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不同骨水泥注入量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比较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21 14:59: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分别应用常规骨水泥注入量和低剂量骨水泥注入量治疗骨质疏松症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 OVCF ), 对患者疼痛、椎体功能恢复及骨水泥渗漏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 收治的 60 例 OVCF 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骨水泥注入量将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 33 例, 4.5~6.0 mL )和低剂量组( 27 例, 2.4~3.6 mL )。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1 、3 个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VAS )、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 )评分,术前、术后 3 个月影像学指标变 化( Cobb 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部高度), 以及骨水泥渗漏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与术前比, 术后 1 、3 个月两组患者 VAS 、ODI 评 分均逐渐降低, 术后 3 个月的 Cobb 角均显著缩小, 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部高度均显著增加(均 P<0.05 ) ,而两组患者之间 VAS 、ODI 评分及 Cobb 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部高度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 相较于常规剂量组, 低剂量组患者骨水泥渗漏 事件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 )。 结论 低剂量骨水泥和常规剂量骨水泥注入均可以减轻 OVCF 患者 PVP 术后疼痛,改善椎体功能障 碍,增强椎体强度,但采用低剂量骨水泥填充,患者骨水泥渗漏事件的发生情况少于常规剂量,治疗安全性更好。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骨水泥渗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密 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 的全身性骨病,主要症状为腰背疼痛。既往因 OVCF 多 为老年人群,手术耐受力较差,故临床常以保守方式进 行治疗,予以患者卧床制动,采用中医理疗、药物止痛 等,但患者长期制动会影响关节血液循环,易使骨质丢 失,使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 前临床针对 OVCF 患者首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 治疗。在 C 臂 X 线光机的监视下,PVP 可直接经皮穿刺, 向患者的病椎注射骨水泥,以达到恢复椎体高度、强 度、刚度,以及止痛的目的,且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安 全性高、操作简单、见效快等特点,患者易接受 [1] 。但 有研究发现,虽然在 PVP 手术过程中,向患者病椎注入 骨水泥可以恢复伤椎高度,减轻疼痛,但骨水泥用量与 骨水泥渗漏的风险成正比,骨水泥渗漏的发生将压迫神 经,影响患者远期预后,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2] ,因此需 要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充填骨水泥,但 关于注入剂量尚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 OVCF 患者在 PVP 中注入不同剂量骨水泥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 况,为今后临床治疗 OVCF 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现报 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 60 例 OVCF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据骨水泥注入量将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33 例)和低剂量 组(27 例)。常规剂量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17、16 例; 年龄 65~83 岁,平均(73.90±7.87 )岁;其中胸椎、腰 椎、胸腰椎骨折分别为 8、10、15 例。低剂量组中男、女患 者分别为 14 、13 例;年龄 65~84 岁,平均( 73.96±7.96 ) 岁;其中胸椎、腰椎、胸腰椎骨折分别为 6、8、13 例。两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 间可进行对比。纳入标准:符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 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经胸 腰椎 X 线片确诊者;符合 PVP 治疗适应证且患者手术耐 受性良好;临床资料完整者等。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 者;椎体爆裂性骨折者;伴明显的神经、脊髓损伤者;椎 管存在占位性病变者;经影像学检查发现骨折椎体后壁不 完整者;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 者。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调节 血压、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两组患者所有操作均在 C 臂 X 线光机(南京普爱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 PLX7200)的监控下进行。术前给予患者适量镇静剂,患者取俯卧位,在 C 臂 X 线光机下观察病变椎体,确定 穿刺点和穿刺方向,并做好标记。给予患者局部浸润麻 醉,麻醉成功后,穿刺针在 C 臂 X 线光机的直视下于 椎弓根中向椎体中平稳推进,当针尖抵达椎体前 1/3 或 1/4 处时慢慢抽出穿刺针,插入导针,顺着导针置入相应 工作套管,调制骨水泥使其呈拉丝状,然后缓慢、均匀 向工作套管推注骨水泥,其中常规剂量组注射骨水泥量 4.5~6.0 mL,低剂量组注射骨水泥量 2.4~3.6 mL,借助 C 臂 X 线光机观察,待骨水泥充满椎体时或抵达椎体后壁 后,停止注射骨水泥,待骨水泥凝固后取出工作套管,然 后进行消毒、清洗,缝合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患处。在 进行椎体骨水泥注入时,为了判断是否损伤患者脊髓或神 经,需叮嘱患者适当活动下肢。两组患者术后 24 h 内卧床休息,术后 2 d 轻微活动,术后 14 d 拆线,术后均随访 3 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的体征变化。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 1、3 个月采用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 [4] (总分 10 分,分值越高疼痛 越严重)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②椎体功能恢复。于术 前及术后 1、3 个月采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 [5] 评估两组患者正常生活功能,ODI 包括 10 个方面,每个 方面评分 0~5 分,总分 50 分,分值越高代表脊柱功能障 碍越严重。③影像学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 3 个月采用 双层螺旋 CT 机(飞利浦,型号:MX4000)测定两组患者 Cobb 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部高度。④骨水泥渗漏 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椎旁侧漏、静脉渗漏、椎管内渗漏、 椎间盘渗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VAS、ODI 评分、Cobb 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 部高度为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 以 ( x±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独立 t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 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 VAS 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术 后 1、3 个月两组患者 VAS 评分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 ODI 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术 后 1、3 个月两组患者 ODI 评分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均 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 后 3 个月的 Cobb 角均显著缩小,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均 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两组间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

