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疗法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8 月至 2019 年 9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 CABG 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疗法,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脏运动康复疗法, 比较两组锻炼前后心功能指标 [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 水平、6 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生命质量 [ 健康调 查简表(SF-36) ] 评分。 结果: 锻炼后, 两组 LVEF 水平均高于锻炼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 LVEDD 和 LVESD 水平均低于锻炼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锻炼后, 观察组 6MWT 距离长于对照组, NYHA 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 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术后常规康复疗法基础上给予心脏运动康复疗法可改善 CABG 术后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提高 6MWT 距离和 SF-36 评分,改善 NYHA 心功能分级,效果优于单纯术后常规康复疗法。
【关键词】 心脏运动康复疗法;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功能;生命质量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ardiac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after CABG
WANG Jie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amusi City, Jiamusi 154002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ardiac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Methods: 80 patients after CABG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ardiac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the 6-minute walking test (6MWT) distance, 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ercise. Results: After the exercise, the levels of LVEF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exercise, 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LVEDD and LVESD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exercise, and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after the exercise, the 6MWT dist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YHA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F-36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hysiological role, physical pain, general health status, social function, vitality, emotional function and mental health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postoperative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he cardiac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index levels of the patients after CABG, improve the 6MWT distance and the SF-36 score, and improve the NYHA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postoperative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
【Key words】 Cardiac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rdiac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 的常用术式,通过血管移植以恢复心肌血液供应, 可控制病情进展 [1] ,但术后患者易出现感染、心绞痛等并发症, 影响心功能恢复。心脏康复包括运动、 饮食营养、药物预防、养成良好生活作息等多方面 内容,可有效降低患者反复住院频率,恢复运动能 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 。心脏运动康复疗法是指采用运动疗法帮助患者提升心肺耐力,改善通气功能 [3] 。本文观察心脏运动康复疗法在 CABG 术后患 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8 月至 2019 年 9 月于 本院行CABG术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纳入标准: 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 [4]; 处于Ⅰ ~ Ⅲ期 康复期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肺疾 病者;肝肾功能低下者;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配合 度差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批准文号: 20170715)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观察组:男 23 例,女 17 例; 年龄 45~79 岁, 平均(70.01±4.50) 岁; 病程 20 d 至 3 个月, 平均(1.52±0.32) 个月; 单支冠脉病 变 22 例,多支冠脉病变 18 例。对照组:男 19 例, 女 21 例; 年龄 46~80 岁, 平均(69.99±4.40) 岁; 病程 24 d 至 3 个月, 平均(1.62±0.41) 个月; 单 支冠脉病变 23 例,多支冠脉病变 17 例。