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个性化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6 11:52: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个性化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11 月 至 2020 年 10 月该院收治的 134 例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7 例。对照 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护理前后运动耐力水平、心功能指标 [ 左心 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心脏指数(CI) ] 水平、生命质量 [ 生活质 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 评分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为 95.52%(64/67) ,高于对照组的 77.61%(52/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最大运动功率、无氧阈、峰值耗氧量和代谢当量等运动耐力水平均高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LVEF、CI 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LVEDD、LVESD 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 生活状态等 GQOLI-74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 MACE 发生率为 2.99%, 低于对 照组的 11.9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康复护理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护理 预依从性、运动耐力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 MACE 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护理。

  【关键词】 个性化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运动耐力,生命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

  Application effects of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DANG Yuanzheng

  (The 7th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34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CI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 to October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7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compliance, the exercise endurance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the cardiac function index levels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cardiac index (CI)], the quality of life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I-74)]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MA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52% (64/67), which was higher the control group of 77.61% (52/6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exercise endurance levels of maximum exercise power, anaerobic threshold, peak oxygen consumption and metabolic equival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levels of LVEF and CI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LVEDD and LVESD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GQOLI-74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life statu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MA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99%, which was lower than 11.9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pre-compliance, the exercise endurance level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CI, improve the level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AC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Keywords】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ac function; Exercise endurance; Quality of life;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 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 需及时实施手术抢救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是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可有效改善 患者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2]。但部分 PCI 术后患者 恢复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与运动量较少、吸烟、酗 酒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易再次诱发心肌血 供不足,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高 [3-4]。 因此,PCI 术后需要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以帮助 患者改善心功能,而常规康复护理的针对性较差, 效果不佳 [5]。个性化康复护理通过制订个性化康复 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 [6]。本 文观察个性化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 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 134 例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进行前 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 指南(2017) 》中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 [7]; 初次行 PCI 治疗者;资料齐全。排除标准:合并支 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合 并精神疾病;配合度差。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 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 委员会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各 67 例。对照组男 38 例,女 29 例;年 龄 41~80 岁, 平均(63.48±7.73) 岁; 美国纽约心 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 22 例,Ⅱ 级 28 例,Ⅲ级 13 例,Ⅳ级 4 例;学历:小学及初 中 29 例,高中 30 例,大专及以上 8 例。观察组男36例,女31例,年龄42~83岁,平均(63.62±7.68) 岁;NYHA 心功能分级: Ⅰ级 21 例, Ⅱ级 27 例, Ⅲ级 13 例,Ⅳ级 6 例;学历:小学及初中 30 例, 高中 30 例,大专及以上 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包括术前 健康宣教、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饮食、用药 指导和康复训练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康复护理。 (1)组建个性化康复护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 管床护士、康复师、主治医生各 1 名组成,定期对 小组成员进行心脏康复以及过渡期护理知识培训。 (2)建档。采集患者病例信息,了解患者基本病 情以及近期治疗方案实施状况。采用院内自制疾病知识问卷调查表评估PCI术后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 在术后 5 d 对患者有氧运动能力进行评估,确定活 动强度,按照患者喜好制订康复方案。(3)健康 教育。根据知识问卷调查情况, 通过幻灯片、视频、 图片、文字等形式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知识讲解。每 周五组织患者及家属在大会议室进行疾病宣讲,并 现场回答患者对疾病的疑问,通过让患者了解疾病 相关知识和患者参与护理需要配合的内容,提升患 者的参与积极性。(4)康复训练措施。①术后 1 周: 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下床活动、楼梯攀爬等方式, 训练期间结合腹式呼吸训练,训练持续 40 min, 1 次/d,并记录训练情况以及肌张力恢复情况。②术 后第 2~4 周以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瑜伽等运动方 式为主。有氧运动选择打羽毛球、散步、快走等方 式,3 次 / 周,20 min/ 次。抗阻训练, 包括等张训 练, 2 次/周, 20 min/ 次。基本抗阻方法:a.举哑铃、 沙袋等;b. 通过滑轮及绳索提起重物;c. 拉长弹簧、 橡皮条等弹性物;d. 专门的训练器械,通过摩擦或 电磁效应等原理提供可调节的阻力等。瑜伽包括虎 式、蝴蝶式、牛面式、鸽子式等,根据患者实际情 况选择体式,2 次 / 周,30 min/ 次。(5) 日常生 活护理。指导患者按照医嘱用药,戒烟戒酒,饮食 以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为主,按时休息,改正 生活作息。(6)随访。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等 方式,了解患者近期心脏康复训练计划实施情况, 指导患者家属监督患者训练,规律用药,保持良好 的作息习惯。出院后 1 月进行家访,根据病情调整 康复训练计划。两组均连续护理 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完全 依从:完全遵照并实施医护人员制定的心脏康复训 练、饮食等方案;部分依从:实施上述方案中部分 内容;不依从:不实施上述方案任何内容。依从性 =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例数/ 总例数 ×100%。(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运动耐力水平。采用运动心肺测 试系统在医师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运动心肺试验,记 录无氧阈、峰值耗氧量、最大运动功率以及代谢当 量。(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采 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患者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左 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4)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 合评定问卷(GQOLI-74) [8] ,包括躯体功能、心理 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来评定,每个维度均为 100分, 分数越高说明生命质量越好。 (5)比较两组 MACE 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为 95.52%(64/67) ,高于对照组的 77.61%(52/6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运动耐力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最大运动功率、无氧阈、峰值耗氧量和代谢 当量等运动耐力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护理后, 两组最大运动功率、无氧阈、 峰值耗氧量以及代谢当量等运动耐力水平均高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 LVEF、LVEDD、LVESD、CI 水平比较, 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LVEF、 CI 水平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 LVEDD、LVESD 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2.4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 状态等 GQOLI-74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 GQOLI-74 评分均高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4.

