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2 14:53: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过敏性结膜炎治疗中依美斯汀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的临床使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20 月 7 至 2021 年 7 月成都市中 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82 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41 例。观察组进行富马酸 依美斯汀缓释胶囊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治疗, 对照组进行氯雷他定片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眼部症状、主要体征 积分、细胞因子水平等。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 两组治疗前眼部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两组治疗后 14d 眼部症状总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 ) ,观察组眼部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 两组治疗前两组眼睑与球周组织 水肿、角膜缘改变和结膜充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两组治疗后眼睑与球周组织水肿、角膜缘改变和结膜充血评分低于治疗 前(P<0.05 )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 ;治疗前泪液透明质酸 (HA)、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 ) 、白细胞介素 -6(IL-6) 无显著 差异(P>0.05 ),治疗后 HA 、ECP 、IL-6 水平比治疗前降低(P<0.05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 结论  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 囊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具有良好效果,不仅能够缓解过敏反应,改善眼部不适,还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临床应用 价值。

  关键词: 依美斯汀;  双氯芬酸滴眼液;  过敏性结膜炎;  临床疗效

  过敏性结膜炎属于临床常见眼部疾病,该疾病通常与 眼部和过敏原的超敏反应相关,疾病的主要类型为速发型 和迟发型。造成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速发型致敏原包括花 粉、角膜接触镜和清洗液等 [1-2];  迟发型过敏性结膜炎为药 物引起的结膜炎,包括睫状肌麻痹药、缩瞳药等。疾病的 临床表现为眼部骚痒、结膜充血水肿、眼睑皮肤红肿等, 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再加上人们对各种化妆品和隐 性眼镜的利用,造成眼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3] ,眼结膜变 得更加敏感,疾病治疗的难度增加,使用单一药物无法从 根本上改善疾病。此项研究主要分析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 胶囊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现 将结果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月 7 至 2021 年 7 月成都市 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82 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 41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 18~45 岁,平 均年龄为( 31.66±5.89 )岁;病程 7~25 d,平均病程  ( 12.33 ±2.82 ) d。观察组患者年龄区间 19~42 岁,平 均年龄为( 30.16±4.65 )岁;病程 8~26 d,平均病程  ( 12.65±3.0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对比美国眼科临床指南(PPP)过敏性结膜炎分册与《我国过敏 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8 年)》中关于过敏性 结膜炎的诊断标准 [4] ;②患者无结膜炎等眼部疾病。排除 标准:①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②患者因佩戴隐形眼镜导 致结膜炎;③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史;④患者认知功 能异常。脱落与剔除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不齐全;②患 者治疗期间,提出结束研究;③患者意外死亡。本研究经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 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氯雷他定片联合双氯芬酸滴 眼液治疗。氯雷他定片(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 H10970410,规格:  10 mg×6 片) 1 片 / 次,1 次 /d, 治疗 14 d。双氯芬酸滴眼液(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 司,国药准字 H20065127,规格:  5 mL ∶5 mg ) 2 滴 / 次, 3 次 /d,治疗 14 d。观察组进行依美斯汀联合双氯芬酸滴 眼液治疗,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四川德峰药业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 H20194035,2 mg×6 粒) 2 mg/ 次,2 次 /d, 治疗 14 d。双氯芬酸滴眼液使用情况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显效:症状积 分减少 75% 以上;有效:症状积分减少减少范围为 50%~74% ;无效:症状积分低于 50%。②对比两组治疗 前和治疗后 14 d 眼部症状总积分:将通过问诊方式对患者的眼部瘙痒、异物感、畏光等临床症状进行检查,症状积分及体征积分均参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 组》[5]  制订的过敏性结膜炎的相关诊断标准,针对裂隙灯 观察结膜充血状况、角膜上皮变化等几个方面,根据严 重程度评分。0 分:患者无眼部瘙痒、异物感、畏光等临 床症状;  1 分:眼部瘙痒、异物感、畏光等临床症状比较 轻;  2 分:眼部瘙痒、异物感、畏光等临床症状呈中度; 3 分:眼部瘙痒、异物感、畏光等临床症状非常严重。总 分 33 分,分数与严重程度呈正比。③对比两组治疗前和 治疗后 14 d 主要体征积分。体征积分包括眼睑和眼球周 围水肿、角膜缘改变、结膜充血等,每项 0~3 分,重度 为 3 分,无任何不适为 0 分。④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14 d 细胞因子水平。采集于下眼睑皮肤涂一薄层清凉油或 针刺睛明穴,待出现反射泪液后用毛细管在外眦部吸取泪 液,在采集患者泪液标本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 定泪液透明质酸(HA):正常值(57±27) μg/L、嗜酸性 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正常值 <13.3 μg/L、白细胞介 素 -6 ( IL-6):正常值 0. 1~100 pg/mL,检测严格根据说明 书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 计整理,计数资料以 [ 例 (%) ] 表示,用 χ2 对其结果进行 检验;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组内 t 比较采用配对 t 检 验,组间采用独立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0.05),见表 1。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14  d 眼部症状总积分 两 组 治 疗 前 眼 部 症 状 总 积 分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0.05),两组治疗后 14 d 眼部症状总积分低于治疗前 ( P<0.05),观察组眼部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 见表 2。

