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PDCA 循环法在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1 09:13: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法在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 2018 年 10 月至2019 年 10 月实施常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实施 PDCA 循环法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比较PDCA 循环法管理前后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漏报率、迟报率和 20 名传染病科护士的管理满意度。结果:PDCA 循环法管理后,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卡填写正确率、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 PDCA 循环法管理前,漏报率和迟报率均低于 PDCA 循环法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 循环法应用于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可提高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卡填写正确率和护士满意度,以及降低漏报率及迟报率,优于常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效果。

【关键词】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PDCA 循环法

0  引言

近年我国各类传染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1]。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是指在疫情发生并发现后, 向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报告的传染病管理的关键举措 [2-3]。疫情监测报告的填写质量与疫情的控制效果密切相关,采用有效的手段提高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的管理质量,可以提高传染病的防控效果 [4]。本文探讨 PDCA 循环法在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实施常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实施 PDCA 循环法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PDCA 循环法管理前,传染病例数量 356 例,其中男 221 例, 女 135 例;乙类传染病 213 例,丙类传染病 143 例。PDCA 循环管理后,传染病例数量 430 例,其中男266 例,女 164 例;乙类传染病 300 例,丙类传染病 130 例。选取本院传染病科护士 20 名,其中男2 名,女 18 名;年龄 20~50 岁,平均(42.1±2.2) 岁;工作年限 1~12 年,平均(8.87±2.19)年;中专 2 名,大专 7 名,本科及以上 11 名。

1.2  方法 在采用 PDCA 循环法管理前,本院常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即根据相关规定及制度进行管理。

PDCA 循环法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1)计划阶段(Plan)。调查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情况,分析监测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2)执行阶段(Do)。①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三级管理结构,即在各级医院设置传染病报告管理小组、公共卫生科、临床科室管理小组,由医院领导负责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各科室主任负责制订并下发报告管理计划,明确各层级职责,实现分层管理,提高管理效率。②组织医师进行培训,提升其法律意识。定期开展讲座,提高医师对疫情报告的重视程度;定期举办传染病报告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活动;组织医师进行传染病基础知识的培训,对于新入院医师及实习生需集中培训、定期讲课及考核;对于某些新出现的传染病,需结合官方报道进行知识普及;某些呈现季节性发病规律的疾病,需在邻近发病前进行提醒及知识普及。③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在各个科室建立全天候疫情网络监测制度,设立专职疫情报告员岗位,由其进行每日疫情报告的检查工作,并对可疑报告进行核实。④端正态度,完善服务,提高患者对疫情报告信息提供的依从性。培养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患者详细讲述传染病相关知识,强调填写报告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于传染病的危害意识及认知水平。⑤优化操作流程。在各个科室设立疫情管理岗位,疫情管理岗位工作人员需加强与各科室的沟通,使疫情可及时上报。(3)检查阶段(Check)。每月对上一阶段的工作质量进行一次检查,统计各个科室的迟报、漏报、错报情况,将统计结果通报给各个科室,各科室在接收统计结果后,先在科室内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迟报、漏报、错报的原因,总结原因后,各科室专职疫情管理人员再次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结合各个科室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对上一阶段的工作措施继续进行修改、完善。(4)处理阶段(Action)。实施检查阶段中制订的新计划,同时在院内建立奖惩制度。在新计划实施一个月后,再次进行漏报、错报、迟报等情况的统计、分析及再次完善,实现管理质量的逐步提升。

1.3  观察指标 (1)比较 PDCA 循环法管理前后传染病的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漏报率以及迟报率。(2)比较 PDCA 循环法管理前后 20 名传染病科护士的管理满意度。采用传染病科自制的管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共 20 项,总分 20~100 分。85~100 分为满意;60~84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满意 + 基本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DCA 循环法管理前后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情况比较 管理后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卡填写正确率明显高于管理前,漏报率和迟报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PDCA 循环法管理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 管理后, 护士的满意度为 95.00%,高于管理前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  讨论

传染病的防控不仅关系居民的安危,还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 [5]。PDCA 已在护理学、临床学、传染病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6-7]。PDCA 循环法是一种管理学模型,主要涉及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4 个工作环节。在实际工作中,4 个环节会定期进行 1 次循环,以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及运转 [8]。

本研究结果显示,PDCA 循环法管理后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卡填写正确率均高于管理前,且漏报率和迟报率均低于管理前。提示 PDCA 循环法可提高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的质量。

综上所述,PDCA 循环法应用于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可提高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卡填写正确率和护士满意度,降低漏报率及迟报率,优于常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张晓飞,金芳,等 . PDCA 循环在提高检验报告单信息完整率中的应用 [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7): 622-624.
[2]卢映君,刘健华,刘芳利 . PDCA 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质量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 67-69.
[3]韩立梅 . PDCA 循环应用于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效果分析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3):189.
[4]黄淑琼,蔡晶,张鹏,等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及反思 [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0, 31(4):1-4.
[5]江雪珍 . 医院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管理实践 [J]. 现代医院管理,2018,16(3):44-45.
[6]赵莹,徐艳春 . PDCA 循环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采样管理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13(22):118-120.
[7]林清萍 . 探讨 PDCA 循环法在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中的应用 [J]. 智慧健康,2018,4(23):44-46.
[8]许燕卿,罗盛鸿,左亚沙,等 . PDCA 循环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 1702-17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055.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