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8 月该院收 治的 96 例 ICU 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 束化护理, 比较两组祛痰效果、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 [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 )] 水平、预后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祛痰总有效率为 97.92%,高于对照组的 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 察组 SaO2、PaO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通气改善时间、ICU 停留 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17%,低于对照组的 16.67%,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 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 ICU 重症肺炎患者,可提升祛痰效果,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促进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uster nursing in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LIU Yi, LI Xingyu, ZHANG Shumei*
(Intensive Care Uni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uster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96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in the ICU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9 to August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8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luster nursing. The expectorant effects, 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dicator level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2),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 the prognostic indicator level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xpectorant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92%, higher than 81.2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SaO2 and PaO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PaCO2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the ventilation improvement time, the ICU stay time, and the ventilator use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 17%, lower than 1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cluster nursing for the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an improve the expectorant effects, improve the levels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icators, promote the prognosi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Cluster nursing; Sputum excretion effect; Severe pneumonia; Expectorant; Blood gas analysis; Complication
重症肺炎为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临床表现 为呼吸衰竭、胸闷等,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神经系 统、循环系统受累等症状 [1] 。抗感染药物治疗、氧 疗、化痰、免疫支持是目前治疗重症肺炎的常用手 段,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2-3]。 集束化护理为近年提出的新型护理概念,主要以循 证医学为指导,将已被证明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集 合,可有效提高排痰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整体状况 [4-5] 。本文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 室(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8 月 本院收治的96例ICU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6] ;经 X 线检 查确诊;可自主呼吸;接受呼吸机辅助性呼吸。排 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呼吸道畸形;合并严 重躯体疾病。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 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 准文号: 2018081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例。对照组男 25 例, 女 23例; 年龄 26~74 岁, 平均(42.06±1.42) 岁; 病程 1~6 d,平均(3 .02±0.14)d;原发性:脑出血 12 例, 脑外伤 16 例, 心力衰竭 15 例, 感染性休克 5 例。 观察组男 26 例,女 22 例;年龄 26~75 岁, 平均 (42.12±1.57)岁; 病程 1~5 d,平均(3.10±0.18)d; 原发性:脑出血13例, 脑外伤17例, 心力衰竭15例, 感染性休克 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用药 指导、抗感染、抗菌、降压、排痰、肠外营养支持 等基础性护理操作。
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操作如下:成立集束 化护理小组,包含 1 名小组长(护士长) 、1 名副 组长(主管护师) 、8 名护师,由主管护师培训和 督促集束化护理措施落实。护理前分析护理过程中 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循证依据并结合本院实际状况 制订护理措施。(2)体位护理。静息时叮嘱患者 保持仰卧位,抬高床头 30° ~45°,防止胃部内容 物误吸,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3) 口腔护理。依据患者口腔内酸碱值和细菌培养结 果, 选择恰当漱口水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3次/d。 ( 4)呼吸机管路护理。按时检查呼吸机管路,及 时处理管道内冷凝水;呼吸机管道隔天消毒,严 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湿化器内湿化液。(5)机 械排痰护理。每日排痰 2~3 次,10~15 min/ 次, 排 痰时要求患者取侧卧位,护士一手持叩击头部手 柄,一手需扶稳患者,叩击头作用于患者肺部下 叶位置,顺序为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右侧、左 侧、背部、脊柱及胸骨,缓慢移动叩击。(6)并 发症预防。实施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并采用保护性隔离措施,减少探视次数,每间隔 1 h 进行体温测量,间隔 2 h 查看导管管路情况, 间隔 4 h 对患者肢体动脉波动、局部皮肤温度、颜 色感觉等进行观察以积极判断并发症发生风险。两组均连续护理 7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祛痰效果。