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胫骨平台角度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4:57: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胫骨平台角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参考。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予以观察组患者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两组均采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观察至患者出院,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固定疗效、手术指标,胫骨平台角度、骨折延迟愈合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固定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开始锻炼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相较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3、6个月组内以及组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更能提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固定优良率,帮助患者尽早开始锻炼,促进其术后骨折愈合,且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均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Pender健康促进模式;胫骨平台角度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类型,严重时会导致神经血管损伤。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于钢板和切口的选择相对较为简单,但在对患者的内侧破碎骨块进行相关的复位操作时,则相对较为困难[1]。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方式能够对单入路切口的缺点进行弥补,同时能够避免患者膝关节的过度暴露,以加快患者骨膜的生长,利于对患者内外侧平台的骨折的精确复位[2]。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基于科学的理念,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提升信心,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3]。本研究主要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3、17例;致病原因:高处坠落12例,交通事故15例,砸伤7例,其他6例;年龄24~65岁,平均(42.15±5.48)岁;BMI 20~26 kg/m2,平均(23.22±0.78)kg/m2。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4、16例;致病原因:高处坠落13例,交通事故16例,砸伤6例,其他5例;年龄25~65岁,平均(41.95±5.53)岁;BMI 20~26 kg/m2,平均(23.25±0.81)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骨科疾病诊断标准》[4]中相关标准者;闭合性骨折者;具有手术适应证者;单侧骨折者等。排除标准:伴有多种恶性疾病者;合并精神行为异常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等。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患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手术与护理方法

  1.2.1手术方法予以对照组患者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在膝部前外侧作一个10 cm左右切口,打开关节腔,清除内部的淤血,帮助恢复关节的平整性,如果骨折程度较轻或塌陷程度较低的,可以在顶棒的帮助下对患者进行复位操作;针对平台具有塌陷情况的患者,利用薄骨刀撬拔已塌陷的关节面进行复位操作,需要保证患者胫骨的轴线在一个正常的状态,随后在克氏针的帮助下进行暂时的固定,在C形臂X线机透视的辅助作用下,确定患者骨折关节面的复位程度,待复位程度达到满意后,在外侧髁平台应用锁定钢板对患者进行内固定,冲洗并止血后进行逐层缝合,根据患者情况放置引流管。予以观察组患者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麻醉方式和体位与对照组相同,于患者膝关节内后侧作一长约5 cm切口,将内后侧缘和胫骨内侧平台充分暴露,结合患者临床实际情况解剖复位骨折部位,使胫骨内侧柱位置处的力线恢复正常解剖形态,然后取适宜大小和长度的支持钢板,固定局部骨折部位;之后从膝关节外侧作一长约5 cm切口,充分松解局部组织后,暴露胫骨外侧髁和膝关节,针对出现塌陷的关节面,对其进行对应的复位操作,并使用松质骨进行填充,C形臂X线机的辅助作用下,对关节面进行确认后,取长度适宜的胫骨平台外侧支持钢板进行固定,冲洗并止血后逐层缝合,根据患者情况放置引流管。术后2 d内将引流管拔除,并于术后使用1~3 d抗生素。两组均观察至患者出院,并随访6个月。1.2.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①个体特征。了解患者过去,找出患者积极和消极的经历,避免患者的消极行为,促进患者进行功能锻炼。②特定认知和情感。对患者定期进行宣教,使患者认识到健康行为对自身的益处,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对患者补充相关知识点,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功能锻炼的益处,提高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主动性。③行为结果。在发生绷带变松、引流管脱落等情况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处理,合理安排功能锻炼的时间,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出锻炼计划,并指导患者家属陪同。

  1.3观察指标①对患者固定疗效进行评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5]85~100分为优,70~<85分为良,60~<70分为可,60分以下为差。总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②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开始锻炼时间、下地负重时间。③术后即刻及术后3、6个月通过进行X线对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进行观察。④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集患者2 mL空腹静脉血,离心(3 000 r/min,15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经S-W检验证实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固定疗效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固定总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胫骨平台角度的影响论文

  2.2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开始锻炼、下地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胫骨平台角度的影响论文

       2.3两组患者胫骨平台角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6个月组内及组间TPA、PA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胫骨平台角度的影响论文

  2.4两组患者血清骨折延迟愈合相关指标比较相较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PDGF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胫骨平台角度的影响论文

  3讨论

  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能为患者骨折的位置提供一个较好的支撑力,使患者骨折部位有一个较高的稳定性,但由于该手术中对患者采用的螺钉难以拆卸,因此患者手术结束后容易出现膝关节僵直的情况[6]。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可通过内外侧平台对患者进行较为精确的解剖与复位,同时在内外侧螺钉的帮助下,对其进行交叉的固定,以提高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还能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力线的恢复[7]。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注重个体化锻炼,针对个人积极因素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术后康复锻炼。

  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开始锻炼、下地负重时间更短,固定总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而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6个月组内及组间TPA、PA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的固定优良率,但同时两种手术方法均能够较好地复位膝关节,维持原有的膝关节解剖结构。有研究随访观察了1年,结果显示,应用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患者TPA、PA较术后有增大趋势,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的患者的TPA、PA和术后无变化,该结果提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的远期复位效果更佳,主要是由于其可使骨折断面得到支撑,以免内部发生断裂,稳定性更好,且有效锁定螺钉和钢板间,可减少固定失败和术后膝关节僵直的发生[8]。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能够对患者的碎骨块进行较好的固定,对患者骨组织的创伤较小,尽可能地使患者关节区解剖结构完整恢复,在骨折关节面处的骨缺损区域充填植骨,可恢复该位置的解剖形态,使骨折处更为稳定,促进骨折的愈合[9-10]。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并且该护理模式通过分析出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针对性制定功能锻炼计划,以提高康复效果。本研究中,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PDGF水平更高,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更低,提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可有效促进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

  综上,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护理更能提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固定优良率,帮助患者能够快速开始锻炼,促进其术后骨折愈合,且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均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俊一,斯勇.单、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4):411-412.

  [2]徐磊,石兴雷,韩玉虎,等.单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0,28(12):1081-1084.

  [3]王晶晶,程蓓,施鸿飞.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在四肢骨折病人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2):259-262.

  [4]李锋,冯建书,聂喜增.骨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36-48.

  [5]张蕾,王立生,张睿,等.两种不同假体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ROM、HSS评分和高屈曲活动能力的影响对比[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8):1983-1986.

  [6]冯慧峰,孙留涛.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9):143-146.

  [7]杨奇霖,王易德,杨稀仁.改良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11):118-119.

  [8]轩中勋,杨东辉,陈庭瑞,等.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21,48(19):12-15.

  [9]杨永强,霍玉龙.膝关节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80例[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1):1305-1307.

  [10]黄海波,林作华,黄志伟.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肢负重时间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7):2226-22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46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