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社交故事背景下的音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学龄期自闭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该院收治的 37 例学龄期自闭症患儿为对照组,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4 月该院收治的 37 例学龄期自闭症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接 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交故事背景下的音乐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儿童生存质量 测定量表(PedsQL)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 ABC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 PedsQL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两组不 爱言语、不理解指令、主动言语缺乏、逻辑思维混乱和语言表达不清晰等语言功能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 94.59%,高于对照组的 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社交故事背景 下的音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学龄期自闭症患儿,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降低 ABC 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效 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关键词】 社交故事背景下的音乐疗法;学龄期;自闭症;社交能力;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
Application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stories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autism
WEN Chunbo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stories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autism. Methods: 37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autism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while 37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autism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9 to April 2020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music therapy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stories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utism behavior scale (ABC) score, the 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 (PedsQL) score, the language function scores and the par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ABC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edsQL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language functio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such as not liking words, not understanding instructions, lack of active speech, confusion of logical thinking and unclear language expression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rents of thes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59%,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75.6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Music therapy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stories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the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autism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their par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the ABC scores and language function score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Key words】 Music therapy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stories; School age; Autism; Social skill; Quality of life; Nursing satisfaction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患儿常表现为社交能力低下、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 式。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儿童自闭症患病率约为 1.2%,而我国发病率高达 5.9%,严重危害 患儿身心健康 [1] 。现阶段临床针对自闭症患儿尚无 特效治疗方案,因患儿常伴有语言、行为障碍,故 康复训练对促进自闭症患儿的康复意义重大。社交 故事是以社交内容、方式等为题材的小短文,社交 故事背景下的音乐疗法是以社交故事为主要内容, 并以音乐形式分享的一种新型疗法,可弥补社交功能缺失,其效果优于阅读社交故事 [2] 。本文观察社 交故事背景下的音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学龄期自 闭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本 院收治的 37 例学龄期自闭症患儿为对照组,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4 月本院收治的 37 例学龄期自闭 症患儿为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孤独症谱系障 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中的诊 断标准 [3] ;年龄 6~12 岁;心、脑电图正常;有 1 位固定照顾者;住院患儿。排除标准:严重脑血管 疾病、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严重听力障碍、认 知障碍;近期存在抗精神药物应用史和正规康复训 练史。