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瑜伽训练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5 14:20: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瑜伽训练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126 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3 例。对照组给予产后盆底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瑜伽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 后盆底功能评分 [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生命质量 [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 评分、肌纤维功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 PFDI-20 评分低于对照组, 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盆底Ⅰ、Ⅱ类的肌 纤维收缩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肌纤维疲劳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94%,低于对照 组的 19.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瑜伽训练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应用于初产妇产后, 可有效改善其盆底功能, 提高纤维肌 肌力水平,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其生命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盆底功能训练。

  【关键词】 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瑜伽训练;并发症

  Application effects of yoga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function training i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covery of primiparas

  DU Xiaoling

  (Department of Pelvic Floor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of Jinzhou Women and Infant Hospital, Jinzhou 121000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yoga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function training i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covery of primiparas. Methods: 126 primipara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train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yoga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lvic floor function scor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20 (PFDI-20),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I-74)], the muscle fiber function level,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Results: After the training, the PFDI-20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GQOLI-74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evels of pelvic floor class I and class II muscle fib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uscle fiber fatigu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94%, which was lower than 19.0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Yoga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function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elvic floor function of the primiparas, improve the levels of fibrous muscle strength,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pelvic floor function training.

  【Key words】 Primipara;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training; Yoga training; Complication

  盆底功能障碍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因妊娠 期间胎儿不断发育, 子宫体积增大而压迫盆底组织, 使盆底肌张力减弱,肌纤维逐渐延伸,造成盆底肌 松弛, 加之阴道分娩直接损伤盆底筋膜支持结构, 进一步导致盆底功能障碍 [1-2]。初产妇因无分娩经历, 产程较长,盆底肌群长时间超负荷,易出现肌肉疲 劳或萎缩,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影响产后恢复,降 低产后生命质量 [3-4]。已知瑜伽训练可通过建立意念、调节身心与全身拉伸等方式调节身心状态,增强盆 底功能 [5] 。本文观察瑜伽训练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在 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2 月 本院收治的 126 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单胎;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无妊娠合并症;依 从性良好。排除标准:生殖系统手术史;新生儿 先天畸形或死亡;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合并认知 障碍或沟通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 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 K201913) 。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3 例。对照组:年 龄 22~36 岁, 平均(27.52±2.86)岁;孕周 37~41 周, 平均(39.24±0.78)周。观察组:年龄 21~34 岁, 平均(27.75±2.59)岁;孕周 37~41周,平均 (39.30±0.84)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盆底功能训练。(1)收 缩肛提肌。协助产妇仰卧,身体自然放松,双下 肢微弯曲, 缓慢收缩肛提肌,5 s/ 次, 后放松 5 s, 25次/组;再选择站立位, 收缩上提肛门, 5 s后放松, 重复以上动作, 25 次 / 组, 3 组 /d。(2) 会阴收缩。 选择平卧位,深吸气的同时收缩会阴,坚持 5 s 后 缓慢放松呼吸, 25 次 / 组, 3 组 /d。(3) 腹式呼吸: 产妇取平卧位,嘱产妇双手置于腹部,吸气时隆起 腹部,经口呼气并尽量收缩腹部,抬起臀部,收缩 盆底肌肉,吸气时收缩臀部和腹部即可,呼气时还 原。5 s/ 次, 10 次 / 组, 60 组 /d。出院后电话随访, 1 周 / 次,嘱家属督促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瑜伽训练。邀 请具备专业资质的瑜伽教师指导患者进行瑜伽训 练,由瑜伽教师讲解与演练,患者根据指导进行 运动实践,瑜伽教师持续进行动作检查与纠正。 (1)冥想:要求产妇盘腿坐立,挺胸收腹,紧闭 双目,双手放置在腿部,缓慢进行深呼吸,调整 呼 吸 节 奏, 逐 渐 放 松 全 身,10 min/ 次,3 次 /d。 (2)蝶式运动:产妇上半身挺直,两脚合拢,并 尽量接近会阴处,放松肩部并上抬胸骨,膝部反 复上下运动,向下时尽量贴近地面, 10 min/ 次, 3 次 /d。(3)桥式运动:产妇在瑜伽垫上保持平 卧状态,屈曲下肢促进脚跟贴近臀部,上肢分别放 置在躯体两侧, 适当放松双脚, 缓慢调节呼吸节奏, 向上抬起臀部,促使脊柱跟随臀部上抬至最高点, 10 min/ 次,3 次 /d。(4) 猫式伸展运动: 产妇双 腿跪于瑜伽垫上,双手撑地,大腿与上半身维持垂 直状态,张开手指,脚尖向下,向下放低右侧臀部 并上举左臂,再收回左臂伸展右臂, 10 min/ 次, 3 次 /d。(5)新月式运动:初产妇屈膝跪于瑜伽 垫上,向外深呼气并向前伸直右腿,向内深吸气抬 起左臂,将上臂抬高到头顶上,深呼气弯曲右膝建 立弓步, 舒展上肢, 放松肩部, 10 min/ 次, 3 次 /d。 (6) 蹲式运动: 产妇双脚分开成站立姿势, 吸气 时上抬手臂至肩部高度,呼气时屈膝下蹲,尽量分开两膝,并促进臀部靠近瑜伽垫,向内吸气收紧腿 部肌肉缓慢站起,10 min/ 次,3 次 /d。(7) 束角 式运动:产妇维持上身直立坐姿,两膝弯曲,脚心 相对,脚跟尽量靠近会阴部,双手交叉紧握两脚, 向外呼气并前屈上身靠近脚步,保持 5~8 s,深呼 吸放松,10 min/ 次,3 次 /d。所有训练均 3 d/ 次, 两组均连续运动 8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盆底功能 和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 20)评估盆底功能, 共 20 个条目, 每个条目 0~4 分, 满分 80 分,分数越高盆底功能障碍越严重;采用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生命质 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 活共 4 个维度,总分 0~100 分,分数越高生命质 量越好。(2)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肌纤维功能水平。 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仪 [ 深圳讯丰通医疗股份有限 公司, 粤械注准 20202092174. XFT-2003K] 测量Ⅰ、 Ⅱ类肌纤维收缩压水平与疲劳度。(3) 比较两组 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训练前后盆底功能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 比较 训练前,两组 PFDI-20、GQOLI-74 评分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训练后,两 组 PFDI-20 评分均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 照组,两组 GQOLI-74 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 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 1.

