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 2 型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血脂水平、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徐州市康复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21 年 9 月收治的 86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 43 例, 采用常规控糖治疗 + 辅助治疗) 和观察组( 43 例, 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 ,14 d 为 1 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 3 个疗程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 血脂、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头晕、血压偏低及局部疼痛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3.02% ,显著高 于对照组的 74.42%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 、血肌酐( Scr ) 、尿素氮( BUN ) 、中性 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 ) 水平, 24 h 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 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显著 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显著上升,且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两组患者不良 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将前列地尔应用于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 有助于肾功能的改善, 同时 可对血脂水平进行调节,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前列地尔; 血脂; 尿素氮; 血肌酐; 尿白蛋白排泄率;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其临床症 状多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严重者可 导致尿毒症、肾衰竭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影 响较大。目前,临床中尚缺乏治疗 2 型糖尿病肾病的特异 性方案,多以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降脂等为常规手段, 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该方案远期预后 不佳 [1-2]。前列地尔是人体中一类活性物质,其主要作用 于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其可对内分泌细胞的环 腺苷酸水平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进行调控,从而升高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蛋白尿的排出 [3] 。基于此,本研究旨 在探讨前列地尔治疗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现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徐州市康复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21 年 9 月收治的 86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 照组 [43 例,采用常规控糖治疗 + 辅助治疗(包括甘精胰 岛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阿 托伐他汀片)] 和观察组( 43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3、20 例; 年龄 46~75 岁, 平均(57.69±6.32)岁;糖尿病病 程 3~9 年,平均(6.45±1.78)年;糖尿病肾病分期:Ⅲ 期 19 例,Ⅳ期 24 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1、22 例; 年龄 44~74 岁, 平均(57.23±6.14)岁;糖尿病病程 2~10 年,平均(6.96±1.85)年;糖尿病肾病分期:Ⅲ 期 18 例, Ⅳ期 25 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组间对比。纳入标准:符 合《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 [4] 中 2 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微量蛋白 尿,24h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 20~200 μg/min;1 个 月内未接受其他治疗者等。排除标准:伴有心、肝等严重 脏器疾病者;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 炎、高血压肾损害、紫癜性肾炎等继发性肾脏病变者等。 研究经徐州市康复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 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控糖治疗 + 辅助治 疗方案,包括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 赛诺菲(北京)制药有 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201001,规格: 3 mL ∶300 U],剂 量为 0.2 U/(kg ·d),于每晚 20 :00 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 治疗,1 次 /d;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华北制药股份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 H20113492,规格: 0.5 g/ 片)治疗,口 服,0.5 g/ 次,3 次 /d;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浙江 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8709 ,规格: 厄贝沙坦 150 mg,氢氯噻嗪 12.5 mg/ 片)治疗,口服, 1 片 / 次,1 次 /d;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乐普制药科技有 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63270,规格: 20 mg/ 片)治疗, 口服,20 mg/ 次,1 次 /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控糖治疗 + 辅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本溪恒康制药 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93175,规格: 2 mL ∶ 10 μg)治 疗,将 10 μg 的前列地尔注射液溶于 100 mL 0.9% 氯化钠 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1 次 /d。14 d 为 1 个疗程,两组 患者均进行为期 3 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参照《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5] 中 的标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其中显效:治疗后患者大 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消失,24 h 尿蛋白总量减 少在 50% 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大量蛋白尿、高血压、 水肿等症状有所好转,24 h 尿蛋白总量减少在 10%~50%; 无效:治疗后患者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未见 好转,24 h 尿蛋白总量减少在 10% 以下。临床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抽取患者空 腹静脉血 2 mL,离心(将转速设置为 3 000 r/min,时间 设置为 10 min)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③血液采集与血清 制备方法同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肌酐 ( Scr)、尿素氮(BUN)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 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采集两组患者晨起 6 :00 至次日 6 :00 的 24 h 尿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UAER。 ④对比两组患者头晕、血压偏低及局部疼痛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临 床疗效、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本研究计量资料均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 布,以 (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 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93.02%、74.42%,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TC、 LDL-C 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 对照组显著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HDL-C 水平相 较于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上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 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显 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3 讨论