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 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70802)。对照组男 22 例, 女 15 例; 年龄 6~12 岁, 平均(8.86±1.35) 岁;儿童孤独症评定 量表(CARS) 评分: 30~37 分 20 例,38~60 分 17 例;照顾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4 例,高中 16 例,专科及以上 17 例。观察组男 24 例,女 13 例; 年龄 7~11 岁, 平均(9.02±0.89) 岁;CARS 评分: 30~37 分 21 例,38~60 分 16 例;照顾者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3 例,高中 18 例,专科及以上 16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住院期间,在 家长陪同下,护理人员采用温和、童真的语气与患 儿沟通交流,以简单问题诱导其主动发言,如“这 是什么? ”,做出害怕、高兴、生气等表情;同时 进行互动游戏, 如翻山越岭。游戏设置:设置障碍, 先让患儿翻滚,然后 4 点支撑爬过圈圈,再跨过障 碍物,最后把球投入篮筐,在游戏中锻炼患儿的身 体协调能力;此外,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陪同下, 组织几个小朋友一起进行小游戏, 如丢手绢、拍手、 盲人摸象等,游戏后给予奖励或鼓励,如你真棒、 抱抱等;最后,给予常规的感觉统合训练和听觉统 合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社交故事背景下的 音乐疗法。(1)选取 4 首社交故事背景下的儿童 歌曲,有《我的朋友在哪里》《打电话》《好孩子 要诚实》《拉拉勾》,歌词内容包括分享物品、小 伙伴打电话、自我介绍、社交动作(如招手、举手 等)模仿、问好等,鼓励患儿与护理人员互动完成上述内容,期间注意对患儿的互动进行鼓励和赞 扬,互动完成后给予小玩具进行奖励。(2)观看 小猪佩奇、熊出没等影片,每次观看 15 min,观看 过程中与结束后,鼓励、引导小朋友互相交流所观 看的内容,对一些简单、安全的片段,可酌情鼓励 小朋友模仿其中的语言、动作;听《小猪佩奇好习 惯童谣》, 包括《洗手歌》《刷牙歌》《锻炼歌》, 在播放音乐的同时,鼓励并引导患儿进行动画角色 扮演,做出刷牙、洗脸动作;待患儿对音乐熟练 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引导患儿跟唱。共 20 min, 3 次 / 周。两组均持续干预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闭症状, 以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定。ABC 内容包括感 觉能力、运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语言能力、交 往能力等 5 个方面,共 57 个题目,满分 158 分, 得分越高预示自闭症状越重,该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84。(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 以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评定。 该量表包含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角色 功能等 4 个方面,评分范围 0~100 分, 得分与生命 质量呈正相关,该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96。 (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语言功能。在专家指导下, 结合相关文献设计语言功能障碍调查表,内容包括 不爱言语、不理解指令、主动言语缺乏、逻辑思维 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晰等 5 个方面,采用 1~4 分的4 级计分法,评分越高,提示患儿语言功能障碍越 严重。问卷由患儿照顾者根据患儿日常表现填写, 该问卷经预实验, 表现出良好信效度,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45。 (4) 比较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采 取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评定,内容包括护理技能、 效果、服务态度等,分值范围 0~100 分, 其中 80~100 分、60~79 分和 <60 分分别表示满意、基本满意 和不满意。满意度 =(满意 + 基本满意) 例数 / 总例 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 ABC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 AB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 预后,两组 ABC 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 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干预前后 ABC 评分比较(分, x ±s ) |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 |
观察组( n=37)
对照组( n=37)
t 值
P 值 |
76.45±5.32
75.38±4.96
0.895
0.187 |
38.79±2.24
46.21±3.57
10.709
0.000 |
39.685
29.034 |
0.000
0.000 |
2.2 两组干预前后 PedsQL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 组PedsQL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两组 PedsQL 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 2。
表 2 两组干预前后 PedsQL 评分比较(分,
x ±
s )
组别 |
干预前 |
干预后 |
t 值 |
P 值 |
观察组( n=37) |
63.57±4.29 |
82.24±6.34 |
14.835 |
0.000 |
对照组( n=37) |
62.18±4.06 |
73.48±5.92 |
9.575 |
0.000 |
t 值 |
1.431 |
6.143 |
|
|
P 值 |
0.078 |
0.000 |
|
|
2.3 两组干预前后语言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 不爱言语、不理解指令、主动言语缺乏、逻辑思维 混乱和语言表达不清晰等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两组不爱言 语、不理解指令、主动言语缺乏、逻辑思维混乱 和语言表达不清晰等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干 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见表 3。
表 3 两组干预前后语言功能比较(分,
x ±
s )
时间 |
组别 |
不爱言语 |
不理解指令 |
主动言语缺乏 |
逻辑思维混乱 |
语言表达不清晰 |
干预前 |
观察组( n=37) 对照组( n=37)
t 值
P 值
观察组( n=37) |
3.10 ±0.38
3.08 ±0.40
0.221
0.826
1.52±0.28* |
2.98 ±0.40
3.01 ±0.42
0.315
0.377
1.40±0.31* |
2.86 ±0.32
2.90 ±0.35
0.513
0.305
1.53±0.29* |
3.11 ±0.29
3.12 ±0.31
0.143
0.443
1.62±0.21* |
3.14 ±0.30
3.12 ±0.29
0.292
0.386
1.48±0.30* |
干预后 |
对照组( n=37) t 值
