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 CKD )患者血清肾脏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与意义,分析肾脏生化检验中实施分级检验法的应用效果 及准确性,以期为肾脏疾病的诊治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涿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68 例进行肾脏 生化检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 指南推荐的 CKD 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 [CKD 1 期 30 例, CKD 2 期 20 例, CKD 3~5 期 18 例 ],比较 CKD 1 期、 CKD 2 期、 CKD 3~5 期患者肾脏生化指标 [ 血肌酐( Scr ) 、尿素氮( BUN ) 、胱抑素 C (Cys-C )] 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肾脏生化检验诊断, 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采用传统拉网式生化检验法检测)和分级组(采 用分级检验法检测), 比较两组检测方法下肾脏生化指标( Scr、BUN、Cys-C )阳性率;分析违反分级检验规则的 2 例病例的初检与复检 结果。 结果 所有患者 Scr 、BUN 、Cys-C 指标水平均随着 CKD 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分级组患者 Scr 、BUN 阳性率分别为 60.29% 、 76.47% ,均显著高于传统组的 42.65% 、58.82% (均 P<0.05 ) ;肾脏生化检测中, 分级组有 2 例违反分级检验流程, 4 周后进行复查, 结 果显示, 与第 1 次检验结果对比, 血清 Scr 、BUN 水平均有明显升高, 且以 Scr 升高较为显著。 结论 CKD 患者血清 Scr 、BUN 、Cys-C 水平随着 CKD 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明显升高;且相比于传统拉网式生化检验法,分级检验法对 Scr 、BUN 、Cys-C 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可 降低漏诊率,节约检测成本,且检验快速有效。
关键词: 肾脏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法; 血肌酐; 尿素氮; 胱抑素 C
肾脏疾病的发生是不可逆的过程,但在发病早期,若 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肾脏疾病是可以痊愈的,因 此,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肾脏生化检验是临床 一种基础性检验方法,通过肾脏生化检验能够对肾功能进 行判断,为肾脏疾病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准确判断 患者患病情况,以便制定针对性临床治疗方案 [1] 。目前临 床用于肾脏疾病的生化检验指标主要包括血肌酐(Scr)、 尿素氮(BUN)、胱抑素 C(Cys-C),该类指标能够对肾 小球滤过率与肾功能作出有效评价。传统拉网式生化检验 法中涉及较多检验项目,且各项检验项目之间无明显联 系,需由医师主观判断,同时患者病情存在较多不确定因 素,医师在诊断病情时不能合理掌握,且该项检验方式耗时较长,导致检测费用增加,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2] ;而 分级检验法属于多种检验项目的组合,检验结果更准确, 其根据各级阳性结果自动追加深入检查,采用逐层递进 检测,有效帮助医师获得有效准确的检查结果;同时减 少了检查费用,缩短等待检查结果的时间,被广泛应用 于临床 [3] 。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68 例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 CKD 患者血清肾脏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评估肾脏生化 检验中分级检验法的诊断效果与准确性,以期为肾脏疾病 诊治提供有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涿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68 例进行肾脏生化检验患者的临 床资料,其中男性 40 例,女性 28例;年龄 22~79 岁,平 均(49.29±2.39 )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 衰竭、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及其他肾病分别为 22、15、 13、16 及 2 例;按照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指南 推荐的 CKD 分期标准 [4] 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CKD 1 期 30 例(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升高≥90 mL/min/1.73 m2 ); CKD 2 期 20 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60~89 mL/min/1.73 m2 ); CKD 3~5 期 18 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60 mL/min/1.73 m2 )]。 纳入标准:符合《肾脏病学(第 3 版)》[5] 中的相关诊断 标准者;经血尿常规、24 h 尿蛋白定量检查及肾功能检查 确诊为肾脏疾病者;均为成年人;患者生化检验资料均具 有完整记录。排除标准:患有各类恶性肿瘤疾病者;哺乳 期、妊娠期妇女;服用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药物者;患有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等。本研究经涿州市中医医院医学伦 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肾脏生化指标水平检测方法 于清晨起床后,患 者进食前,采集所有患者静脉血 5 mL,以 3 000 r/min 的转速离心 10 min 后,取上层血清, 采用全自动化分 析仪检测血清 Cys - C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检测血清 BUN 水平;采用碱性苦味酸法检测血清 Scr 水平。