  2.3    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14 d 主要体征积分  两组 治疗前两组眼睑与球周组织水肿 、角膜缘改变和结膜充 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眼睑与 球周组织水肿、角膜缘改变和结膜充血评分低于治疗前  ( 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2.4    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14 d 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 前两组 HA、ECP、IL-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 HA、ECP、IL-6 水平比治疗前降低(P<0.05),  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4。

\
\

  3    讨论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因为外界过敏原刺激导致的免疫 反应,该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 较大,因此治疗的主要目的及时尽快脱离过敏原,避免与过 敏原接触 [6] 。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药物为组胺受体阻断剂、糖皮质激素和血管收缩剂等,但是相对其他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多,所以侧重利用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不但见效快,而且副作用小,将 抗组胺药物与双氯芬酸钠联合使用临床使用价值显著。

\

  富马酸依美斯汀属于新型组胺 H 受体拮抗剂, 其抗过 敏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拮抗 H 受体来实现, 而且该药物除 了拮抗组胺受体,还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地阻 断组胺受体,  抑制炎症反应 [7-8]。氯雷他定片也是抗过敏 药,属于第二代,其药效也是通过抗组胺作用有效改善患 者的过敏症状。氯雷他定的不良反应有乏力、嗜睡、注意 力不集中等。双氯芬酸钠是中效抗炎药,利用该药物可以 抑制花生四烯酸生物活性,防止其转化为前列腺素,还可 以显著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的生物活性,降低炎症反应对患 者造成的眼部损伤,此外,其对于人体细胞膜的稳定也发 挥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 对照组,这就充分说明依美斯汀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治疗 过敏性结膜炎具有良好的作用。两组治疗前眼部症状总积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后 14 d 眼部症状总积 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眼部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这就 充分说明,依美斯汀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 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的疾病恢复 具有积极的意义。两组治疗后眼睑与球周组织水肿、角膜 缘改变和结膜充血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这说明依美斯汀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 对于患者的结膜充血、眼球周围组织水肿等体征改善具有 显著作用。治疗后 HA、ECP、IL-6 水平治疗前降低,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依美斯汀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治 疗过敏性结膜炎,能够显著的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阻断 过敏原,将药物作用直接作用于病灶,药效快,持续时间 长,提升眼表抵抗力,使泪膜更加稳定。其中 HA、ECP 属于是变态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其主要强调的是泪液过敏 性炎症反应,表示嗜酸性细胞活化趋化因子激活,组胺等 活性物质大量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上升,与血浆源性 蛋白渗透至泪液有关。IL-6 具有放大和催化炎症毒性的作 用,其持续释放不仅造成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致使组织 细胞的损害,还会致使其他重要细胞因子和抗炎介质的表达失控,而依美斯汀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治疗的价值优于 氯雷他定片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治疗,这主要是因为富马 酸依美斯汀和氯雷他定都是抗组胺药物 [9- 10],  都能够改善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免疫蛋白球水平,但是富马酸依美斯汀 比氯雷他定多了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性细胞转化、阻断 过敏原作用,所以临床使用价值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给予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用依美斯汀联 合双氯芬酸滴眼液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对氯雷他定片 联合双氯芬酸滴眼液治疗,前者对于眼表抵抗力提升和过 敏反应的抑制更加理想,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临床应 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冯鑫媛 , 李杨佳旎 , 邓新国 . 过敏性结膜炎研究现状 [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2018, 36(3): 173- 178.

  [2]   林柳燕 , 郝小波 , 赵建英 , 等 . 过敏性结膜炎从风论治探析 [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 2015(3): 227-229.

  [3]    陈家利 , 周华祥 , 蒋怡 , 等 . 过敏性结膜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 2020, 30(5): 375-378.

  [4]    洪佳旭 , 徐建江 . 对比美国眼科临床指南 (PPP) 过敏性结膜炎分册与《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2018 年 )》[J]. 中 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2018, 18(4): 227-229.

  [5]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 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2018 年 )[J]. 中华眼科杂志 , 2018, 54(6): 409-414.

  [6]    彭薇 , 李霞 . 过敏性结膜炎的诊疗进展 [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4,32(10):1147- 1150.

  [7]    罗世男 , 彭薇 , 朱彰灏 , 等 . 非皮质类固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J]. 广西医学 ,2018, 40(4): 369-371, 384.

  [8]    颜东 , 陈超 , 孙倩倩 . 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J]. 中南药学 , 2018, 16(7): 931-934.

  [9]    张思悦 . 氮卓斯汀滴眼液和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 2020,37(2): 246.

  [10]  陈红娇 . 氯雷他定结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8, 28(1): 144- 1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69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