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指导联合脏腑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6 月该院收治的 72 例慢 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6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在此基础上,观察 组采用脏腑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腹部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 8 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疲劳程度 [ 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 ] 评分、中 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 [ 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 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 F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 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两组 SF-36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康教育指导联合脏腑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可提高 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 FSS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健康教育指导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效果。
【关键词】 健康教育指导;脏腑推拿;腹部推拿;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
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combined with viscera massage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combined with viscera massage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72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une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6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were given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On this bas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iscera massag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bdominal massage.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8 weeks. The fatigue degree [fatigue severity scale (FSS)] score, the TCM syndrome score, th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 score,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FSS scores and TCM symptom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F-36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7.7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36. 1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combined with viscera massage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reduce the FSS scores and the TCM syndrome score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massage.
【Keywords】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Visceral massage; Abdominal massag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TCM syndrome score; Quality of life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主要 表现的全身性综合征 [1]。已知中医传统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良好效果,而有效的健康健康教育 指导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治疗依从 性 [2-3] 。本文观察健康健康教育指导联合脏腑推拿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6 月本院收治的 72 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 标准:符合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 [4]; 年龄 25~ 50 岁。排除标准:合并心、肺等器官器质性病变 或肝、肾功能不全;存在乙肝等传染病史;合并神经性厌食、精神错乱、神智异常等疾病;合并甲状 腺功能减退、发作性睡病等影响精神状态、诱发疲 劳感的疾病;腹部大血管 B 超检测有占位病变; 研 究期间擅自服用可能影响治疗的药物;临床资料不 全。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照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6 例。对照组: 男 17 例, 女 19 例; 年龄 25~48 岁, 平均( 36.86±2.46 ) 岁; 病程 6~15 个月, 平均(8.66±1.33)个月。观 察 组: 男 19 例, 女 17 例; 年 龄 26~49 岁, 平 均 (36.57 ±2.61 ) 岁; 病程 6~16 个月, 平均(8.77 ± 1.3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健康教育指导。
(1)疾病 相关知识指导, 包括疾病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危害性、患病特征等。
(2)饮食指导。①饮食原 则:饮食清淡,忌肥甘厚味;饮食有节制,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②饮食选择:多食富含 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的食品,如蛋类、乳制品、豆 制品、鱼类、花生、杏仁、植物油、深海鱼油等。
(3) 睡眠指导:避免长期加班、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规律睡眠,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尽量 每天保证睡眠时间 7 h。
(4)心理指导:组织心理 健康讲座,内容包括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高危因素、治疗方法等,注意倾听主诉,指导患者学习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知识,了解病情,学习如何缓解负性情绪, 并指导患者家属增加与患者的交流沟通, 增进彼此感情,从而缓解各种负性情绪。
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脏腑推拿治疗。