两组一 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 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康复疗法,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科学安排蛋白质、糖类的比例,根据患者需求和喜好制订每日三餐食谱。指导患者保持规律作息,戒烟、戒酒;查房时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病情是否变化。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脏运动康复疗法。 (1)成立康复小组。由康复医生、主治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岗前培训 1 周,培训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手术治疗意 义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心脏运动康复疗法的意义 及实施注意事项等,保证成员全部掌握,同时负责 康复计划制订、整体康复过程把控;主治医生负责 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康复医生负责所有的康复锻炼工作;责任护士负责护理计划的落实。小组整合以往此类疾病的康复护理经验,以“冠心病”“CABG 术”“心脏运动康复”为关键词在知网、万方、维普及外文网站上搜集文献资料,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制订个性化方案。(2)分级康复锻炼。心脏康复 主要分为Ⅰ、Ⅱ、Ⅲ期 3 个阶段,分别对应急性住院康复期、院外早期康复期、家庭康复期。①Ⅰ期 (急性住院康复期) 。缩唇呼吸: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施加一些抵抗,慢慢呼气,通常 4~6 次,15~20 min/ 次;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10~15 s/ 次,吸入约 500 mL 空气。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 1 周后,院内以现场示范的方式 指导患者进行上臂上举、站立下蹲锻炼,分别锻炼 三角肌、肱三头肌、臀部肌群,同一肌群锻炼间隔 >1 d,维持靶心率运动 40 min,逐渐过渡至每天院 内散步 1000~1500 m 与上下楼梯锻炼。②Ⅱ期(院 外早期康复) 。引导患者适当采用跑步机、脚踏车进行有氧运动锻炼,30 min/d;使用哑铃、脚踝负重训练等抗阻锻炼,20 min/d;进行拉伸、平衡锻 炼,10 min/d。连续进行 12 周,2 次 / 周。③Ⅲ期 居家患者。借助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确定患者的康复运动强度,以太极拳、爬楼梯、散步、打羽毛球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运动初始阶段保持摄氧量在 20%~35% 的运动强度,1 周后依据初始运动强度 上调 5%~20%,之后以周为单位,每 1 周上涨前一阶段的 5%,上调最大强度≤初始运动强度的 65%,在运动过程中患者若出现汗量过多、踉跄、面色晄白等情况,应及时停止训练,就地休息,并给予吸氧。3 次 / 周,持续 12 周。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锻炼前后心功能 指标水平,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左心 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 径(LVEDD)。(2) 比 较 两 组 锻 炼 前 后 运 动 耐 力。采用 6 分钟步行试验(6MWT) 指导患者在 长度为 50 m 的走廊上以最快速度沿直线行走, 测 试 6 min 行走的距离。(3)比较两组锻炼前后美 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4) 比较两组锻炼后生命质量评分。锻炼 12 周后,采 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包括生理机能、 生理 职能、躯体 疼痛、一般 健康状况、精神健 康、精力、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等 8 个维度,每 个维度满分均为 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命质量 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锻炼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锻炼前, 两 组 LVEF、LVEDD 和 LVESD 水 平 比 较, 差 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锻炼后, 两组 LVEF 水平均高于锻炼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LVEDD 和 LVESD 水平均低于锻炼前,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锻炼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x ±s ) |
组别 |
LVEF (%) |
LVEDD ( mm ) |
LVESD ( mm ) |
锻炼前 |
锻炼后 |
锻炼前 |
锻炼后 |
锻炼前 |
锻炼后 |
对照组( n=40 ) |
35.02±3.65 |
37.92±2.32* |
65.87±6.01 |
62.89±4.13* |
53.14±6.54 |
49.82±4.53* |
观察组( n=40 ) |
35.98±4.67 |
39.87±3.64* |
66.78±8.54 |
57.12±4.98* |
53.07±7.55 |
46.76±5.62* |
t 值 |
1.024 |
2.857 |
0.551 |
5.641 |
0.044 |
2.681 |
P 值 |
0.154 |
0.003 |
0.292 |
0.000 |
0.482 |
0.004 |
注:与锻炼前比较, *
P<0.05
2.2 两组锻炼前后运动耐力比较 锻炼前,两组 6MWT 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锻炼后,两组 6MWT 距离均长于锻炼前,且观察 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 2。
表 2 两组锻炼前后 6MWT 距离比较(m,
x ±
s )
组别 |
锻炼前 |
锻炼后 |
t 值 |
P 值 |
对照组( n=40 ) |
210.56±30.12 |
258.32±30.44 |
7.054 |
0.000 |
观察组( n=40 ) |
210.18±30.24 |
279.12±26.18 |
10.901 |
0.000 |
t 值 |
0.056 |
3.277 |
|
|
P 值 |
0.478 |
0.001 |
|
|
2.3 两组锻炼前后 NYHA 心功能分级比较 锻炼 前,两组 NYHA 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0.05); 锻炼后, 观察组 NYHA 心功能分级 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锻炼前后 NYHA 心功能分级比较 [
n (%)]
时间 |
组别 |
Ⅰ级 |
Ⅱ级 |
Ⅲ级 |
Ⅳ级 |
锻炼前 |
