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穴位贴敷在癌性疼痛(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120 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化癌痛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穴位贴敷,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 [ 视 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负性情绪 [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和生命质量 [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FACT-G)] 评分。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 VAS、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和家庭 / 社会状况等 FACT-G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规范化癌痛干预基础上采用中医穴位贴敷, 可降低癌痛患者 VAS 评 分和负性情绪评分,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规范化癌痛干预。
【关键词】 中医穴位贴敷;癌性疼痛;疼痛;负性情绪;生命质量
Application effect of TCM acupoint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XU Hui
(Department of Oncology of Henan Shengde Hospital, Xinyang 464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CM acupoint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tandardized cancer pain interven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CM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in level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the negative emotion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 (FACT-G)]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VAS,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FACT-G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status, functional status, emotional status and family/social statu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standardized cancer pain intervention, TCM acupoint application can reduce the VAS score and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standardized cancer pain intervention.
【Key words】 TCM acupoint application; Cancer pain; Pain; Negative emotion; Quality of life
癌因性疼痛(简称癌痛)是癌症晚期患者生命 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1], 不仅会加重患者生理 上的疼痛和不适,还会加重其心理负担,易出现烦 躁、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不利于后续治疗 [2]。 西医常通过口服止痛药缓解癌痛,如 “三阶梯疗 法”,但癌痛为慢性疼痛,长期使用止痛药易产生 耐药性和依赖性,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 [3] 。中医认 为疼痛因气血不通而发,缓解疼痛应以 “通”字立 法。穴位贴敷为中医常用止痛外治之法,其将中药 制成外用药贴于穴处,可刺激经络、调节机体,具 有增强药效和腧穴刺激的双重作用,是经络理论和 药物外用法的融合 [4-5] 。本文观察中医穴位贴敷在 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 本院收治的 120 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 准:经影像学、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癌症;具 有基本的语言或文字沟通能力;以疼痛为主诉症 状之一,且属于躯体痛,疼痛部位相对固定、明 确; 预计生存期超过 3 个月;治疗依从性较高。排 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患有重度抑郁 症,无法参与研究者;伴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或智力 障碍者;伴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如心、肝、肾、脑部 疾病者;近 1 个月内进行过疼痛相关治疗者;临床 资料不全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 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 过。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观察组:男 34 例, 女 26 例;年龄 34~78 岁, 平均(49.37±7.26)岁; 卡氏功能状态(KPS) 评分 60~82 分, 平 均(67.35±9.16)分;肠癌 15例,胃癌 9 例,乳腺癌 11 例,肺癌 22 例,其他 3 例。