P 值 |
1.98±0.31*
6.698
0.000 |
2.12±0.23*
11.346
0.000 |
1.99±0.25*
7.308
0.000 |
2.23±0.25*
11.365
0.000 |
2.11 ±0.32*
8.737
0.000 |
注: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2.4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 94.59% (35/3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68% (28/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 4。
表 4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
n (%)]
组别 |
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n=37)
对照组( n=37)
χ2 值
P 值 |
26(70.27)
16(43.24) |
9(24.32)
12(32.43) |
2(5.41)
9(24.32) |
35(94.59)
28(75.68)
5.232
0.022 |
3 讨论
自闭症常见于男童,若未及时治疗,部分患儿 青春期可出现品行障碍,甚至违法犯罪,给社会、 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4-5]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自闭 症的病因及其生化异常改变,且缺乏特效药物和治 疗方案,临床多采用康复训练改善患儿症状。已知 人体大脑可塑性较强,经康复训练可促进自闭症患 儿回归正常发育轨迹,通过控制患儿有关行为,纠 正小动作、动作不协调等行为习惯,同时采用游戏 训练可增加患儿兴趣,提高注意力,促使其积极、 主动参与游戏训练,继而增强自身行为能力,促进 神经功能发育,减轻自闭症状 [6-8] 。已知 85% 以上的自闭症患儿均存在语言障碍,而康复训练主要依靠语言的形式进行沟通、讲解、引导训练,干预效 果有限 [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 ABC 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edsQL 评分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 报道相吻合 [12-13] 。分析原因在于社交故事为背景的 音乐疗法将涵盖社交行为、应对处理方法的儿歌,以音乐的形式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并通过引导患儿歌唱相关社交行为和生活习惯,促使自闭症患儿情绪反应更加积极,从而增强躯体活动;且经触觉、 听觉、视觉等多方面完善反应能力,可帮助增强非语言和语言沟通能力,增进人际关系;同时聆听音乐时,在音乐节奏的指引下做出相关动作,可增强患儿的模仿能力,以全面促进患儿发展 [14-15]。
综上所述,社交故事背景下的音乐疗法联合康 复训练应用于学龄期自闭症患儿,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降低 ABC 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李斌,戚艳杰,张之霞,等 . 结构化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疗效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6): 104-107.
[2] 阿尔祖古丽 ·牙合甫, 阿斯木古丽 ·克力木, 热依拉 ·阿不拉,等 . 综合干预训练对不同年龄段孤独症患儿的效果及对策分 析 [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732-734.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儿童孤独症诊断与防治技术和标准 研究项目专家组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 干预专家共识 [J]. 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2):890-897.
[4] 程艳然, 熊振芳, 贺安妮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自闭症儿童个性化干预实践 [J]. 护理学报,2018,25(1):58-60.
[5] Rabeyron T,Robledo Del Canto JP,Carasco E,et al .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25 sessions comparing music therapy and music listening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Psychiatry Res,2020(293):113377.
[6]石志敏,林桂红,谢清 . 音乐疗法对自闭症患儿情绪、语言、行为、社交能力影响的 Meta 分析 [J]. 护理研究,2016,30
[7] 余春,李博霞,赵宁侠,等 . 穴位电刺激结合康复教育改善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医药导刊, 2020,22 (3): 166-169.
[8] 何风英,孙岩,王霞,等 . 饮食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对自闭症患儿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河北医药,2022,44
[9] 赵俊强,张欣欣,卢一,等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孤独症谱 系障碍患儿核心症状家庭康复干预效果研究 [J]. 护理研究,2021,35(23):4214-4217.
[10] Mössler K,Schmid W,Aßmus J, et al. Attunement in musictherapy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revisiting qualities of relationship as mechanisms of change[J]. J Autism Dev Disord, 2020,50(11):3921-3934.
[11] 陈毅克,王月,陈翠蓉,等 . 音乐疗法及构音训练对自闭症儿童言语功能及自闭症评定量表评分的影响 [J]. 安徽医药, 2022,26(1):61-65.
[12]杜巧新,梁巍 . 学龄前孤独症循证干预方法 [J]. 中国听力语言 康复科学杂志,2018,16(5):394-397.
[13] Mayer-Benarous H,Benarous X,Vonthron F, et al. Music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and/or other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A systematic review[J]. Front Psychiatry,2021(12):643234.
[14] 赵淑艳,王海琴 . 结构化教育联合行为分析疗法治疗儿童孤 独症的疗效 [J]. 北京医学,2018,40(7):664-667.
[15] Bieleninik L,Geretsegger M,Mössler K, et al . Effects of 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 vs enhanced standard care on symptom severity amo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the tim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2017,318(6):525-5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1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