1.3 肾脏生化检验方法 ①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拉网 式生化检验法实施疾病诊断,按照常规流程依次检测血 清 Cys-C、BUN、Scr 水平, 以健康人群指标正常范围值 为参考标准,超出正常标准为阳性。阳性判断标准为: Scr>60 μmol/L;Cys-C>1.40 mg/L;BUN>7.5 mmol/L。② 分级组患者采用分级检验法实施疾病诊断,肾脏生化检 验指标中血清 Cys-C 为一级检验项目,血清 BUN、Scr 为 二级检验项目,血液采集、血清制备方法及阳性标准同
①,先对血样进行一级检验:以健康人群正常值范围为标 准,设定 Cys-C 阈值范围为 0~1.40 mg/L,如受检查结果 >1.40 mg/L,则对其展开二级检验,检测 BUN、Scr 水平; 若一级检验结果中 Cys-C<1.40 mg/L,则检验结束 [6] 。如 违反分级检验规则,则 4 周后进行复查。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 CKD 1 期、CKD 2 期、CKD 3~5 期 患者肾脏生化指标(Scr、BUN、Cys-C)水平。②比较两种 检测方法下肾脏生化指标(Scr、BUN、Cys-C)阳性率。③ 违反分级检验规则的病例复检。对初次进行分级检验时 违反分级检验流程的患者进行复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 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 首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检验符合正态分布 且方差齐则以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 t检验,多组间 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KD 1 期、CKD 2 期、CKD 3~5 期患者肾功能生化 指标比较 所有患者血清 Scr、BUN、Cys-C 水平均随着 CKD 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表 1
CKD 1 期、
CKD 2 期、
CKD 3~5 期患者肾功能生化指标比较 (x ±s)
组别 |
例数 |
Scr(μmol/L) |
BUN(mmol/L) |
Cys-C(mg/L) |
CKD 1 期 |
30 |
60.29±2.58 |
5.59±1.25 |
1.15±0.23 |
CKD 2 期 |
20 |
69.79±3.15* |
6.93±1.02* |
1.53±0.25* |
CKD 3~5 期 |
18 |
86.66±4.15*# |
8.72±0.25*# |
2.02±0.36*# |
F 值 |
|
377.131 |
54.347 |
56.463 |
P 值 |
|
<0.05 |
<0.05 |
<0.05 |
注:与 CKD 1 期比, *
P<0.05 ;与 CKD 2 期比, #
P<0.05 。CKD :慢性肾脏病; Scr:血肌酐; BUN:尿素氮; Cys-C:胱抑素 C 。
2.2 两种检测方法下肾功能生化指标阳性率比较 分级 组患者 Scr、BUN 阳性率分别为 60.29%、76.47%,均显著 高于传统组的 42.65%、58.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表 2 两种检测方法下肾功能生化指标阳性率比较 [ 例(%)]
组别 |
例数 |
Scr 阳性 |
BUN 阳性 |
Cys-C 阳性 |
传统组 |
68 |
29(42.65) |
40(58.82) |
43(63.24) |
分级组 |
68 |
41(60.29) |
52(76.47) |
53(77.94) |
χ2 值 |
|
4.239 |
4.838 |
3.542 |
P 值 |
|
<0.05 |
<0.05 |
>0.05 |
2.3 违反分级检验规则的复检结果 肾脏生化检测中, 分级组有 2 例违反分级检验流程,4 周后进行复查,结果 显示,与第 1 次检验结果对比,血清 Scr、BUN 水平均有 明显升高,且以 Scr 升高较为显著,见表 3。
表 3 违反分级检验规则的复检结果
检查项目 |
第 1 例 |
第 2 例 |
第 1 次 |
复查 |
第 1 次 |
复查 |
Scr(μmol/L) |
65.49 |
79.52 |
66.39 |
83.14 |
BUN(mmol/L) |
8.32 |
12.25 |
8.69 |
13.14 |
Cys-C(mg/L) |
1.22 |
1.49 |
1.23 |
1.52 |
3 讨论
肾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物质代谢紊乱、排尿异常、 泌尿系统疼痛等,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 全。在肾脏疾病检测期间,主要通过对患者肾脏生化指标实施检测, 为医师提供诊疗依据。肾脏生化检验中, Scr、 BUN、Cys-C 是其主要检测指标。其中 Cys-C 属于一种低 分子量非糖基碱性分泌性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在人体大多 数组织中均可呈稳定表达状态,且 Cys-C 完全经肾小球滤 过,并全部由近曲小管代谢分解,因此肾脏是清除 Cys-C 的唯一器官,Cys-C 水平是反映机体肾小球滤过功能和早 期肾损伤的理想标志物,Cys-C 水平越高,机体肾小球滤 过功能和肾功能损伤越严重;Scr 属于肌酸代谢的最终产 物,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为肾脏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判 定提供参考依据;BUN 为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 物,当机体肾脏功能受损时, 可引发其水平异常升高, 但高 蛋白饮食和肝脏疾病也可能导致 BUN 水平上升, 因此 Scr 与 BUN 检测准确度和特异性欠佳,通常将 Scr 与 BUN 作 为辅助评价肾功能的指标 [7] 。本次研究发现,肾脏生化指 标 Scr、BUN、Cys-C 水平均随着 CKD 患者临床分期的增 加而升高, 提示 CKD 患者血清肾脏生化指标 Scr、BUN、 Cys-C 水平异常升高, 其可作为肾脏生化检验的主要指标, 辅助诊断肾脏疾病病情进展。