 
  2.4 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 相较于常规剂量 组,低剂量组患者骨水泥渗漏事件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OVCF 患者因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遭破坏、骨强 度下降,日常活动或摔倒即可造成骨折,严重者有致残风 险。 PVP 是目前手术治疗 OVCF 的常用方式, OVCF 患者 椎体内出血会造成椎体内局部压力过大,压迫脊髓神经引 起患者剧烈疼痛,而 PVP 手术注入骨水泥并使其均匀分 布于椎体后,能够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减少神经末梢受椎 体内微骨折块的活动的刺激,缓解脊髓压迫,提高脊柱稳 定,减轻患者的背部疼痛症状;同时凭借骨水泥的细胞毒 性、聚合时产生的高温作用可破坏机体的炎症介质,使得 神经组织热凝固坏死,减少神经末梢痛觉,达到缓解患者 术后疼痛的作用 [6]。

  但临床对于PVP 治疗中骨水泥的注入量尚存有争议。 有学者认为,较小剂量的骨水泥,常规剂量注入骨水泥患 者的自身椎体的强度和刚度皆更高,有益于椎体高度的恢 复 [7] 。但也有研究认为,骨水泥注入量越多,椎体中的压 力也会提升,将增加骨水泥渗漏发生风险,骨水泥的渗漏 容易引起静脉栓塞、神经压迫、相邻椎体骨折等并发症, 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低剂量骨水泥也可以恢复骨折前 的椎体刚度,因此应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控制骨水泥 量,尽量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8] 。当前临床上还尚未 对骨水泥的具体注入量形成统一标准,一般根据患者自身 的状态、手术进行的情况及医师的自身经验来确定。本研 究结果显示, 与术前比, 术后 1、3 个月低剂量组和常规剂 量组患者 VAS、ODI 评分均逐渐降低, 而两组比较, 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常规剂量骨水泥和小剂量骨水泥均 能够通过利用骨水泥的机械性作用提高伤椎稳定性,促进 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同时利用骨水泥的细胞毒性和聚合热 反应,对痛觉神经末梢产生永久性破坏,从而使患者疼痛 大幅度缓解。

  OVCF 患者发病时,脊柱的正常生理结构也发生异常 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塌陷、变形,椎体中央高度下降,表 现为后凸 Cobb 角增大, 伤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降低。本 研究结果显示, 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术后 3 个月的 Cobb 角均小于术前,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均高于术前,但两组 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剂量骨水泥均可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椎体前缘及中部高度,降低 Cobb 角, 与张树军等 [9] 的研究结果相似。其原因可能是由于,PVP 手术中选择低剂量与常规剂量骨水泥灌注方案均可以改善 椎体高度,保持伤椎运动节段的稳定性,降低局部应力集 中,提高骨强度及密度,促进骨折愈合 [10]。

\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组骨水泥渗漏事件发生率为 7.41%,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30.30%,提示使用低剂量的 骨水泥可以更明显地降低术后骨水泥渗透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PVP 手术治疗时骨水泥以穿刺点为中心向椎体内腔 隙弥散、填充,主要填充在骨小梁之间的小腔隙中,粘合 断裂的骨小梁,相较于常规剂量,注入低剂量骨水泥可以 保障骨水泥分布更均匀,起到有效的保护和缓冲作用,可 使相邻椎体和椎间盘之间的应力降低,降低骨水泥渗漏、 骨折风险,治疗安全性更高,预后更好 [11]。

  综上,低剂量骨水泥和常规剂量骨水泥注入均可以 减轻 OVCF 患者 PVP 术后疼痛,改善椎功能障碍,增强 椎体强度,但采用低剂量骨水泥填充,患者骨水泥渗漏事 件的发生情况少于常规剂量,更具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 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叶金标 , 叶建亚 , 马雪海 . 高粘度骨水泥不同注入量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J]. 生 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 2016. 13(5): 29-32.

  [2] 程才 , 王路 , 李书奎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注入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杂志 , 2013. 28(5): 460-461.

  [3]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 2018. 11(5): 425-437.

  [4] 严广斌 . 视觉模拟评分法 [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 电子版 ),2014. 8(2): 273.

  [5] 程继伟 , 王振林 , 刘伟 , 等 .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的改良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2017. 27(3): 235-241.

  [6] 何玉涛 , 张云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J]. 贵 州医药 , 2020. 44(9): 1391- 1393.

  [7] 高建波 , 王红祥 , 于涛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不同剂量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的效果观察 [J]. 贵州医药 ,2020. 44(7): 1112- 1114.

  [8] 王亮 , 徐美玲 , 韩霖 , 等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注入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性骨折 [J]. 脊柱外科杂志 ,2020. 18(5): 289-292. 314.

  [9] 张树军 , 胡骏 , 王昕 , 等 . 经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小剂量与常规剂量骨水泥灌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研 究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20. 20(22): 4298-4302.

  [10] 王梦然 , 傅智轶 , 王惠东 , 等 . 不同骨水泥剂量经皮椎体成形 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J]. 脊柱外科杂志 , 2020. 18(4): 217-221. 236.

  [11] 王云清 , 李华 , 朱自强 , 等 . 导引穿刺小剂量骨水泥强化 PVP 治 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高位胸椎椎体压缩骨折 [J]. 中国骨与关节损 伤杂志 , 2021. 36(1): 43-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19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