对照组:男 37 例, 女 23 例;年龄 35~76 岁, 平均(48.78±7.84)岁; KPS 评分 62~81 分,平均 (67.82±9.33)分; 肠癌 13 例, 胃癌 10 例, 乳腺 癌 13 例, 肺癌 19 例, 其他 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遵医嘱给予规范化癌痛干预, 包括向患者发放癌痛知识教育图册、举行癌痛知识 交流会等;给予常规癌痛缓解药物,痛处热敷、按 摩;由具有心理干预资格的护士根据不同患者的性 格、文化程度等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制订 个性化饮食计划。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贴敷。由 护士实施,主穴选取阿是穴,辅穴选取血海穴、 合谷穴、三阴交穴、膈腧穴、神门穴、内分泌穴 (耳穴)、皮质穴(耳穴)、心穴(耳穴), 先使 用探棒找出穴位敏感点,按压片刻生成压痕做标 记, 75% 酒精严格消毒穴位处皮肤,将敷料用陈 醋调匀制成膏状药饼,用敷料贴固定于穴位处,耳 穴用王不留行籽贴敷,每日早晚各按压 1 次穴位, 每穴 15 min。中药敷料由本院药剂科统一研制, 200 mg/ 瓶(200 目药末)。组方: 白芥子、白花蛇草、 细辛、刘寄奴、土茯苓、红花各 30 g,壁虎、莪术 各 25 g,花椒 10 g,甘草 6 g,全蝎 2 只,按剂量 配好后烘干制成粗粉混合均匀。两组均干预 15 d。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 评分。于干预前、干预 15 d 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 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使用一条 长约 10 cm 的游动标尺,刻度分为 0~10 分,患者 依据自身疼痛强度将滑标移至相应位置(刻度背对 患者) ,以 0 分为无痛, 10 分为剧痛,分值越大, 表示疼痛越严重 [6]。(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 情绪评分。于干预前、干预 15 d 后使用焦虑自评 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 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评估患者焦 虑和抑郁情况, SAS、SDS 均包括 20 条目,分别记 1~4 分,将总分 ×1.25 后取整数部分得标准分,其 中 SAS 评分 <50 分、 SDS 评分 <53分为无焦虑或抑 郁, SAS 和 SD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情 绪越严重。(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 于干预前、干预 15 d 后使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 定量表(FACT-G)评估, 共 27 条目, 分为生理状 况(7 个条目) 、功能状况(7 个条目) 、情感状况(6 个条目) 、家庭 / 社会状况(7 个条目)共 4 个维度, 分别记 0~4 分,总分 0~108 分,评分越高 表明患者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 VA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1 。
表 1 两组干预前后 VAS 评分比较(分,
x ±
s )
组别 |
干预前 |
干预后 |
t 值 |
P 值 |
观察组(n=60) |
7.69±1.38 |
1.57±0.52 |
32.145 |
0.000 |
对照组(n=60) |
7.64±1.41 |
2.81±0.74 |
23.495 |
0.000 |
t 值 |
0.196 |
10.619 |
|
|
P 值 |
0.422 |
0.000 |
|
|
2.2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
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干预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分, x ±s ) |
 SDS 评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
观察组 (n=60) |
59.73±4.24 |
37.82±3.46* |
60.69±3.72 |
44.85±4.29* |
对照组 (n=60) |
59.65±4.31 |
48.79±3.87* |
60.17±3.86 |
52.67±5.16* |
t 值 |
0.102 |
16.368 |
0.751 |
9.027 |
P 值 |
0.459 |
0.000 |
0.227 |
0.000 |
注: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 FACT-G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干预后, 两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 情感状况和家庭 / 社会状况等 FACT-G 评分均高于 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
两组干预前后 FACT-G 评分比较(分, x ±s ) |
|
组别 |
生理状况 |
功能状况 |
情感状况 |
家庭 / 社会状况 |
干预前 干预后 |
干预前 干预后 |
干预前 干预后 |
干预前 干预后 |
观察组(n=60) |
13.84±3.32 |
20.41±4.89* |
12.82±4.53 |
17.79±5.97* |
1 |
1.64±3.37 |
15.67±4.59* |
14.43±4.25 |
21.23±5.36* |
对照组(n=60) |
13.97±3.46 |
17.36±4.04* |
12.65±4.48 |
15.36±5.52* |
1 |
1.63±3.26 |
13.14±4.23* |
14.52±4.34 |
18.58±4.41* |
t 值 |
0.210 |
3.725 |
0.207 |
2.315 |
|
0.017 |
3.140 |
0.115 |
2.957 |
P 值 |
0.417 |
0.000 |
0.418 |
0.011 |
|
0.493 |
0.001 |
0.454 |
0.002 |
注: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3 讨论
