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以问题为导向的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2 11:33: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该院收治的 60 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予以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膀胱功能(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膀胱容量) 、生命质量 [ 健康调查简表 (SF-36) ] 评分、排尿指标(每日漏尿次数、排尿次数及每次排尿量) 水平和护理 2、4、6、8 周后尿路感染发生率。 结果: 护理后, 观察 组残余尿量、每日漏尿次数、每日排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速、膀胱容量均高于对照组,每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和精神健康等 SF-36 评分 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 2、4、6、8 周后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康复护理应用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提高膀胱功能和生命质量评分,改善排尿指标水平,降低尿路感染 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问题为导向,康复护理,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功能,生命质量,尿路感染

\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oblem-orient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bladde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ies

                                                         HE Manti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of Dongguan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DONGGUAN CHILDREN'S HOSPITAL),Dongguan 5230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oblem-orient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bladde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ies.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60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bladde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ie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February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problem-bas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bladder function (residual urine volume, maximum urine flow rate, bladder capacity), th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 36)] score, the urination index levels (daily leakage times, urination times and each urination volume)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and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2. 4. 6 and 8 weeks after the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residual urine volume, the daily leakage times and the daily urination tim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aximum urine flow rate and the bladder capacit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urine volume per time was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SF-36 scores of emotion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general health status, physiological role, physical pain, vitality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2. 4. 6 and 8 weeks after the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problem- bas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pplied to the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bladde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ies can improve the bladder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urination indexes and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Problem orient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pinal cord injury; Neurogenic bladder; Bladder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脊髓受损会导致损伤节段以下出现功能障碍, 其中以膀胱功能异常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命质量 [1-2] 。神经源性膀胱病程较长,常规护理以导管护理及常规功能锻炼为主,对残余尿量较多患 者效果不佳 [3-4] 。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康复护理强调 确认护理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循证的基础上 制订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在下肢 骨折患者术后管道护理中应用广泛且效果良好 [5]。 本文观察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 本院收治的 60 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 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意识清楚、认知正常;年 龄 >50 岁;病程 >5 个月。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 基础疾病;恶性肿瘤;合并其他泌尿及造血系统功 能异常。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 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 过(审批文号:医伦 2022-03) 。按照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男 12 例, 女 18 例; 年龄 50~60 岁, 平均(55.16±4.82) 岁; 病程5~9个月, 平均(7.21±1.34)个月;损伤部位: 颈髓损伤 12 例,胸段脊髓损伤 10 例,腰骶段脊髓 损伤 8 例。观察组男 16 例, 女 14 例; 年龄 50~60 岁, 平均(55.02±4.81) 岁; 病程 5~9 个月, 平均 (7.03±1.11) 个月; 损伤部位: 颈髓损伤 11 例, 胸段脊髓损伤 10 例,腰骶段脊髓损伤 9 例。两组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 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常规留置导尿 管,进行反射性排尿训练, 根据患者尿意定期放开、 夹闭导尿管,叩击患者大腿内侧、肛门、耻骨上区 排尿反射触发点,诱发骶反射进行排尿;进行盆底 肌训练,指导患者自主收缩肛门括约肌、会阴,逐 渐增加训练时长及频次。