\
 

  2.5 两组 MACE 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 MACE 发生 率为 2.99%,低于对照组的 11.94%,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 5.

\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栓塞、炎症等是诱发 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患者临床常表现为乏力、胸 闷、气促、胸痛等症状 [9-10]。PCI 采用经皮穿刺技 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解除冠状动脉狭 窄或梗阻,重建冠状动脉血流,是治疗心肌梗死的 一种有效手段 [11]。但 PCI 不能逆转或减缓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的病理学进程,部分 PCI 术后患者仍可发 生 MACE,影响生命质量 [12-13]。

\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 组。分析原因在于个性化康复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进 行相关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以幻灯 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针对性健康 教育,能够丰富患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且针对患者 的疑问给予积极解答,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 知,及时修正不足,可提高护理依从性 [14]。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最大运 动功率、无氧阈、峰值耗氧量和代谢当量等运动耐 力水平,LVEF、CI 水平,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 GQOLI-74 评分均高于 对照组,LVEDD、LVESD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 析原因在于个性化康复护理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 康复训练,训练具有系统性、阶段性,采取循序渐 进恢复模式,患者的依从性较好,能够较好地完成 康复训练,促进术后恢复,改善其血液循环和心肌 灌注情况,有助于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15]。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 MACE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个性化康复护理采用循序渐 进的训练模式,可避免因运动过量增加患者的不适 感,院外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院外心脏康复训练 实施情况,对其康复训练计划与护理措施开展针对 性调整,可有效预防 MACE 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 康复护理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护理预 依从性、运动耐力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改善心功 能指标水平, 降低 MACE 发生率, 其效果优于单纯 常规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1] 顾淑芳,于艳艳,张丽敏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J]. 中华护理杂志,2018. 53(2):173-178.

  [2] 付梅英,吕峦,张玉霞,等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术后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35(3):415-418.

  [3] 李景隆,罗灿伟,黄连娇,等 . 高龄冠心病患者多支血管病变 PCI 术后发生 MACE 的危险因素研究 [J]. 海南医学,2020. 31(21):2733-2735.

  [4] 郝丹 . 心脏康复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6(28):66.

  [5] 谭剑萍 .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观察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7):59-62.

  [6] 王同昂,符会妮,刘东霜 . 多维度心脏康复模式在 PCI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9):42-45.

  [7]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 写作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 [J]. 中华心血管 病杂志,2018.46(1):10-25.

  [8]丁鹂,寿宇雁 . 奥马哈系统结合压力管理对心肌梗死患者 介入治疗中 Barthel 指数、舒适度评分及 GQOLI-74 评分的 影响 [J]. 中 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10):1160-1162.

  [9]佟士骅,居海宁,王玉华 . 心脏运动康复对心肌梗死 PCI 术 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医学研究杂志,2018. 47(3):142-145.

  [10]刘霞,许之民,陈绣 . 国内外心脏康复模式的研究进展 [J]. 国 际心血管病杂志,2018.45(3):157-159.

  [11]刘磊,姚道阔,陈晖 .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 展 [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1):126-128.

  [12]魏来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6):633-637.

  [13]胡法国,张莹,马翔宇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研究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2):167-170.

  [14]党亚萍,王华,高宇勤,等 . 家庭支持体系下的心脏运动康 复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7):1304-1309.

  [15]武艳妮,王蓉,栾春红,等 . 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 基于 5A 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 [J]. 护理学杂志,2021. 36(5):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5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