已知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癌痛发生率达 70%~90%,患者往往受到疼痛的长期折磨直至死亡 [7]。因此, 临床需对癌痛患者进行对症综合治疗, 以改善其生存质量。中医学将癌痛归属于“痛症”范畴,认为因寒凝、气滞、血瘀、热毒等所致机体气血瘀滞、气机不畅、经脉闭塞,即所谓的“不通则痛”为实痛; 而因久病致机体正气虚损、气血亏虚,经络不通而 引起疼痛,即所谓的“不荣则痛”为虚痛 [8] 。癌痛 为虚实交杂,应辨证论治。中医穴位贴敷是融合药 物、穴位、经络的复合型疗法,药物贴敷于癌痛处 经皮肤或经络直接吸收, 药力直达痛处, 疗效极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 VAS 评分低于 对照组。这是因为中药敷料组方中,白芥子具有利 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之效;细辛可解表散 寒、通窍祛风止痛; 全蝎可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白花蛇草可清热解毒、消痈、利湿;土茯苓可通利 关节、解毒、治痈肿;刘寄奴可活血行瘀、消肿止痛; 红花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莪术可行气破血,消 积止痛;壁虎可祛风、活络、散结;花椒可温中行 气;甘草可调和诸药。全方共奏通经活络、化瘀止 痛、活血行气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莪术中 倍半萜类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莪术挥发油可发挥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的作用 [9-10] ;白花 蛇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的功效 [11]。 本研究选穴的阿是穴随病而定、随病消长,是最佳 刺激点,可将经络系统和脏腑组织联系起来,有效 缓解患者疼痛 [12]; 其余辅穴也均具有通络止痛、活 血行气的作用。诸穴合用, 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理气活血,达到镇痛安神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干预后,观察组 SAS、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FACT-G 评分高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为,中医学认为焦虑、抑郁等多是由劳心 过度、思虑忧愁致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而引起机体 气血不和、阴阳失调的表现,是为“神乱”。 心穴 配合神门穴旨在调神,心藏神,心有病则神不安, 故取心穴可发挥静心安神之功效;神门穴为手少阴 心经之要穴,可辅助调节神经,补益心气,安定心神;内分泌穴、皮质穴等可帮助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纠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 心烦、紧张、焦虑等情绪 [13] ,从而提高患者生命 质量。
综上所述,在规范化癌痛干预基础上采用中医 穴位贴敷可降低 VAS 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提高 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规范化癌痛干预。
参考文献
[1] 胡夕春,王杰军,常建华,等 . 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识 (2017 年版) [J]. 中国癌症杂志, 2017, 27(4): 312-319.
[2] 武林鑫, 孙莉 . 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与原因 [J]. 肿瘤防治研究,2014, 41(4): 421-424.
[3] 逄艳,张芳 . 脐灸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虚寒型癌痛临床观察 [J]. 光明中医, 2019, 34(22): 3457-3459.
[4] 杨玉平,沈翠珍 . 揿针疗法合并穴位贴敷治疗癌痛三阶梯止痛患者效果观察 [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9, 26(增刊 1):163.
[5] 梁春云,于红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Meta 分析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 20(5): 3-6.
[6] 刘亚玲 . 个体化疼痛管理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9(3): 175-177.
[7] 高建清,雷艳容,陈红蓓 . 中药外敷痛点及腧穴配合针刺对晚期肺癌患者癌痛程度、睡眠质量的影响 [J]. 陕西中医, 2020, 41(7): 972-975.
[8] 王晓艳,李志华 . 中医穴位贴敷技术对癌症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 [J]. 四川中医, 2019, 37(1): 189-190.
[9] 王颖,郭兰萍,黄璐琦,等 . 姜黄、莪术、郁金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中国药房, 2013, 24(35): 3338-3342.
[10] 赖艳妮,严一文,徐培平 . 基于系统药理学探索莪术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 23(14):177-182.
[11] 梅全喜,林慧 .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药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中国药房, 2010, 21(47): 4508-4510.
[12] 陈婷玉,林旭星,方凤贞 . 中药外敷阿是穴对肿瘤患者疼痛影响的 Meta 分析 [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 31(4): 706-712.
[13] 于艳英,李文娟,范大丽 . 中药穴位贴敷对血液透析患者失眠、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新中医, 2019, 51(5):281-2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