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危重症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5 11:50: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 HFNC ) 治疗危重症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对其血气分析指标与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 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岳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80 例危重症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 30 例) 与 HFNC 组( 50 例) 。予以传统组患者传统氧疗(常规湿化瓶 + 吸氧面罩) ,予以 HFNC 组患者 HFNC 治疗, 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院, 并 随访 1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氧疗后气道湿化效果, 拔管前、拔管后 6 h 血气分析指标, 拔管后 1 、8 h 生命体征, 呼吸衰竭发生率、再插管 率及 28 d 病死率。 结果 治疗后, 与传统组比较, HFNC 组患者气道湿化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与拔管前比, 拔管后 6 h HFNC 组患者动脉 血氧分压( PaO2 )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 均显著升高, 传统组患者氧合指数显著降低, 且 HFNC 组患者 PaO2 、SaO2、氧合指数均显 著高于传统组(均 P<0.05 ); 而拔管前、拔管后 6 h 两组患者 pH 值组内及组间比较, 传统组 PaO2 、SaO2.HFNC 组氧合指数组内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与拔管后 1 h 比, 拔管后 8 h HFNC 组患者心率( HR )、呼吸频率( RR ) 、平均动脉压( MAP )水 平均显著降低, 且显著低于传统组(均 P<0.05 ), 而拔管后 1 h 与拔管后 8 h 传统组 HR、RR、MAP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HFNC 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 ), 两组患者再插管率和 28 d 病死率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结论 相比于传统氧疗, HFNC 可提高危重症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 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促进患者生命体征的 恢复,降低临床呼吸衰竭发生率。

