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 ( IL-6 )、 C- 反应蛋白( CRP )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SE ) 、髓鞘碱性蛋白( MBP )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 、脑脊液中枢神经特异蛋白( S100β) 水平变化, 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 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肿瘤医院于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根据其是否发生 迟发性脑病分为发病组( 25 例)、未发病组( 35 例), 另回顾性分析同期 30 例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 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 3 组研究对象血清 IL-6 、CRP 、NSE 、MBP 、CK-MB 及脑脊液 S100β 水平;采用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神经因子与炎症因子间的相关 性。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未发病组、发病组患者血清 IL-6 、CRP 、NSE 、MBP 及脑脊液 S100β 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发病组显著高于 未发病组(均 P<0.05 ); 而 3 组研究对象血清 CK-MB 水平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经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 血清 IL-6 与脑脊液 S100β、血清 NSE 、MBP 水平均呈正相关(r = 0.676 、0.535 、0.845 ) ;血清 CRP 与脑脊液 S100β、血清 NSE 、MBP 水平均呈正相关(r = 0.452 、0.429 、0.452 )(均P<0.05 )。 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 IL-6 、CRP 、NSE 、MBP、脑 脊液 S100β 水平均呈高表达,且炎症因子与神经因子水平间显著正相关,临床可通过 IL-6 、CRP 的变化评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迟发 性脑病的发生。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炎症因子; 神经因子
一氧化碳是毒性很强的窒息性气体,临床可导致急性 中毒甚至死亡;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急性一氧化 碳中毒患者经过救治、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一定的假愈 期,患者出现的一系列判断力损伤、记忆力减退、精神病 等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研 究发现,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 功能紊乱相关,同时自由基和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在该病的 发生中也有一定作用 [1] 。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髓 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肌 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典型的神经损伤标志物,属于 脑组织中与脑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 可直接反映患者是否合并脑部疾病 [2] 。血清白细胞介素 -6 ( IL-6 )、C- 反应蛋白(CRP)为典型炎症因子,急性一氧化 碳中毒后出现弥散性脑损伤,炎症因子被激活,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可能加重组织水肿与神经细胞损害,诱发 神经系统损伤,损伤脑细胞,从而引发迟发性脑病 [3] 。基 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 神经因子、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肿瘤医院于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 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分为发病组( 25 例)、未发病组(35 例),另回顾性分析同期 30 例进行职 业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纳入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中男、女研究对象分别为 16、14 例;年龄 33~85 岁,平 均(52.65±5.47 )岁;体质量指数( BMI ) 20~27 kg/m2, 平均( 23.16±1.13 ) kg/m2 。发病组中男、女患者分别 为 15、10 例;年龄 32~85 岁,平均( 51.52±5.78 )岁;BMI 21~27 kg/m2 ,平均(23.55±1.16 )kg/m2 ;昏迷时 间 10~48 h,平均(31.81±11.17 )h;接触一氧化碳时间 8~18 h,平均( 15.28±2.12 )h。未发病组中男、女患者 分别为 22、13 例;年龄 34~84 岁,平均(52.23±5.46 ) 岁;BMI 22~27 kg/m2 ,平均(23.88±1.25 )kg/m2 ;昏迷 时间 10~48 h,平均(32.15±10.75 )h;接触一氧化碳 时间 8~18 h,平均( 15.66±2.31 ) h。3 组研究对象性别、 年龄、BMI 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发病组、未发病组患者纳入 标准:均符合《实用内科学》 [4] 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诊 断标准,同时,发病组患者经过一段清醒期后再次出现以 精神异常、智能改变、肌张力增高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为 主的神经功能障碍,且头颅 CT 或 MRI 提示有广泛性脑 白质损害即判定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均存在 高水平一氧化碳吸入史者;均存在急性中枢神经损伤症状 者;从中毒至治疗时间≤48 h 者等。排除标准:合并严重 心、肺、肝等重要组织器官功能不全者;近期接受过免疫 抑制、激素等药物治疗者;合并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等。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 究的实施。
