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毫针焠刺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及对患者炎症指标与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早期KOA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西医常规治疗+温针灸疗法)与观察组(50例,西医常规治疗+温针灸疗法+毫针焠刺疗法),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指标[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炎症指标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毫针焠刺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早期KOA患者,能够有效调节机体内炎症因子紊乱情况,缓解患者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提高关节活动度与生活质量水平,且疗效显著。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毫针焠刺疗法;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3;环氧合酶-2
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患者在临床中有明显的膝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现象;同时,关节的疼痛感也较为明显,对其生活、工作、活动等均有着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一般选用常规西药方式进行治疗,以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较为常用,此药能够短暂缓解疼痛,然而却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效果较为局限[1]。早期KOA为筋骨病的一种,中医认为,该疾病主要因退变、创伤、劳损、感受外邪等引起。温针灸通过将针刺和艾灸相结合,可改善早期KOA患者受累关节疼痛、僵硬、功能受限等临床症状,但治疗作用持续时间短,起效慢,达不到理想效果[2]。毫针焠刺疗法是一种将毫针与火针相结合的针刺方法,借火针之火力之盛刺激阳性反应点,缓解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等症状,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且该方法适用范围广泛,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专科多种病症,起效迅速,疗效显著[3]。本研究旨在探讨毫针焠刺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早期KOA,对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早期KOA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各25例;年龄45~80岁,平均(62.59±2.3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5~79岁,平均(62.35±2.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纳入标准:符合《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4]《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经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KOA;Kellgren&Lawrence分级[6]标准为0~Ⅱ级;肢体关节痛处固定、酸楚疼痛、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等。排除标准:合并双下肢骨折、骨质疏松等其他骨科疾病;近期接受抗风湿药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具有流感、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感染性疾病等。本研究已获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的实施方法、义务与权利、收益及风险已有详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餐后半小时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09,规格:0.1 g/片]治疗,0.1~0.2 g/次,2次/d,用药期间叮嘱患者注意休养,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温针灸疗法,针灸时主要选择足三里、阳陵泉、膝眼穴及犊鼻穴等,对皮肤常规消毒后,使用华佗牌毫针快速进针,其中足三里进针30 mm左右,犊鼻穴、膝眼穴进针20 mm左右,阳陵泉进针40 mm左右,进针方式均为直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点燃艾条,艾条烧尽后取针,1次/d,5次/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毫针焠刺法,针灸时主要选择患侧内外膝眼、伏兔、阴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及膝阳关穴,使用华佗牌毫针,将针置于酒精灯上烧至发白后迅速直刺进针20 mm,留针30 min,1次/2d。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①参照《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4]《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5]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降低>70%,膝关节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治疗后,30%≤中医证候评分减少≤70%,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无效(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疼痛症状及关节活动功能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等。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应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7]评分评估,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关节肿胀程度[用皮尺在治疗前后的同一时间段、同一体位分别测量患者患侧膝关节周径以判断关节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测试患者关节的最大活动度,以股骨外髁为中心,膝关节伸直为0°,采用量角器测量膝关节主动活动的角度]等临床指标。③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约5 mL,待其凝固后,置入离心机(3 000 r/min,10 min)中,取血清,血清MMP-3、COX-2、IL-6、IL-1水平均使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④利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8]评分从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4个方面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估,总分均为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水平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经K-S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血清IL-6、IL-1、MMP-3、COX-2水平,各项生活质量(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比较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3、COX-2、IL-6、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比较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讨论