对照组( n=40 ) 观察组( n=40 )
Z 值
P 值
对照组( n=40 ) |
0
0
4 ( 10.00 ) |
15 (37.50) 14 (35.00)
21 (52.50) |
15 (37.50) 16 ( 40.00 )
0.158
0.962
15 (37.50) |
10 (25.00)
10 (25.00)
0 |
锻炼后 |
观察组( n=40 ) Z 值
P 值 |
15 (37.50) |
25 (62.50) |
0
4.562
0.000 |
0 |
2.4 两组锻炼后 SF-36 评分比较 锻炼后,观察 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 SF-36 评 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4。
表 4 两组锻炼后 SF-36 评分比较(分,
x ±
s )
组别 |
对照组( n=40 ) |
观察组( n=40 ) |
t 值 |
P 值 |
生理功能 |
60.61±6.25 |
68.27±6.59 |
5.334 |
0.000 |
生理职能 |
65.54±4.40 |
72.53±4.96 |
6.668 |
0.000 |
躯体疼痛 |
63.18±4.24 |
69.12±4.52 |
6.062 |
0.000 |
一般健康状况 |
51.40±4.26 |
58.38±4.39 |
7.217 |
0.000 |
社会功能 |
52.63±4.11 |
59.58±4.38 |
7.318 |
0.000 |
精力 |
47.38±3.42 |
56.63±3.13 |
12.619 |
0.000 |
情感职能 |
49.59±4.28 |
57.66±4.39 |
8.325 |
0.000 |
精神健康 |
43.68±3.27 |
48.61±3.68 |
6.334 |
0.000 |
3 讨论
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 年群体,多数患者因冠状动脉栓塞,导致心肌缺血 坏死,危及患者生命 [5-6] 。临床主要采用 CABG 术 治疗,但术后患者肢体活动受限,易引起下肢血栓 形成。心脏运动康复疗法通过心功能分期实施阶段 性康复内容,从而促进心功能的改善,恢复患者正 常生活自理能力 [7-8]。
本研究结果显示,锻炼后,观察组 LVEF 水平 和 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LVEDD 和 LVESD 水 平均低于对照组; NYHA 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6MWT 距离长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心脏运动康复 疗法是一种采用躯体运动、牵引、按摩、器械运动 等物理手段, 以改善患者机体功能的康复方式 [9-10]。 同时结合患者病情阶段制订个性化运动方案,相比 常规康复治疗更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其中Ⅰ期 的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可改善肺功能,扩大胸廓活 动度和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Ⅱ期通过督促患者 落实运动计划,借助设备和抗阻训练可提高机体心 脏负荷量和代谢功能,改善左心室功能,锻炼心肺 耐力 [11-12] ;Ⅲ期实施居家锻炼以帮助患者维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 患者可根据喜好选择太极拳、爬楼梯、 散步、打羽毛球等运动方式,以恢复活动能力,从 而改善生理自理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13]。
综上所述,在术后常规康复疗法基础上给予心 脏运动康复疗法可改善 CABG 术后患者心功能指标 水,提高 6MWT 距离和 SF-36 评分, 改善 NYHA 心功能分级,效果优于单纯术后常规康复疗法。
参考文献
[1] 寇应琳,石磊,胡倩 . 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AD)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效果 [J].健康之友,2019(24):58.
[2] 吴岳,李庆印,赵冬云,等 . 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分级护理方案的制订与应用 [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4): 395-400.
[3] 张伟明,冉春风 . 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 PCI 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 [J]. 医学综述, 2017, 23(18): 3630-3633.
[4] 郑刚 . 指导临床实践的新指南: 2007 年冠心病诊治指南 [J].华夏医学,2008,21(3):575-577.
[5] 刘顺民,王顺楷,徐顺霖 . 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持续时间对介入治疗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研究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2):108-111.
[6] 解丽颖 .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运动疗法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7(35):105-106.
[7] 张伟 . 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J].双足与保健,2018,27(1):141-142.
[8] 张振英,王立中,席家宁,等 . 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家庭心脏康复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 究 [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9,17(8):709-714.
[9] 吴岳,代琦,张艳明,等 . Ⅰ期心肺康复护理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肺功能的临床效果研究 [J]. 中国护理管理, 2017,17(11):1571-1576.
[10] 张君钦,林美英,苏津自,等 . 康复运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0,28(12):1195-1199.
[11] 江彩霞,郭杰文 . 早期心脏康复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 理杂志,2020,36(11):818-823.
[12] 臧冬梅,吴旸 . 益气泻肺利水法联合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J]. 世界中西医结 合杂志,2021,16(10):1896-1899.
[13] 胡晓红,黎巧玲 . 运动康复疗法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8, 27(5):502-5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