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以疾病发展症状为需求的阶段性目标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25 15:56: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以疾病发展症状为需求的阶段性目标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3 月该院收治的 60 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采用以疾病发展症状为需求的阶段性目标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生命质量 [ 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 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GUT)时间和并发生发生率。 结果: 护理后,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两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 感职能、社会功能等 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两组 BBS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 察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 TGUT 时间均短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以疾病症状为需求的阶段性目标护理可提高脑出血患者 BBS 评分和生命质量 评分,缩短 TGUT 时间,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Application effects of staged target nursing based on diseasedevelopmentsymptoms inpatients with cerebralhemorrhage

  LUO Aiq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Danche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Zhoukou 47715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staged target nursing based on disease development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6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20 to March 2022.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age target nursing based on the disease development symptoms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quality of life [concise health survey scale (SF-36)] and Berg balance scale (BBS), the time of timed up and go test (TGUT),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After the nursing,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SF-36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body pain, emotional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BB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GUT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horter than that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staged target nursing based on disease symptoms can improve the BBS scor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shorten the TGUT time, and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Disease development symptom; Staged target nursing; Cerebral hemorrhage; Negative emotion; Quality of life; Complication

  脑出血是一种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 [1]。临床治疗以手 术为主, 术后需长时间卧床, 患者自主行动能力差,严重影响其生命质量 [2]。常规护理因护理针对性不 足,无法满足不同阶段患者的护理需求 [3] 。以疾病 发展症状为需求的阶段性目标护理是根据患者疾病 的不同进展阶段予以分类,并实施针对性地护理措 施 [4]。本文观察以疾病发展症状为需求的阶段性目 标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3 月 本院收治的 60 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 入标准: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 相关诊断标准 [5] ;经头颅 CT 检查确诊;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史。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病历 资料不全;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 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 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男 17 例, 女 13 例; 年 龄 46~79 岁, 平 均(63.83±6.17) 岁; 体质量指数(BMI)22.41~25.73 kg/m2 ,平均 (23.63±1.03)kg/m2 ;基底节区出血 10 例,脑叶 出血 15 例,小脑出血 5 例。观察组:男 16 例,女 14 例; 年 龄 46~77 岁, 平 均(63.18±6.74) 岁; BMI 22.32~25.71 kg/m2 ,平均(23.59±1.05)kg/m2; 基底节区出血 11例,脑叶出血 14例,小脑出血5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 心理疏导、膳食指导、功能训练等,指导患者家属 时刻关注患者状态,加强陪伴。
\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疾病发展症状为 需求的阶段性目标护理。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划 分为急性期护理、稳定期护理以及过渡期护理 3 个 阶段。(1)急性期护理。①基础护理:卧床休息 时采用“头高脚底”位,床头抬高 20°左右,仰 卧位或侧卧位,每 2 h 协助患者翻身 1 次。密切关 注患者血压、心率等。②被动康复运动护理:指导 家属对患者各关节肌肉进行按摩、揉搓、捏拿,动 作需轻柔、缓慢,15~20 min/ 次,1~2 次 /d。③心 理护理:重点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告知疾病治 疗的成功性,采用积极暗示性语言安抚患者,主动 与患者沟通、聊天,给予患者正念心理疗法护理。 (2)稳定期护理。①加强运动康复护理训练:嘱 患者适当进行肌肉放松,按照范围由小及大,部位 由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的原则进行被动肩、指、膝、 踝关节伸展、屈曲、抬举运动,各关节均活动 3 次 为 1组,3~4组/d。在病房内设置相应的把手和扶手, 以便患者能独立站立,护理人员在患者运动功能康 复训练过程中做好搀扶及动作示范,运动康复训练 的时长以 45 min 为宜,针对患者病情康复情况适 当增加运动时长。②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和交流,告知治疗的顺利和成功性,给予患者康复治疗以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健康知识护理: 采用一对一形式,将相应的康复护理知识及护理理 念告知患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了解临 床护理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尽早坐起和站立,提醒 患者不要过度劳累,以自身能接受的范围为标准进 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活动, 15 min/ 次, 3 次 /d。(3) 过渡期护理。①功能训练: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在床 上活动四肢,进行伸手屈肘、屈伸膝关节、屈伸髋 关节等练习,15 min/ 次,2 次 /d;根据患者自身情 况进行翻身、起坐训练,坐起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稳定后可保持 5~10 min/ 次,2 次 /d;指导家属协 助患者站立、行走,协助患者逐步增强肢体平衡、 运动能力,练习洗脸、刷牙、更衣、进食、排泄等 基本活动。②回访:出院后每周进行 1 次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叮嘱患者按时用药。两组均持 续护理 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估焦虑及抑郁情况 [6] ,SAS 标准差的分 界值为 50 分, 其 中 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69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 标 准差的分界值为 53 分,其中 53~62 分为轻度抑 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2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简明 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 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 4 个维度进行评估,各 维度总分均 100 分,分数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 [7]。 (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 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GUT)时间。BBS满分为56分,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平衡能力越好。(4)比较两组 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 SF-36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 会功能等 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护理前后 BBS 评分、 TGUT 时间比较 治 疗前,两组 BBS 评分、 TGUT 时间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BBS 评分均高 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TGUT 时间 均短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3.
\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3.33%,低于对照组的 26.67%,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采用运动康复训练等方式有助于肢体功能的康复,可提高患 者自主生活能力 [8]。常规护理因针对性不强,护理效 果较差 [9]。以疾病症状为需求的阶段性目标护理以患 者疾病发病症状为阶段性的护理目标,对患者实施阶 段性护理,可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0]。
\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SAS、SDS 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以疾病症状为需求的阶段 性目标护理中针对不同阶段患者治疗的现状以及病 情改善的情况,强化不同的健康知识教育及心理干 预,能更好地稳定患者情绪,疏解不同阶段患者的 心理压力。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生理机 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 SF-36 评分 和 BB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GUT 时间短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在于以疾病症状为需求的阶段性目标护理中脑出血稳定期加强运动康复护理训练能更好地稳 定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关节活动能力。在脑出血 过渡期强化日常功能训练能更好地训练患者日常自 主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及生命质量 等作用显著 [11]。同时不同阶段实施不同强度及不同 内容的功能训练,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能更好地增 强患者运动功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 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以疾病症状为 需求的阶段性目标护理在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护理 目标,能明确不同阶段护理的重点,通过早期肢体 及关节活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以疾病症状 为需求的阶段性目标护理可提高脑出血患者 BBS 评 分和生命质量评分,缩短 TGUT 时间,降低负性情绪 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高云霞 . 常规护理 +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 者早期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 18): 562-566.
  [2] 辛君殿 . 整体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 果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 12): 135-136.
  [3] 姚佳 . 早期康复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 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2):14-15.
  [4] 远淑敏 . 阶段目标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 值 [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29(29): 5557-5559.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 病学组 .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6): 435-444.
  [6] 蒋霞,周丽凤,段丽娜,等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微创颅内 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2022.19( 16): 183-186.
  [7] Müller-Nordhorn J ,Roll S ,Willich SN. Comparison of the short form (SF)-12 health status instrument with the SF-36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Heart,2004. 90(5): 523-527.
  [8] 肖婕,许小军 . 人性化护理联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 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外医学 研究, 2022.20( 13): 82-85.
  [9] 李金凤,李笑,孙洁,等 .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 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7(24): 91-92.
  [10] 刘颖,张毅,郭金竹 . 阶段性目标干预对自发性脑出血心理 状态、生命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 37( 12): 893-899.
  [11] 顾琳霞 .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 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5(50): 1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95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