KOA属于一种膝关节退行性疾病,早期KOA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有明显的红肿和疼痛现象,无法上下楼梯和行走、坐立,部分患者的关节处甚至还会伴有弹响、肿胀和积液,若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导致关节变形,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残疾。在早期阶段,KOA症状并不严重,如果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则能有效保留患者的关节功能,患者生活方面受到的限制和影响也会更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进而发挥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但长时间服用可能产生恶心、呕吐、胃痛等不良反应,同时还易产生耐药性,导致疗效不佳[9]。
中医认为,早期KOA属“痹证”范畴,因风寒湿邪痹阻、痰瘀互结、闭阻经络,气血阴阳失调,渗入骨骱,出现皮肤瘀斑、关节肿胀畸形等,从而出现筋骨疼痛和活动受限情况,因此,在治疗时可将清热利湿、通络活血及祛风止痛作为基本原则[10]。温针灸能够对关键穴位进行刺激,有疏经通络、扶正祛邪、活血益气、调理阴阳等效果,可以抑制促炎介质表达,从而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改善,但部分患者应用后疗效欠佳[11];毫针焠刺又称为“火针刺法”,具有通经活络、温经散寒的作用,其中阳陵泉具有舒筋壮骨的功效;足三里可用于补虚劳诸证;内外膝眼穴可用于治疗腿痛无力、膝关节红肿及关节疼痛等;伏兔穴可散寒化湿、疏通经络,用于治疗膝关节疼痛;阴陵泉可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祛风除湿,用于治疗膝痛;血海可化血为气、强筋壮骨;梁丘穴能够通经利节、和胃止痛;膝阳关穴能够祛寒止痛。毫针焠刺疗法配合温针灸可达到理气消肿止痛、疏风散寒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12]。本研究中,较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更高,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均更低,关节活动度更大,提示毫针焠刺疗法配合温针灸治疗早期KOA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患者关节肿胀情况,增大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KOA的发生是多种原因造成关节软骨破坏后的一种活跃的修复过程,在此过程中局部就会释放IL-6、COX-2及MMP-3等细胞因子。MMP-3可分泌促炎细胞因子,使软骨基质发生降解,导致患者膝关节软组织肿胀,抗外力作用下降,同时还会将潜在的前胶原激活,而前胶原会加快软骨的降解,最终对软骨产生进行性破坏;COX-2可通过合成前列腺素E2,参与滑膜和关节周围组织炎症等病变,其水平升高可加重局部炎症反应;IL-1是前炎症网链中的一级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疾病的发病和病情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的作用;IL-6由关节软骨细胞、滑膜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共同分泌,其可刺激滑膜分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而上述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破骨细胞成熟,造成关节损伤。毫针焠刺疗法治疗时,针尖温度可维持在800℃,借火针之火力之盛,毫针微痛之长等优势,通过内热效应促使病变组织变性、坏死,同时对机体B淋巴细胞进行刺激,促进机体内抗体的产生,引发周围正常组织发生免疫反应,从而有助于坏死组织的清除与吸收,促进正常组织的再生[13]。此外,毫针焠刺疗法的刺激强度相较于温针灸更大,能够推动大脑皮层调整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延缓关节软骨基质的破坏速度,增加机体内组织代谢和修复速度,缓解局部炎症反应[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MP-3、COX-2、IL-6、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毫针焠刺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早期KOA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利于病情恢复。
综上,毫针焠刺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早期KOA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内炎症因子紊乱情况,缓解患者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提高关节活动度与生活质量水平,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红芳.补肾活血方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补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8,40(2):246-249.
[2]刘爱娟,张李漫,任亚平.温针灸治疗膝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关节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9,40(4):522-524.
[3]熊雨墨,马毅,肖强兵,等.毫针焠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21,37(7):44-47.
[4]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膝痹病(膝骨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制定工作组.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J].康复学报,2019,29(3):1-7.
[5]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2):705-715.
[6]郭珂珂,李无.舒筋活血祛痛膏对Kellgren-Lawrence分级中Ⅰ级和Ⅱ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2):30-31.
[7]何采辉,梁蔚莉.毫火针配合康复训练对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WOMAC评分及VAS评分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2):2228-2230.
[8]焦伟国,郭燕梅,瓮长水.汉化版36项健康调查简表评估膝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75-76.
[9]朱在波,毕巧莲,董兵.双氯芬酸钠联合针灸治疗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WOMAC评分、生活质量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7):1604-1609.
[10]李俐依,彭新,任景,等.火针膝周密刺法结合针刺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4):9-14.
[11]邓业川,赵敏明.温针灸、浮针及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0,41(10):1496-1499.
[12]马露,李飞.闪罐法联合毫针刺法、毫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WOMAC评分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2,40(5):199-201.
[13]胡秋生,张庆茹,贾春生,等.毫针焠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及对膝关节腔液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1,36(2):110-115.
[14]许美飞,陈和禾,余静.毫火针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2):120-1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