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75 例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37 例和观察组 38 例。对照组采用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优良率、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为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和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其效果优于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
【关键词】 掌指骨骨折;开放性;微型外固定架;微型钢板固定;骨折愈合;掌指关节功能
掌、指关节的抓、握等操作建立在解剖复杂、组织结构精细的基础上,其对骨折愈合程度要求较高。临床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常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具有稳定牢固且复位准确的特点,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伸指功能恢复,且骨折愈合后需取出钢板,增加二次损伤风险 [1]。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具有简便、灵活等特点,且无需二次手术 [2]。本文观察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75 例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中掌指骨骨折诊断标准 [3],且经 X 线、CT 影像学检查确诊;无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禁忌;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者;合并重度神经及大血管损伤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 伦审 2017(101)号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37 例和观察组 38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5 例;年龄24~69 岁,平均(46.77±6.18) 岁;Gustilo 分型:Ⅱ型 18 例,Ⅲ A 型 13 例,Ⅲ B 型 6 例。观察组男 23 例,女 15 例;年龄 26~69 岁, 平均(47.19±6.13)岁;Gustilo 分型:Ⅱ型 18 例,Ⅲ A 型 12 例,Ⅲ B 型 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肢用肥皂水冲洗后,应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及双氧水交替冲洗 3 次,清理患肢部位异物,随后以碘伏消毒,常规消毒铺巾,进行清创处理,修剪污染、坏死软组织,游离小骨块后。在 BG9000 C 型臂 X 线机(上海慧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辅助下应用牵引、折顶等手法进行断端复位。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依据软组织受损情况,选择自背侧作纵形或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指伸肌腱,充分暴露骨折端(避免造成骨膜、伸肌腱及周边组织损伤)。清除骨折端间隙中的软组织、血块后,牵拉复位闭合骨折端,开放骨折在彻底清创后整复骨折, 依据骨折部位选择L 型、T 型或直型微型钢板固定, 固定过程中需避免微型钢板与肌腱直接接触,冲洗切口并缝合。
观察组采用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依据骨折及软组织受损情况选择进针点(避开肌腱、神经、血管等组织),从背侧以倾斜 30° ~60°进针,分别置入 2 枚半螺纹钉在骨折近端、远端(置入深度至对侧骨皮质),安装微型外固定架,并旋转万向接头纠正骨折端移位、短缩等情况,在C 型臂 X 线机辅助下观察复位情况,复位满意后拧紧螺栓、固定支架,冲洗切口并缝合。术后定期复查 X 线,并依据骨折对位对线情况调整外固定架。
1.3 观察指标 (1)术后 6 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2)比较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骨折愈合质量标准 [4]:掌指关节面台阶或分离 <1 mm 为优;掌指关节面台阶或分离 1~2 mm 为良;掌指关节面台阶或分离 >2 mm 为差。(3)比较两组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采用手指总主动屈曲度量表(TAFS)评价 [5]。优:掌指关节至指间关节活动度 >220°;良:掌指关节至指间关节活动度 180° ~220°;差:未达上述标准。(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为 100.00%,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临床治疗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常选择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可有效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性,降低或防止固定后出现移位、旋转等风险。但采用微型外固定架术治疗更为简便、灵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在于,相较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只需在骨折近端及远端置入螺钉进行固定即可,术中无需广泛切开软组织,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且对骨折端周边血供损伤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折愈合 [6]。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和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掌指骨关节皮下空间狭窄,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可能会增加肌腱滑动困难风险,增加肌腱磨损, 术中对患者的软组织及骨折端血供影响较小,利于骨折愈合,且患肢外侧固定可降低对肌腱滑动的影响,提高了骨折愈合质量 [7]。另外,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可辅助患者充分撑开掌指,降低关节囊、韧带挛缩等对掌指关节功能锻炼的影响,且球形关节固定螺栓松开后,也利于患者尽早进行手部功能锻炼,有效促进掌指关节功能恢复 [8]。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术式的安全性相当。
综上所述,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和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其效果优于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廉会存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分析 [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1):189-190.
[2]褚庭纲,周宗伟,薛继鑫,等 . 外置接骨板,克氏针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掌骨骨折的比较研究 [J].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9(5):321-324.
[3]陈孝平,汪建 . 外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662-666.
[4]史东 . 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掌指骨开放性粉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J]. 医疗装备,2018,31(2):16-17.
[5]张均锦,陆春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J]. 骨科,2019,10(5):477-479.
[6]卢微波 . 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对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的疗效 [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86-2387.
[7]黄健曦,黄少帆,汪强,等 .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与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掌指骨骨折效果比较 [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8(3):160-162.
[8]宋春林,朱雨,王永才 . 微型外固定架、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固定治疗开放性掌指骨骨折的比较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7):769-7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