2 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机体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截止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 数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高导致的 代谢紊乱、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有 关 [6-7]。糖尿病慢性肾病一旦进入蛋白尿期, 则表明肾功能 发展进程无法逆转,最终引发肾功能障碍,甚至发展为尿 毒症。因此,临床上需及时对该病进行诊断并治疗。目前 治疗该疾病多采用常规降压、降糖、降脂疗法,能够减少 尿白蛋白排泄,减少肾脏损伤,延缓肾脏疾病进展,延长 患者生存的时间,但以上治疗方案比较单一,对患者肾功 能改善效果不够理想 [8]。

前列地尔属于一种血管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前列腺 素 E1 ,其可使肾脏血流量增加,肾小球内压下降,从而 改善高滤过状态,防止肾小球内血栓亢进现象的发生,从 而减少蛋白尿排出 [9] 。血脂水平异常是 2 型糖尿病肾病患 者较为常见的病理改变,机体长期处于血脂异常状态,会 加剧肾脏损害,促进病情进展。前列地尔能够调节磷酸磷 二酯酶与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升高肾脏组织内环磷酸腺 苷的浓度,激活蛋白激酶,加速脂蛋白合成,水解三酰甘 油,进而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并改善微循环状况 [10- 11]。上 述数据结果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 显著上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明显 改善,表明将前列地尔应用于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 中,可有效纠正血脂紊乱状态,疗效显著。
Scr 主要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而排出体外,该指标 水平升高提示肾功能出现异常;BUN 为人体蛋白质代谢的 主要终末产物,在肾功能损害早期,其水平无显著变化, 但当肾小球滤过率大幅度降低时,其水平迅速升高 [12] ; 24 h UAER 是临床上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其水平高于正常值时, 提示肾脏肾小球基底膜出现异常,大量的蛋白质渗出,加重肾脏疾病病情;NGAL 在血管内 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清 NGAL 水平较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损伤开始的 2 h 内即 可分泌 NGAL,肾脏发生缺血时,血清 NGAL 水平显著增 加,因此其可作为预测肾损伤的指标 [13- 14] 。前列地尔可抑 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 从而降低血小板高 反应性和血栓素 A2 的水平,能活化血小板;增加患者血 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有助于肾小球血液高 凝状态的改善, 进而使尿蛋白水平下降, 降低 Scr、BUN、 NGAL 水平及 24h UAER 水平,改善肾功能指标;同时, 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可有效避免免疫复合物在患者肾脏内 大量形成,从而抑制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15- 16] 。上述数据结 果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Scr、BUN、NGAL 水平及 24 h UAER 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前列地尔治疗 2 型糖尿病肾病可改善患者肾功能,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 反应。
综上,将前列地尔应用于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 中,有助于肾功能的改善,且可对血脂水平进行调节,疗 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但本研究受样本数量限制, 存 在一定局限性,研究结果可能有偏差,还需进行多中心、 大样本量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亮 , 姚志灵 , 刘文浩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J]. 重庆医学 , 2016, 45(11): 1502-1504, 1507.
[2] 李剑 , 闫双通 , 龚燕平 , 等 . 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素和血清胱抑素 C 的影响 [J]. 实 用药物与临床 , 2016, 19(4): 458-460.
[3] 杨栋民 , 陈洪波 , 刘占民 , 等 .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病人胱抑素 C、视黄醇结合蛋白、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J]. 安徽医药 , 2019,23(12): 2497-2500.
[4]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 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 [J]. 糖尿病临床 , 2016, 10(6): 243-253.
[5] 杜兴旭 , 赵维彦 .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 [M]. 长春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2: 125- 128.
[6] 刘洁 , 滑丽美 , 史永红 . 2 型糖尿病肾病高危因素、发病机制及营养治疗的研究进展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 2017, 35(6): 690- 693.
[7] 高雨梅 , 康文娟 . 2 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与血脂紊乱的研究进展 [J]. 医学综述 , 2015, 21(17): 3180-3183.
[8] 区洪炎 , 阮国梅 , 李志成 , 等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J]. 热带医学杂志 , 2017, 17(2): 208- 210, 247.
[9] 权泽威 , 孔天宇 , 哈利 , 等 . 前列地尔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 [J]. 实用老年医学 ,2018, 32(6): 572-576.
[10] 程延娜 , 庞静 , 安智 , 等 . 前列地尔联合益肾化湿颗粒对糖尿病 肾病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以及尿足细胞相关蛋白的影响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7, 17(24): 4714-4718.
[11] 李明 , 门敏 , 王丽萍 , 等 . 瑞舒伐他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 糖尿病肾病疗效研究 [J]. 陕西医学杂志 , 2019, 48(9): 1223- 1225.
[12] 李玉芳 , 郭旸 , 崔立芹 . 当归补血汤、金匮肾气丸联合用于糖尿 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血清 Scr、BUN 水平的影响 [J]. 中国中 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2020, 21(2): 169-171.
[13] 杜华 , 柳诗意 , 石凯峰 , 等 . ACEI/ARB 联合中成药治疗早期糖尿 病肾病 UAER 及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2019, 20(5): 396-401.
[14] 丁花花 , 于雪梅 .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对血清Vaspin、NGAL 和Kim- 1 水平的影响 [J]. 河北医药, 2019, 41(1): 78-81.
[15] 彭德芝 , 孔莉 , 李汉玉 . 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15, 21(2): 209- 211.
[16] 丛玉玺 , 张艳宁 , 刘瑀晗 , 等 . 前列地尔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 患者炎性因子、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J]. 实用老年 医学 , 2016, 30(5): 409-411, 4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