(1)基本术式。①层按法之提法—关元穴:徐徐 下按 2 min 至 2 层(即刚触及腹主动脉搏动) ,继 续加压接近第 3 层(即腹主动脉搏动最强烈) ,得 气后停 1 min,徐徐上升 2 min 至第 1 层(即未触 及腹主动脉搏动) ,停留 1 min,缓缓上提 2 min 离开受术部位;带法—下脘穴:徐徐下按 1 min 至 2 层接近第 3 层,得气后停 1 min, 继续向下按压 至第 4 层(即腹主动脉搏动减弱) , 停留 1 min, 随即徐徐上升 1 min 至 2 层接近第 3 层,缓缓上提 1 min 离开受术部位。②旋揉法与掌合法:右手掌 指关节、指间关节屈曲,虚掌环扣于神阙穴,手掌 沿大鱼际、掌根部、小鱼际、小指尺侧、小指、无 名指、中指、示指指腹、拇指桡侧顺序做环转交替 施力按压循环揉动,15 次 /min, 操作 0.5 min。以双手掌面相对放置于神阙穴两侧,上臂施力,同时 向受术部位均匀而持续地推运,最终合归聚拢, 10 次 /min, 操作 0.5 min。 ③施术者位于受术者右 侧,左手拇指自然伸直,其余四指伸直向下并拢置 于一旁以助力,拇指桡侧偏峰着力于巨阙穴,斜向 下抵压受术部位,以截聚气血,待推拿治疗主穴气 通后结束此手法。施术者的拇指自然伸直,屈食指 中节紧贴于拇指横纹之下,或食、中指自然伸直, 食指指腹叠压于中指指甲;以拇指或中指指腹缓缓 附着于建里, 直至完全陷入, 前臂作内旋、外旋, 通过腕部带动拇指或中指旋转指按,使拇指或中指 指腹正中螺续作用在穴位上,偏桡侧与偏尺侧交 替接触受术部位;或两个偏锋相继旋转作用在穴位 上。通过前臂内旋、外旋带动旋转方向,以左右偏 锋接触的形式,产生直接的补泻效果。通过旋动使 指劲逐渐捺入,直至深层组织出现酸胀样得气感, 20 次 /min, 操作 0.5 min。④捺扫两侧脾俞至大肠俞、 督脉。频率 40 次 /min,每侧各操作 3 遍,力度适 中,以受术者局部皮肤透热为度。
(2)配伍术式: 捺调肩井、膏肓、百劳穴。受术者俯卧位,施术者 双手同时捺调双侧肩井、膏肓,后捺调百劳穴, 35 次 /min, 各操作 0.5 min。每周治疗 2 次,4 周 1 个疗程,共 2 个疗程。
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腹部推拿治疗。 手法: 按、揉、摩、推法。取穴:中脘、下脘、神 阙、气海、关元、天枢、大横。具体操作方法:
(1) 用掌摩揉法依顺时针方向,沿腹部反复操作,并 用推法于少腹部,自上而下反复推动,操作 5 min。
(2) 点按上述诸穴, 每穴约 1 min。每周治疗 2 次,4 周 1 个疗程,共 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疲劳程度 评分。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估疲劳程 度 [5], 包括 9 个条目, 采用 7 级评分法, 计分为 1~7 分, 总分为 9~63 分, 得分越高, 表示疲劳程度越 严重。FSS 总分 <36 分,表示患者无疲劳,所得分 值≥ 36 分,表示患者存在疲劳,能清楚区分患者 与健康人群。
(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症状包括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腹胀、大便异 常、神疲懒言、口淡不渴、腹痛绵绵等,共 23 项, 根据轻、中、重分级,分别计 0~3 分,积分越高表 示症状越严重。
(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 评分。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 包括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 8 个维 度, 总分 100 分, 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
(4)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痊愈: 疲劳症状消失; 显效: 疲劳症状明显减轻,正常工作后可诱发,但次数较 少;有效:疲劳症状有减轻,正常工作会诱发,次 数较多;无效:疲劳症状无好转,正常工作会加 重。总有效率 =(痊愈 +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 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疲乏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F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治疗后,两组 FSS 评分均低于治疗 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 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 SF-36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SF-36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治 疗后,两组 SF-36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7.7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6.11%,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中医学将慢性疲劳综合征归属于“虚劳”范畴, 病因病机多为五脏虚损, 《灵枢 ·本神》 [6] 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内经》提出“肝主筋”, 为“罢极之本”,主藏血,肝血不足则筋脉不得充 养,故发为疲劳 [7] 。而《灵枢 ·海论》将疲劳概述 为倦怠安卧,症状概括为脑转目鸣,目无所见,其 病因为肾精不足,髓海失养,骨骼失养 [8]。
已知腹部按摩可治疗多种疾病 [9] 。本研究结果 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F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SF-36 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推拿手法对腹部穴位的多种良性刺激,可发挥调节五脏六腑气机升降功能、提升脏腑精气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推拿作用于躯体感觉神经末梢,通过轴突反射、节段反射途径作用于脊髓相应节段,可激发高级神经中枢的 整合、调整功能,发挥缓解精神疲劳与体力疲劳的作用 [10-11]。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指导联合脏腑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 降低 FSS 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 优于健康教育指导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海晓,金玉莲 . 知己健康管理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8):153-155.
[2] 李东红,谭涛,李华南 . 王金贵运用调冲通脉腹部推拿法治疗功能性内科疾病的经验 [J]. 江苏中医药,2014,46(12):10-12.
[3] 柯智淳,李华南,刘斯文,等 . 王金贵教授从脏腑“左升右降”角度探讨津沽脏腑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 [J].天津中医药,2019,36(5):440-443.
[4] Fuicuda K,Straus SE,Hickie I, et al. 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J]. Ann Intern Med,1994,121(12):953-959
[5] 秦元,姚斐,尤艳利,等 . 12 周传统健身功法少林内功锻炼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1, 30(10): 948-950.
[6] 刘春援 . 论《灵枢 ·本神》之藏象精神现象的物质基础 [J]. 江 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1(4):4-6.
[7] 黄雁,钟一萍,詹杰,等 . 从脾胃论治卒中后疲劳 [J]. 中国中医症,2019,28(11):2048-2049.
[8] 马超 . 张觉人教授治疗疑难脑病临床经验探讨 [D].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9] 王金贵 . 王金贵津沽脏腑推拿心法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2017:125-128.
[10] 潘明柱,李建,荣兵,等 . 腹部推拿疗法对慢性应激所致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重塑及其海马 -HPA 轴的负反馈机制 [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7(4):842-848.
[11] 张海英,雷龙鸣,邱石源,等 . 背部循经推拿手法对亚健康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 Bcl-2、Bax 及 Casepase-3 表达的影响 [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3):579-5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