  2.2 两组训练前后盆底肌力水平比较 训练前, 两组Ⅰ、Ⅱ类肌纤维收缩压、疲劳度水平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训练后, 两组盆底 Ⅰ、Ⅱ类肌纤维收缩压水平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水平均 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 为 7.94%(5/63), 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组 的 19.05% (12/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
\
\

  3 讨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形成原因较复杂,阴道分 娩时产妇的盆底肌肉与神经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机 械性压迫,已知产道扩张、产钳使用及产中吸引等 操作会进一步加重对产妇盆底功能的损伤 [6] 。盆底 功能训练是盆底功能康复的常用方法,通过指导产 妇持续收缩会阴、肛提肌等部位,可增强盆底肌群 收缩能力和盆底支撑结构力量, 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促进盆腔肌肉恢复, 改善盆底功能, 提高控尿能力, 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产后 恢复,但单一盆底功能训练效果不佳 [7-8]。


\
 

  本研究结果显示, 训练后, 观察组 PFDI-20 评 分,Ⅰ、Ⅱ 类肌纤维疲劳度水平,以及并发症发 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GQOLI-74 评分及盆底Ⅰ、Ⅱ 类肌纤维收缩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瑜 伽锻炼可改善盆底肌群的柔韧性及收缩性,锻炼肛 周肌肉,促进盆底肌张力恢复,提高盆底肌神经 敏感性,促使盆底肌形成自主控制的收缩条件,积 极预防压力性尿失禁 [9-10]。此外, 瑜伽训练还可增 强会阴肌肉弹性,利于盆腔血液循环,加快盆底功 能康复。瑜伽训练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可最大程度促 进盆底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产后 恢复 [11-13]。

  综上所述,瑜伽训练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应用于 初产妇产后,可有效改善其盆底功能,提高纤维肌 肌力水平,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其生命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盆底功能训练。

  参考文献

  [1] 刘芳,张吉翠 . 初产妇自控镇痛分娩后盆底功能状况分析 [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5):3463-3465.

  [2] 胡婷,刘玲,韩婵娜 . 基于 POP-Q 评分系统对不同方式分娩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比较 [J]. 浙江医学, 2019. 41(17): 1879-1882.

  [3] 程芳,杨云洁,罗亚,等 . 不同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降低初产妇的恢复作用 [J]. 中华妇幼临床医 学杂志,2019.15(3):334-342.

  [4] 李超,李渊,李芷茹,等 . 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影响的研究 [J]. 中国康复,2019.34(1): 22-25.

  [5] 罗丽莉,杨艳贞 . 瑜伽联合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 (9):96-98.

  [6] 刘馨,邵琳,刘巍,等 . 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 [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33(11):2432-2434.

  [7] 李秀琴 . 产后康复操锻炼在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中的应用 [J].当代护士,2019.26(6):59-61.

  [8] 卢桂娥 . 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当代护士,2018.25(4):68-70.

  [9] 陈晓欢,林润,金调芬,等 . 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对孕产妇盆底肌力、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护理研究, 2019. 33(18):3113-3117.

  [10] 李丽,郜琳 . 瑜伽运动结合心理辅导对初产妇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健康及体型、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 [J]. 中国健康心理学 杂志,2019.27(1):118-123.

  [11] 骆玉彬 . Kegel 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9. 36(9) : 1491- 1501.

  [12] 蒋惠瑜,黄亚莲 . 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肌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山东医药, 2018.58(17):75-77.

  [13] 丁林娟,冯丽萍,褚小梅,等 . 产后妇女盆底肌锻炼持续干预对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评价 [J]. 现代医学, 2018.46(2):187-1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12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