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环乳晕手术切口用于乳腺纤维瘤的价值及对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6:27: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纤维瘤患者经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后对术后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瘢痕大小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 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22 年 9 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 5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25 例,实施放射状手 术切口治疗)和研究组( 25 例,采用环乳晕手术切口治疗) ,术后随访 3 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随访期间瘢痕及乳晕 区感觉神经功能恢复(触觉、痛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瘢痕长度、切口 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 1、2 、3 个月两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 VSS )评分逐渐降低, 且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显 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乳晕区触觉、痛觉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触觉、痛觉神经功能减退患者占比均低于 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术后瘢痕较隐蔽,恢复快,对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损伤更小,患者预 后良好。

  乳腺纤维瘤多为良性肿瘤,主要生物学特点为局部 侵袭性生长,切除后复发率高,但不发生转移 [1] 。该病主 要是由于患者卵巢功能旺盛,雌性激素调节失衡并对其反 应敏感,在雌性激素的长期刺激下,引起乳腺腺上皮组织 和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形成肿瘤。由于乳腺纤维腺瘤与性 激素分泌联系密切,所以该病多发于年轻女性。患者一般 除乳房内含有肿块外没有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少数还 会有乳房疼痛、溢液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 不断进展会有恶化风险。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 治疗,而术中常用的传统放射状切口相对较大,术中出血 量较多,导致患者术后瘢痕明显且范围大,恢复慢,预后 不佳。为满足患者术后瘢痕不明显,高美观度的需求,现 临床使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相较于传 统放射状切口的手术方式,手术切口位于患者乳晕分界线 的位置,范围更小,隐蔽性好,美观性更强,患者接受度 更高 [2]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对 乳腺纤维瘤患者术后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瘢痕情况的影 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22 年 9 月盐城 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 5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25 例。对 照组患者年龄 21~35 岁,平均( 28.00±4.43 )岁;肿 瘤直径 1 .2~2 . 9 cm ,平均( 2.05±0.21 ) cm ;单发肿 瘤 15 例, 多发肿瘤 1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 22~34 岁, 平均( 28.00±4.41 )岁;肿瘤直径 1 . 1~2 . 9 cm ,平均 ( 2.00±0.23) cm ;单发肿瘤 13 例,多发肿瘤 12 例。两组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妇产科诊断和治疗技 术》 [3] 中乳腺纤维瘤的诊断标准者;具有乳房无痛性肿块 临床表现者;病理检验为乳腺纤维瘤确诊者;女性;年龄 >18 岁。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哺乳期者; 合并乳腺囊 肿、乳腺囊性增生等疾病;合并肝、肾等脏器疾病;合并 免疫系统、血液性、感染性疾病;具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病 史。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且患者及家属已 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 声诊断仪(绵阳市先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川械注准 20182230089.型号:XF3500)明确肿瘤位置并作标记。对 照组患者行放射状手术切口治疗,取仰卧位,患者外展上 肢,使乳房充分暴露,常规消毒皮肤,行局部麻醉。以乳 头为中线,作一放射状的切口,将腺体、乳房表面皮肤及 瘤体参照大乳管的实际走向进行充分地剥离,并完整切除瘤体,电凝止血,处理创面,利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乳腺 组织。观察组患者手术体位及麻醉同对照组,行环乳晕手 术切口治疗,于标记的边缘,肿瘤标记部位象限对应的乳 晕处作 2~3 cm 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浅筋膜浅层 腺体表面潜行分离,若肿瘤距切口较远,先将瘤体推至切 口的下方,使用牵拉钳进行固定,切开腺体,充分暴露出 肿瘤,仔细观察肿瘤位置、形态、大小等情况,分离肿 瘤及周围正常的腺体组织,完整切除瘤体,进行电凝止 血,应用慕丝线逐层缝合乳腺组织。术后对患者持续随访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②于术后 1、2、3 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 [4] 对患者切口、瘢 痕的愈合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维度:柔软度( 0~5 分)、 色泽(0~3 分)、厚度(0~4 分)、血管(0~3 分),总分最 低 0 分,最高 15 分,分值越高,瘢痕越严重。③比较两 组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比例。应用棉花轻触法观 察乳尖竖立变硬情况判断乳晕区触觉恢复情况;应用细针 针刺法观察乳晕区皮肤收缩变化测定乳晕区痛觉恢复情 况,包括正常、减退、缺失 3 种情况 [5]。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经 S-W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 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 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 组,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 VSS 评分比较 术后 1、2、3 个月两组患者 VSS 评分均逐渐降低,且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 组术后乳晕区触觉、痛觉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患者占比均显 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触觉、痛觉神经功能减退患者占比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见表 3.
\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是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大多数为良性 肿瘤, 18~35 岁的女性好发,绝经后或未成年的女性不易 发生,雌激素水平失衡、雌激素过度敏感、病毒感染、遗 传及身体因素等是其发病诱因,乳腺纤维腺瘤位于乳腺小 叶的纤维组织或乳腺上皮内,大部分直径在 10~30 mm, 部分青春期乳腺纤维瘤患者可能因激素水平升高而使病 灶增大 [6] 。包膜组织完整,界限清晰,活动度好。乳腺纤 维瘤为临床上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还可称为韧带样型 纤维瘤病、侵袭性纤维瘤病,虽不会发生转移,但呈局 部侵袭性的生长方式,且复发率较高,可威胁患者生命 健康 [7]。