  关键词: 危重症,气管插管拔管,经鼻高流量吸氧,血气指标,生命体征

\
 

  氧疗是重症监护病房内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患者 拔除气管导管后氧合功能并没有完全恢复,在拔管后患者 可能发生呼吸衰竭,面临再插管的风险。因此危重症患者 脱机拔管后,仍需对患者进行合适的氧疗操作,以帮助缓 解其氧合障碍的情况。目前,重症医学科对患者进行相关 的拔管操作后,可采用普通面罩、普通鼻导管、文丘里面 罩等氧疗设备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通气操作,但这些设备不 能精确控制吸氧浓度、吸氧流量,且湿化效果较差、患者 耐受性差,难以满足部分危重症患者的需求 [1] 。近年来, 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作为新型的氧疗方式逐渐受到 关注,其采用更加符合人体生理呼吸特征的鼻导管和费雪 派克加温加湿装置,与传统的氧疗相比,可以提供更高、 更恒定的吸入氧浓度,充分加热和湿化气体,从而提高患 者的氧合指数和舒适程度,降低患者因呼吸道干燥产生的 不适症状 [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 HFNC 治疗危重 症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对其血气分析指标与生命体征的影 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 岳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80 例危重症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30 例)与 HFNC 组(50 例)。传统组患者中男性 18 例,女性 12 例;年龄 38~79 岁,平均( 59.88±5.71 )岁;体质量指数( BMI ) 23~28 kg/m2 ,平均(25.15±1.03 )kg/m2 ;原发疾病:重 症肺炎 11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7 例,脓 毒性休克 5 例,心力衰竭 4 例,其他 3 例;合并基础疾 病:慢性肾病 1 例,高血压 9 例,糖尿病 6 例,冠心 病 2 例。HFNC 组患者中男性 29 例,女性 21 例;年龄 39~80 岁,平均(60.11±5.86 )岁;BMI 23~28 kg/m2 ,平 均(25.21±1.05 )kg/m2 ;原发疾病:重症肺炎 18 例,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12 例,脓毒性休克 8 例,心 力衰竭 7 例,其他 5例;合并基础疾病:慢性肾病 2 例, 高血压 10 例,糖尿病 5 例,冠心病 2 例。两组患者一 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第 13 版)》[3] 中 危重症需气管插管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 断标准者;行气管插管术者;临床资料完整者等。排除 标准:气管插管拔管后转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合并 精神行为异常者;拔管前接受气管切开术者等。患者或 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院内医学伦理委员批准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病情稳定,拔除气管插 管后接受常规补液、抗感染排痰、营养支持等常规治 疗。予以传统组患者传统氧疗:在患者进行拔管操作后, 将常规湿化瓶(江苏艾博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 ABD-206- 1 )与吸氧面罩(深圳市源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型号:Y01)连接,实施吸氧及湿化治疗,吸入氧流量设置 为 2~10 L/min。予以 HFNC 组患者 HFNC:患者拔管后立 即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仪(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 限公司,型号:OH-60A)进行氧疗,将专用的呼吸机管路 和鼻导管与患者进行对应的连接,调整温度保持在 37 ℃, 依据患者呼吸及氧合功能对相关参数进行调节,吸入气中 的氧浓度分数(FiO2 )为 30%~100%,流量 40~60 L/min。 患者原发病控制后,FiO2<30% 可结束氧疗。两组患者均观 察至出院,并随访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依据《协和呼吸病学(第 2 版)》[4] 评 估两组患者氧疗后气道湿化效果:湿化满意为湿化后患者 能够顺利进行呼吸,且痰液稀薄,能够容易将痰轻松咳 出,患者的情绪安静、平稳;湿化尚可为湿化后患者痰液 稍稠,需用力才能咳出,患者的情绪相对较为稳定;湿化 不足为湿化后患者的痰液黏稠、且不易吸出或咳出。总有 效率 =(湿化满意 + 湿化尚可)例数 / 总例数 ×100%。② 对两组患者拔管前、拔管后 6 h 血气分析指标进行对比分 析,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型号:PT1000)检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 )、氧 合指数、pH 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③对两组患者 拔管后 1、8 h 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 压(MAP)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动态心电监测仪(浙江心 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MCT-H1 )进行检测。④对两 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 = 呼吸衰竭发 生例数 / 总例数 ×100%)、再插管率(再插管率 = 再插管 例数 / 总例数 ×100%)和 28 d 病死率( 28 d 病死率 =28 d 病死例数 / 总例数 ×100%)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气道湿化效果、呼吸衰竭发生率、再插管率 及 28 d 病死率等)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使用S-W 法检验证实计量资料(血气分析指标、HR、RR、MAP 水平等)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行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比较 治疗后,与传统组比 较,HFNC 组患者气道湿化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与拔管前比,拔管后6 h HFNC 组患者 PaO2、SaO2 均显著升高,传统组患者氧 合指数显著降低,且 HFNC 组患者 PaO2、SaO2 、氧合指数 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而拔管前、拔管后 6 h 两组患者 pH 值组内及组间比较, 传统组 PaO2、SaO2.HFNC 组氧合指数组内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 HR、RR、MAP 水平比较 与拔管后 1 h 比,拔管后 8 h HFNC 组患者 HR、RR、MAP 水平均显著 降低,且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 .05 );而拔管后 1、8 h 传统组 HR、RR、MAP 水平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
 

  2.4 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再插管率和 28 d 病死率 比较 HFNC 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插管率和 28 d 病死率 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由于长期使用呼吸机对其产生了依赖,在 脱机拔管后,呼吸肌功能短期内尚未恢复,加之存在自主 排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脱离呼吸机后,患者氧合功能仍 未恢复至最佳水平,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氧合功能障碍,出 现急性呼吸衰竭易导致再次插管;再次插管不仅延长了患者滞留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 还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 [5]。 危重症患者拔管后进行规范的氧疗有助于支持呼吸系统功 能,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降低再插管率。 面罩吸氧虽然能够提供较高的吸入氧浓度,但其提供的气 体温度较低,气道湿化效果差,易导致呼吸道干燥、气道 内痰液不易咳出,造成气道阻塞,且其提供的氧浓度不稳 定,流量较高时会损伤患者呼吸道黏膜;此外,面罩吸氧 易造成面部皮肤压伤,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进食、饮 水,舒适性欠佳,患者依从性较差 [6]。