  观察组予以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康复护理。(1) 成立护理小组:由主管护师、康复医师组成,康复 医师负责康复训练动作讲解,主管护师负责日常护 理工作。(2)评估并提出问题:通过膀胱容量 - 压 力测评评估患者括约肌功能、膀胱容量、膀胱压力 等情况。压力高于 40 cmH2O(1 cmH2O=0.098 kPa) 且容量高于 450 mL 为尿潴留型膀胱障碍,膀胱压 力低于 30 cmH2O 且容量低于 350 mL 为尿失禁型膀 胱障碍。(3)靶向解决问题。①尿潴留型膀胱障 碍给予反射性排尿、间歇导尿及饮水管理。a. 反射 性排尿,嘱患者听流水声诱导排尿,还可嘱家属叩 击患者耻骨上,出现异样感觉停止叩击;b. 间歇导 尿,根据问题评估结果设定导尿次数、时间,残余 尿量为 150~250 mL 且导尿前排尿少于 350 mL 的患 者,于每日晨起 8:00、夜间 21:00 给予导尿;残余 尿量介于 250~350 mL 且导尿前排尿少于 250 mL 的 患者, 于每日晨起 8:00、午间 12:00、夜间 21:00 给 予导尿;残余尿量大于 350 mL 且导尿前排尿少于150 mL 的患者, 于每日晨起 8:00、午间 12:00、下 午 16:00、夜间 21:00 给予导尿;c. 饮水管理, 嘱患 者每日饮水量严格控制在 1500~2000 mL,三餐各饮 水 400 mL,10:00、16:00、20:00 各 饮 水 200 mL。 ②尿失禁型膀胱障碍患者给予排尿习惯训练,根据 患者排尿习惯、目前排尿现状确定排尿间隔并进行 动态调整,原导尿间隔为 8 h,若患者 24 h 尿失禁 超过 3 次则夹闭尿管,排尿间隔缩短 0.5 h,若患 者 24 h 尿失禁 1~2 次则不调整排尿间隔。两组均 护理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膀胱功能, 包括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膀胱容量。(2)比 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于护理前及护理 1 个月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命 质量,包括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生理 职能、躯体疼痛、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 康 8 个维度,每个维度均为 100 分,得分越高生命 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排尿指标水平。 统计患者护理期间每日漏尿次数、排尿次数及每次 排尿量,计算平均值。(4)进行电话随访,比较 两组护理 2、4、6、8 周后尿路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膀胱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 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和膀胱容量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残余尿量均 少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最大尿流 速及膀胱容量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 状况、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和精神健康等 SF-36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护理后,两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机能、一 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和精神健 康等 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排尿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每日漏尿次数、每日排尿次数和每次排尿量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 组每日漏尿次数、每日排尿次数均少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每次排尿量均多于护理前,且 观察组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2.4 两组护理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 理2、4、6、8周后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 症,患者排尿异常且多需导尿,影响其日常生活及 心理健康 [6-7]。常规护理以导尿护理、统一模式功能锻炼为主, 缺乏针对性, 护理后膀胱功能恢复欠佳[8]。

  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康复护理注重提出问题,并予以 靶向解决,针对临床疾病分类进行康复训练 [9]。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残余尿量、每日漏尿次数、每日排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速、膀胱容量和 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每 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 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是由逼尿肌反射异常导致尿潴留、尿失禁,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康复护理针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分类护理,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 排出平衡, [10]。其中饮水管理可科学调控患者摄入、 规律刺激机体本身排尿反射系统,减少残余尿量并改善膀胱容量;长时间导尿可引起导尿管内细菌聚集,易发生尿路感染,间歇导尿可帮助患者建立正常排尿周期,减少尿路感染发生风险 [11]。排 尿频次动态调整的过程中,使排尿更符合患者机体规 律,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排尿、漏尿情况,减轻患者生理、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回归生活、社会 。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康复护理应用于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提高膀胱功能和生命 质量评分,改善排尿指标水平,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曾英 . 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2):179-181.

  [2] 汪彩霞,蔡西国 . 膀胱功能训练联合生物电反馈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影响 [J].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 (5):26-29.

  [3] 陈国庆,廖利民,董谦,等 . 不同频率的阴部神经电刺激对骶上脊髓损伤犬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 [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9):678-681.

  [4] 殷素珍,凌爱华,纪梅芳 .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及护理方法 [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6):67-69.

  [5] 郑梅,邹芸,严雪娇,等 . 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对冠心 病 PCI 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18):1361-1367.

  [6] 冯雪,孙旭,郭晓明,等 . 电针华佗夹脊穴联合覆盆子散治疗老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疗效及对尿动力指数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6):654-658.

  [7] 亚东,金承烈 济生肾气丸加味配合针刺治疗老年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 [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1):2728-2729.

  [8] 侯艳,孙艳红,付莹,等 . 康复训练护理对脊髓损伤伴神经 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7(33):10-11.

  [9] 方菊清 . 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7):1316-1317.

  [10] 刘文伟,曾海涓,覃贤文 . 以问题为导向实施靶向性康复护 理训练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应用研究 [J]. 护士进 修杂志,2020.35(20):1898-1901.

  [11] 张燕 . 康复训练对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2):69.

  [12] 杜可爱,陈建意 . 康复训练对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5):2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74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