1.2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于腰 2 至骶 1 入路,穿刺进入硬脊膜,直至蛛网膜下腔,抽取 2 mL 脑 脊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脑脊液 S100β 水平。 分别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 4 mL,待其自行凝固, 离心(转速为 3 000 r/min,时间为 10 min)获取血清,使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 MBP水平;使用全自动 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 号:BS-380)检测血清 CRP、NSE、CK-MB 水平;以放射免 疫法检测血清 IL-6 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 3 组研究对象血清 IL-6、CRP 水 平。②比较 3 组研究对象脑脊液 S100 β 及血清 NSE、 MBP、CK -MB 水平。③分析血清 IL - 6、CRP 与脑脊液 S100β、血清 NSE、MBP、CK-MB 水平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均首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以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 t 检验,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 析; 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研究对象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健康对照组比, 未发病组、发病组患者血清 IL-6、CRP 水平均显著升高, 且发病组显著高于未发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2 3 组研究对象神经因子水平比较 与健康对照组比, 未发病组、发病组患者脑脊液 S100β 及血清 NSE、MBP 水 平均显著升高,且发病组显著高于未发病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均 P<0.05 ); 而 3 组研究对象血清 CK-MB 水 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神经因子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经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IL-6 与脑脊液 S100 β、 血清 NSE、MBP 水平均呈正相关(r= 0.676、0.535、0.845 ); 血清 CRP 与脑脊液 S100β、血清 NSE、MBP 水平均呈正 相关(r = 0.452、0.429、0.4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3 讨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冬季多发病,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主要是由于取暖设备简陋、炭火燃烧不充分,进而 产生一氧化碳,其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种难以 分开、且无法携带氧气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所致。急性一 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一氧化碳中毒后常见的神经并发 症,因脑组织缺氧、损害线粒体功能,出现脑水肿、脑组 织软化等病变,造成神经元不可逆损伤,轻者以头晕、四 肢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会出现幻觉、神志恍惚甚 至休克,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5] 。因此,在疾病 发生早期,通过有效诊断明确病情对于制定治疗措施、评 估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十分关键。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由于一氧化碳中 毒,导致机体组织缺氧,出现多种细胞损伤,CRP 含量随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升高而明显增加, 并活化单核细胞, 激活补体系统, 对脑组织血管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 加重神 经损伤,进一步诱发迟发性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 脑组织处于严重低氧状态,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强,钙离 子通道被打开,对线粒体的呼吸与能量代谢产生抑制,造 成神经元变性坏死, 血- 脑脊液屏障被破坏, 机体在缺氧的 应激状态下大量释放炎症因子,使 IL-6 水平升高,加重神 经损伤,促进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6] 。本 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未发病组、发病组患者 血清 IL-6、CRP 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发病组显著高于未发 病组,提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普遍存在炎 症反应。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大脑白质损伤后, 导致 MBP 释放至脑脊液和血清中,从而导致脑脊液和血 清中 MBP 水平持续升高 [7] 。NSE 是一种可溶的细胞质蛋 白,由神经元、神经内分泌细胞等释放, 能够间接反映缺血 神经元损伤,因此,其水平升高提示脑组织神经元坏死。 S100β 蛋白是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的星形胶质细胞液中,其水平正常表达时具有神经营养作 用,其过度表达可增加大脑对缺血、缺氧的易感性,产生 神经毒性,导致神经元凋亡,加重脑组织损伤 [8] 。本研究 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未发病组、发病组患者血清 NSE、MBP 及脑脊液 S100β 水平均显著升高, 且发病组显 著高于未发病组,提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 普遍存在脑组织神经损伤。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发全 身组织缺氧,损害线粒体功能,对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造 成影响,抑制对氧的利用,能够对机体多种组织器官造成 损伤, 脑组织、心脏、心肌等均可受累。 CK-MB 主要存在 于心肌细胞内,临床特异性较高,心肌损伤后 CK-MB 会 快速释放至细胞外液, 4~8 h 急剧上升, 一般 12~24h 达到 峰值,属于特异性较高的心肌酶学指标 [9] 。本研究结果显 示, 3 组研究对象血清 CK-MB 水平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为,心肌功能损伤与脑组织损伤并无直 接关系。