目前针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通常采用肾脏生化检验完 成,根据检验结果判断肾脏疾病,并据此制定出合理的治疗 方案。具体在实施肾脏生化检验时,主要包括两种方法, 分别为传统拉网式检验和分级检验法。其中传统拉网式检 验方法一次性检测指标较多,且各指标检测的阳性率不够 理想,操作步骤繁琐,易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不被患者所 接受 [8];分级检验作为一种新型检验方法, 具有高效、新颖 等优势,此种检验方法会将不同检验项目进行组合,弥补 传统拉网式检验方法的缺陷与不足,提高检验准确性,最 终对肾脏疾病的早期确诊提供有力依据 [9] 。此外,分级检 验能够在检验仪器上对检验项目进行设置,选择项目的顺 序,将检验指标的灵敏度作为依据,灵敏度较高的检验指 标放在首位,若灵敏度较高的指标发现异常,则逐层开展 灵敏度较低的指标检验,该检验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在分级检验中,Cys-C 作为一级检验指标,若发现 Cys-C 水平异常,则进行二级检验,即将 Scr、BUN 作为一级检 验的补充检查;若发现 Cys-C 水平正常,可以不进行补充 检验,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检验成本 [10] 。本研究结果显 示,分级组患者 Scr、BUN 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组, 提示同传统拉网式生化检验法比较,分级检验法应用价值显著,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并降低漏诊率,为肾脏疾病 的诊治提供有力依据, 节约检测成本, 与杨建彬 [11] 研究结 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进行肾脏生化检验时,分级组 患者中有 2 例违反分级检验流程,4 周后进行复查,结果 显示,与第 1 次检验结果对比,2 例患者血清 Scr、BUN 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其中 Scr 指标水平升高较为显著,提 示传统拉网式检测与分级检测法均会存在一定的漏诊情 况,漏诊患者的 Cys-C 检测结果处于分级检测法中一级 检测设定的阈值( 1.40 mg/L)附近,Scr 或 BUN 的测定 值稍微高于参考范围上限,若 Cys-C 检测结果显示低于 1.40 mg/L,则分级检测时便出现漏诊, 分析原因可能主要 与机体本身肾脏强大的代偿功能有关;同时肾脏生化检测 过程中关于 Cys-C 的检测结果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有效滤过压、肾小球血浆流量、滤过膜通透性及滤过 面积等,导致并非所有肾脏病患者的血清 Cys-C 水平出现 异常的时间均早于 Scr 或 BUN;此外,Cys-C 有多种测定 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散射比浊法等) ,各方法测 定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也不同 [12]。由于目前关于一 级检测中 Cys-C 的检测阈值差异较大,本研究可通过适当 降低 Cys-C 阈值来降低漏诊率, 同时关于 Cys-C 参考物质 的制备、校准品靶值转移、测定的标准化等工作的研究仍 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综上,CKD 患者血清 Scr、BUN、Cys-C 水平随着 CKD 临床分期的升高而明显升高;且相比于传统拉网式生化检 验法, 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法对 Scr、BUN、Cys-C 的 阳性检出率较高,可降低漏诊率,节约检测成本,且检验 快速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ELIS R J, KALMA B, VECCHIO S D, et al. Chronic kidney cortical damage is associated with baseline kidney function and albuminuria in patients managed with radical nephrectomy for kidney tumours[J]. Pathology, 2019, 51(1): 32-38.
[2] 王璐 , 李汉华 , 张敏 , 等 . 慢性肾脏疾病生化检测项目的风险评估 [J]. 检验医学 , 2017, 32(11): 958-961.
[3] 张洪 , 徐革 . 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损伤评估中 Cys-C、BUN、Scr 检测的意义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16, 22(5): 447- 452.
[4] 陈孜瑾 , 陈楠 . 从 KDOQI 到 KDIGO 指南解读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2011, 31(12): 927-929.
[5] 王海燕 . 肾脏病学 [M]. 3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 1813-1823.
[6] 刘素华 . 血清胱抑素 C 对早期肾功能损害检测的灵敏度及临床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