判定标准: 排痰顺利,听诊可闻双肺或者至少一侧肺部痰鸣音 明显减少,呼吸音正常,血氧饱和度≥ 95%, 痰液极易吸出为显效;听诊双肺或肺部一侧布满干啰音, 血氧饱和度为 85%~94%, 且吸痰结束后导管内套 管壁外周无痰栓为有效;双肺充满干啰音,吸痰结 束后导管壁外周出现痰栓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 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 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 仪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 、动脉血二氧化碳 分压(PaC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 )水平。(3) 比较两组预后指标水平,包括住院时间、通气改善 时间、ICU 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4)比 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祛痰效果比较 观察组祛痰总有效率为 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25%(39/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 前, 两组 SaO2 、PaO2 、PaCO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SaO2 、PaO2 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PaCO2 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预后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 通气改善时间、ICU 停留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均 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 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4.17% ( 2/48)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6.67% ( 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3 讨论
重症肺炎患者由于呼吸道分泌物较为黏稠,因 此极易诱发肺部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命质量 [7] 。加 之 ICU 患者病情严重,选取有效的护理方式帮助患 者尽快排痰、改善通气质量十分重要 [8-9] 。常规护 理因缺乏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措施,护理过程中无法改善患者通气质量,并不能促进患者整体疗效的提[10]
集束化护理以循证依据作为指导,并将现阶段 已经证实有效的操作、护理方式进行聚集,更具备 针对性及全面性 [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祛 痰效果及 SaO2、PaO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aCO2 水 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通气改 善时间、ICU 停留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为集束化护理依据循证,重视护理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培训和督促小组成员提升护理 质量,通过体位指导可有效避免误吸;口腔护理可确 保口腔内酸碱平衡,降低病毒入侵风险;呼吸机管路 护理则可保证管理清洁,气体湿化得当,保证患者吸 入气体安全; 护理人员在排痰过程中保持动作专业 性,可有效提升排痰效果,同时对感染、血栓等并 发症的预防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13-15]。
综上所述,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ICU重症肺炎患者, 可提升祛痰效果, 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 促进预后,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Zhang R, Ma J, Zheng P, et al. Ulinastatin plus biapenem for severe pneumonia in the elderly and its influence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J]. Am J Transl Res, 2021. 13 ( 5 ): 5027-5034.
[2] 李晴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 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作用 [J]. 医学信息, 2020. 33 ( 14 ): 187-189.
[3] 宋园园,高辉,王本才,等 . 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比阿培南辅助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康复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2):3730-3732.
[4] 肖艳青 . 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 ICU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作用 [J]. 中外医疗, 2021. 40 ( 23 ): 126-128.
[5] 仲辉 . 集束化护理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 ( 12 ): 121.
[6]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J]. 中国急救医学,2016.36(2):97-107.
[7] 陈锐 . 重症肺炎急性期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J]. 智慧健康, 2019. 5 ( 30 ): 134-135.
[8] Yin X, Cheng N, Zhu J.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 plus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with symptom pattern of phlegm-heat obstructing lung: a Meta-analysis[J]. J Tradit Chin Med, 2021. 41 ( 1 ): 17-25.
[9] 刘苏仪 . 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排痰机排痰对 ICU 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 [J]. 医疗装备, 2021. 34 ( 2 ): 150-151.
[10] 刘晓玲, 蔡丽碧, 吴文娟, 等 . 集束化护理对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J]. 齐鲁护 理杂志,2021.27(5):61 -63.
[11] 黄霞红,刘晓丽,袁榕,等 . 集束化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J]. 河北医药, 2021. 43 ( 11 ):1755-1757.
[12] 钟衬珠,钟玉娟,韩嘉雯 . 集束化镇静护理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通气时间及生存质量的研究 [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25( 1 ):87-88.
[13] 肖艳青 . 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 ICU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作用 [J]. 中外医疗,2021.40(23):126-128.
[14] 符丽娜,潘慧明,朱丽娜,等 .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 ( 27 ):266.
[15] 刘自成 . 集束化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 52 ( 6 ): 735-7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