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完全性截瘫患者排便障碍的个性化肠道护理管理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19-09-06 10:48: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肠道护理管理对完全性截瘫患者排便障碍护理效果。方法选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完全性截瘫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肠道康复福利,个性组行个性化肠道护理,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个性组单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个性组并发症较少(P<0.05)。

结论通过个性化肠道护理可有效防止患者肠道并发症出现,并可有效提高肠道功能康复,缩短排便时间,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排便障碍;完全性截瘫;肠道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王曼.分析完全性截瘫患者排便障碍的个性化肠道护理管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17.

0引言

完全性截瘫多指脊髓损伤(SCI)程度较大,导致患者完全丧失神经功能,而引起感觉运动障碍,此类患者极易发生结肠运动及肛门功能紊乱[1],进而引起肛门括约肌控制能力下降,直肠平滑肌协调性异常,多表现出大便失禁、便秘等症状[2]。

且根据患者SCI、神经损伤程度不同,其临床肠道护理管理方式也各部相同,因此需根据患者病症特点,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以保障护理管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的46例完全性瘫痪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19.5-67.4岁,平均(45.17±6.28)岁;个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9.4-68.2岁,平均(44.86±6.72)岁。排除伴有肠胃炎、肠胃癌等胃肠道基础疾病患者,对比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包括:

①饮食指导:指导患者保持正确进食姿势,选择高纤维、易吸收食物,多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加强饮食管理;

②腹部按摩:沿结肠方向对患者进行顺势针腹部按摩,期间询问患者感受度,合理调整按摩力度,10-20 min/次,2次/d,于早、晚餐后30 min后进行;

③排便指导:指导患者坐位排便,叮嘱患者深呼吸,并向下腹部用力,增强腹部肌肉运动,指导患者掌握正确排便姿势与方法,尽早进行自主排便;

④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排便障碍原因及护理干预作用,疏导患者难堪、害羞等负面心理,使其随时保持健康心态接受康复治疗。

\
 
1.2.2个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个性化护理,

①病症评估:综合评估患者SCI程度、上肢功能受影响情况,残存胸腹肌力量强度等,制定科学护理方案;

②加强胸腹部肌肉锻炼: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坐位、仰卧起座康复训练,腰前屈、扭转运动,平卧抬头运动等锻炼方式,可结合患者实际病症特点、程度合理选择1-3种训练方式,10-30 min/次,1次/d;

③肛门功能康复训练:对于肛门过于紧张,难以自然松弛患者,可通过肛门扩张术予以干预,由护理人员戴手套,润滑手指后,插入患者肛门,并做缓慢旋转按压,于上、下、左、右四方位做外拉牵引,牵拉5-10 s/次,共重复刺激3-5 min;

④直肠刺激:对于肛门扩张术无效患者,可将手指通过肛门进入直肠,进行直肠刺激,手指与直肠粘膜接触,做缓慢做圆周运动,至肠道排空,单次刺激时间10-20 s,重复刺激5-8 min,对于排便仍不畅者,再予以开塞露药物协助排便,护理干预2周。

1.3观察指标。干预后,观察单次排便时间及并发症(腹胀、直肠粘膜出血、便秘)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个性组平均排便时间(12.15±1.3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9.42±1.95)min(t=20.743,P=0.000);个性组中发生直肠粘膜出血患者1例(4.35%),便秘患者1例(4.35%),未见腹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70%(2/23);

对照组中出现腹胀患者2例(8.70%),便秘1例(4.35%),直肠粘膜出血2例(8.70%),发生率21.74%(5/23),明显高于个性组,差异显著(χ2=6.589,P=0.010)。

3讨论

肠道功能紊乱是完全性截瘫患者常见症状,将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据统计,约34.5%患者认为肠道功能障碍相比膀胱功能障碍对自身造成危害更大;

42.1%中老年患者认为排便障碍将缩短自身寿命问题[3],随着医疗、护理技术提升,在其临床护理中也更加重视神经源性直肠护理研究。

本研究中,通过合理分析患者SCI程度及其实际病症特点,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通过心理指导、排便指导等常规护理方式,可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且合理的饮食方案可有效缓解患者肠胃负担,保证大便质地柔软、性状正常;

并通过个性化护理,加强患者胸腹部肌肉训练,可促进大脑皮层对交感神经刺激功能恢复,并可通过括约肌、提肛肌等收缩,并充分利用腹压促进排便动作完成[4];而肛门扩张术及直肠刺激都是通过刺激,增强患者反射性排便感,以促进患者自主排便,提升排便功能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对SCI后完全性截瘫患者行个性化肠道护理,可根据患者不同病症特点及SCI损伤程度予以专项护理干预,可有针对性快速提升患者肠道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刘静,刘艳雨,谢静仪,等.完全性截瘫患者排便障碍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2):17-19.
[2]廖秀敏.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5):72-75.
[3]孙燕.护理干预应用于骶骨肿瘤患者术后排便功能障碍效果评价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7):2621-2622.
[4]钟燕春.对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实施舒适化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4):177-1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