  乳腺组织因其具有良好的弹性,由 1 个比较小的切口即可将各象限的纤维瘤病灶完整切除,所以目前外科手术 已成为临床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段。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为 以患者乳头为中心向外侧放射, 操作简单, 手术视野清晰, 可有效切除病灶;但该手术创伤较大,且因年轻女性乳腺 皮肤自然张力较大,放射切口皮肤自然张开,术后因张力 原因可能形成明显的瘢痕增生,严重可能形成瘢痕疙瘩, 需再次手术切除 [8-9]。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术 后形体的美观性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已 无法满足患者需求,需寻求一种更美观、安全、有效的手 术方式。

  目前治疗乳腺纤维瘤也可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该手 术切口平行于乳腺的导管,可避免损伤乳腺腺管,且手术 过程中具有广泛的视野,为医师操作提供指导,但在操作 中,需对切口进行美容缝合, 且需将乳晕切口分离的更远, 止血难度比较大, 操作技术要求高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但伴随手术医师的 不断学习和科技进步, 手术时长会逐渐缩短。有研究指出, 放射状切口手术的切口较大,术中出血量更多,而环乳晕 手术切口较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术后切口的早 期愈合, 从而可缩短住院时间 [11]。本研究结果表明, 与对 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愈合及住院 时间更,提示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 切口较小,可有效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有利于患者 术后恢复。

  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术后会遗留明显的瘢痕, 且肿瘤切除后,极易出现乳房塌陷的情况,从而出现乳房 大小、形状不一致,严重影响患者外观,患者满意度较 低。而环乳晕手术切口属于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手术切 口主要在乳晕的边缘处,乳晕皮肤较薄,韧性较好,具有 结节状的皮脂腺和较高的皮肤色素沉着,对术后瘢痕具有 显著的隐藏效果,乳晕皮肤较薄弹性良好,且手术切口更 小,术后的切口愈合后呈现平整的状态,手术美容性效果 更好 [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患者瘢痕长度显 著短于对照组;术后 1、2、3 个月两组患者 VSS 评分均 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表示环乳晕手术切 口患者的瘢痕恢复情况较传统放射状切口患者更优。乳晕 区的皮肤具有更好的弹性,切口愈合后,其瘢痕组织也 更柔软,从而可预防术后双侧乳房外形、大小不对称等 不良情况,美观性好。临床发现,对乳腺纤维瘤进行手 术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乳晕区的感觉神经,导致乳 晕感觉减退甚至缺失。放射状切口创伤更大,剥离面更 广,对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更大。环乳晕手术 切口更小,对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更小。本研究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晕区触觉、痛觉神经功能正常率更高,减退率更低,提示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 治疗乳腺纤维瘤对患者乳晕区神经功能损伤较小,安全性 较高。
\

  综上,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术后恢复情况 更好,瘢痕更轻微,对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损伤更小。但 本研究所研究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还需要进一步 深入探究。

  参 考 文 献

  [1] 朱晓娟 , 赵华 , 徐祎 , 等 . 乳腺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分析 [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2019. 35(1): 93-95.
  [2] 崔陈慧 , 张馨月 , 潘亚娟 , 等 . 环乳晕切口及放射状切口术对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及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的影响 [J]. 中华实验外 科杂志 , 2022. 39(8): 1589.
  [3] 石一复 . 实用妇产科诊断和治疗技术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3: 80-82.
  [4] 王俊超 , 浦晓佳 , 袁航 . 温哥华量表在 90Sr 治疗瘢痕疙瘩中的应用 [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2015. 22(3): 221-223.
  [5] 陈春春 , 张露露 , 彭德峰 , 等 . 环乳晕切口及放射状切口术对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及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的影响 [J]. 贵州医科大 学学报 , 2019. 44(5): 616-620.
  [6] 王贤龙 . 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 VEGF、MMP-9 水平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20.17(16): 2328-2331.
  [7] PENG Y, XIE F, ZHAO Y,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breast fibroadenoma: Chinese Society of Breast Surgery (CSBrS) practice guideline 2021[J]. Chin Med J (Engl), 2021. 134(9): 1014-1016.
  [8] 刘喜松 , 余国政 . 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对乳腺纤维瘤疗效的系统评价 [J]. 武汉大学学报 ( 医学版 ), 2018. 39(4): 541-545.
  [9] WANG Q, ZHENG J P, REN Y F, et al . Clinical effect oftrans-areolar resection and minimally invasive mammotome biopsy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fibroadenoma and it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J]. Am J Transl Res, 2022. 14(5): 3539-3546.
  [10] 杨晓民 , 贺赛 , 王虎霞 . 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对乳腺癌患者 保乳术后瘢痕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 [J]. 癌症进展 , 2021. 19(20): 2095-2098.
  [11] 康文 , 陈永友 , 王计辰 , 等 . 环乳晕切口及经表面弧形切口切除 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J]. 军事医学 , 2020. 44(7): 559- 560.
  [12] 赵迎威 . 不同切口手术对乳腺纤维瘤患者乳晕区感觉神经功 能及美观效果的比较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21. 32(11): 1773- 17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45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