会增加 [10]。这种变化也提 示,公众对辅助生殖助孕成功率的认识日趋客观。随着不 育年限的增加,SCL-90 和 SAS 标准分略有增加,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不孕不育的诊治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育年限越久,其病因可能更复杂, 患者治疗所耗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会越高,这类患者的负 面情绪仍然需要关注。

  综上,男性不育症患者的心理问题突出,与家庭收入 呈明显负相关,其中博士心理问题严重。这也提示临床工 作者在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因 素,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不孕症的治疗效果。 因此,其一: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解除其疑 虑,缓解抑郁情绪, 增加治疗的有效性;其二:希望有更好 的医疗政策给予不育症患者支持,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 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患者来源局限,样本量较少,有 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健雄 , 王彬 , 党进 , 等 . 男性不育症患者勃起功能状况与精神 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华男科学杂志 , 2017. 23(7): 609-614.
  [2] 郭仁浩 , 梁潇 , 杜强 , 等 . 男性不育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49(7): 615-618.
  [3] 郝睿楠 , 张倩 . 男性不育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自尊社会支持及婚 姻满意度调查 [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 2022. 28(4): 52-57.
  [4] 周庆葵 . 中西医结合男性不育症诊疗手册 [M]. 北京 : 人民军医 出版社 , 2002: 28-32.
  [5] 张毅梅, 周朝当, 王继才 . 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与SCL-90 症状自 评因子的相关性及对症状的影响 [J].精神医学杂志 , 2012. 25(2):113-115.
  [6] 段泉泉 , 胜利 . 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 [J]. 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 , 2012. 26(9): 676-679.
  [7] 张丹霞 , 罗家洪 , 彭林珍 , 等 . 大学生抑郁自评量表 (SDS) 调查 结果因子分析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12. 33(5): 61-63.
  [8] 李美玲 , 陶花 . 男性不育患者心理健康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分 析 [J]. 重庆医学 , 2020. 49(S01): 4-7.
  [9] 贺海莲 , 夏天 , 温明晓 , 等 . 不孕症患者抑郁焦虑及相关因素的 调查分析 [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4. 33(1): 16-18.
  [10] 冯晓军 , 张嵘 , 张斌 , 等 . 不孕不育症家庭男性成员抑郁焦虑状 况及相关因素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2. 26(2): 96-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046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