  HFNC 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氧疗方式,主要通过加温 加湿系统、较高流量输出系统及鼻塞系统等等的帮助下, 对患者进行一定氧浓度的空氧混合高量气体输送,其能够 为患者提供一个较为恒定的、且拥有较高水平的氧浓度(最 高至 100%)的环境,最高可为患者输送 60 L/min 的氧流 量,加快肺泡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改善患者氧合功能;同时还可对气体进行加温加湿,温度可稳定在更符合人体生理体温的 37℃,湿度可保持在 100% 的状态下, 从 而改善气道纤毛功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排出痰液,并降低 患者因为吸入干冷气体而致使鼻部、咽部出现干燥而导致 的不适感 [7]。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传统组比较, HFNC 组患 者气道湿化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呼吸衰竭发生率则显著降 低,提示相比于传统氧疗,HFNC 可提高危重症气管插管 拔管后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降低临床呼吸衰竭发生率, 与金艳等 [8] 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
 

  HFNC 是一种通过鼻塞导管将加温、湿化的高流量气 体输送给患者的方式,属于无创的操作,其提供的有较高 浓度氧气的气体可冲洗患者上气道死腔,减少二氧化碳重 复吸入的同时,在上气道形成储氧空间,从而形成一个气 道正压,减少患者上呼吸道的阻力,从而减少呼吸做功,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复张肺泡以及氧合情况,缓解 患者的缺氧症状,使得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此外, HFNC 能够明显缓解喘憋及口腔黏膜的干燥症状,患者舒 适度更高,对此类仪器更耐受,依从性更高,这也有利于 后续康复治疗,恢复患者生命体征,与传统的氧疗比较, 拥有更高的优势 [9- 10]。pH 值反映血的酸碱度, 呼吸功能障 碍可导致患者呼吸性酸碱紊乱;PaO2 是反映肺毛细血管摄 氧状况的指标,其水平降低,表明患者通气功能或换气功 能障碍;氧合指数是使器官组织得到足够氧气以进行氧合 作用获得能源的一个重要指数,其水平降低,提示肺呼吸 功能障碍;SaO2 指血液中的血氧的浓度, 是反映呼吸循环 的重要生理参数, 其水平降低, 表明机体供氧不足 [11] 。本 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组相比,拔管后 6 h HFNC 组患者PaO2 、SaO2 、氧合指数均显著升高,拔管后 8 h HFNC 组 患者 HR、RR、MAP 水平均显著降低, 提示 HFNC 可改善 危重症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机体内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 生命体征恢复。

  综上,相比于传统氧疗,HFNC 可提高危重症气管插 管拔管后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改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 生命体征的恢复,降低临床呼吸衰竭发生率,临床应用前 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黄华平 , 陈斌 , 王海燕 . 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在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除后应用效果的 Meta 分析 [J]. 护理管理杂志 , 2017. 17(6): 399-401.

  [2] 黄庭龙 , 刘玉琪 , 洪思白 , 等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的应用价值 [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2021.55(4): 346-349.

  [3] 陈灏珠, 林果为 . 实用内科学 [M]. 13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3-26. 35.

  [4] 蔡柏蔷 , 李云龙 . 协和呼吸病学 [M]. 2 版 . 北京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11: 2099.

  [5] 孙波 , 张天卿 , 胡雪忠 , 等 . 非手术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不同氧疗方式的短期疗效比较分析 [J]. 中国全科医学 , 2019. 22(17): 2121-2124.

  [6] 包红珠 , 史亮 . 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对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影响研究 [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 2020. 8(1): 42-44. 47.

  [7] 郭银华 , 韩雅男 , 王晶 .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加温湿化氧疗对老年重症脑梗死合并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再插管率 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20. 29(11): 1243- 1246.

  [8] 金艳 , 王秋雁 , 陈辉珍 . 经鼻高流量吸氧在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序贯性氧疗中的应用研究 [J]. 浙江医学 , 2019. 41(19): 2100-2102. 2120.

  [9] 庞郁炬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血气分析影响 [J]. 中国当代医药 , 2021. 28(28): 61-63. 67.

  [10] 朱莉 , 侬宇琴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的临 床疗效 [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2019. 40(3): 182- 185.

  [11] 刘瑞莹 , 李群 , 杨帅 , 等 . 早期联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及 CAT 评 分的影响 [J]. 解放军医药杂志 , 2021. 33(5): 61-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2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