IL-6、CRP 作为炎症细胞因子能够协同其他细胞因子 共同参与脑组织的炎症损伤, 破坏血脑屏障。其中, 脑组织 中的 IL-6 作为脑损伤后早期反应的炎症因子, 能够明显增 强细胞间黏附因子的表达量,从而进一步促进氧自由基、 兴奋性氨基酸等细胞毒性物质的释放,加重神经损伤,促 进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在一氧化碳作用下,患者体内的细 胞出现损伤,导致巨噬及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炎症细胞被激 活,大量细胞因子被释放,其他炎症介质进入机体中介导 机体急性时相反应, 刺激肝细胞合成 CRP 释放, 导致循环 血液中 CRP 水平持续升高, 加重脑组织缺氧程度, 促进迟 发性脑病的发生。神经损伤状态下, NSE 则通过受损的神 经元渗出,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和体循环,炎症反应 越严重 NSE浓度越高;MBP 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急性 脱髓鞘的特异性生化指标,在炎症因子作用下,单核巨噬 细胞及免疫细胞对周围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强,导致髓 鞘囊性变,表现为 MBP 水平升高。S100β 主要功能为调 节能量代谢与神经细胞生长,但其水平过度分泌,能够增 加炎症因子的表达引发神经细胞凋亡, 促进脑损伤 [10] 。据 脑- 交感神经- 内源性激素- 心肌轴相互影响的作用, 急性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发病后, 炎症介质“瀑布式” 释放,丘脑下部神经中枢结构损伤,交感神经递质释放增 多,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升高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缺 血,促进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此外,中枢神经损伤时,炎 症因子水平升高,进一步刺激星形细胞活化和增殖,导致 血- 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促进神经因子的过度分泌, 从而形成正反馈调节, 导致神经元死亡 [11]。本研究相关性 分析结果亦显示,血清 IL-6、CRP 与脑脊液 S100β、血清 NSE、MBP 水平均呈正相关,提示随着炎症反应程度加 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脑神经功能损伤程 度也随之加重,不利于预后。
综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 IL-6、 CRP、NSE、MBP、脑脊液 S100β 水平均呈高表达,且 炎症因子与神经因子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临床可通过 IL-6、CRP 的变化评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迟发性脑病 的发生。。但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少,故其具有一定的 局限性,可进一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以便后 期实施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铁伦 , 于逢春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相关因素 [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5, 17(8): 844-846.
[2] 李兴义 , 杨帆 , 满劲进 , 等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早期预测研究进展 [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1, 16(4): 219-221.
[3] 张萍 , 王传升 , 韩永凯 , 等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 18 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 , 2013,16(17): 1949- 1951.
[4] 陈德鹏 . 实用内科学 [M]. 长春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3:56-58.
[5] 陈柯婷 , 王开英 , 金浩淼 , 等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估 [J]. 实用预防医学 , 2019, 26(2): 220-223.
[6] 项文平 , 王宝军 , 薛慧 , 等 . 白细胞介素-6 和髓鞘碱性蛋白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作用 [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8(11): 697-702.
[7] 张建新 , 石金河 , 郝同琴 . 脑脊液中 S100β 及 JNK 通路蛋白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16, 13(13): 1268- 1271.
[8] 李海涛 .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 S100-β 、JNK 通路蛋白水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北京医学 , 2019, 41(12): 1126- 1128.
[9] 李晟 , 陈潜妙 , 池学锋 , 等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预测因子的研究 [J]. 浙江医学 , 2019, 41(11): 1150- 1153.
[10] 翟金俊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 S100-β 、JNK 通 路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J]. 中国医师杂志 , 2018, 20(12): 1897- 1899.
[11] 曹文元 , 刘庆新 . 血清 cTnI、Lac、CK-MB、LDH、CRP 及 NSE 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 [J].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17, 42(11): 1479- 14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