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种植牙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种植牙骨量不足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观察组患者应用骨组织引导再生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应用上颌窦提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10 d的治疗疗效以及术后3个月的义齿修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0 d的治疗疗效比对照组更好;观察组患者的义齿修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种植牙骨量不足应用骨组织引导再生术的治疗方式疗效更好,值得加大推广。
关键词:骨组织引导再生术;种植牙骨量不足
本文引用格式:魏桂.种植牙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60+62.
0引言
牙齿损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导致牙齿出现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外力碰撞导致患者牙齿缺损或者咬食硬物导致的牙齿损伤。虽然牙齿的缺损并不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外观形象也更加注重,因此在修复牙齿时也对牙齿的美观有着较高的要求。种植牙由于有较高的美观度、舒适度以及咀嚼率而被广泛应用于牙齿的修复术中,满足了人们对于美观的要求[1]。进行种植牙修复的基础是充足的牙槽骨骨量,但在种植牙修复术中经常出现种植牙骨量不足的问题,这给种植牙修复带来了困难[2]。对于种植牙骨量不足的问题普遍采用骨移植或骨重建来解决,本文就种植牙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56例种植牙骨量不足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使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女13例,男15例;年龄为29-60岁,平均(42.31±3.41)岁,其中牙槽萎缩的患者6例,颌骨骨量不足的患者有12例,种植体周围骨量不足的患者有10例;对照组患者中,女14例,男14例,年龄为30-59岁,平均(43.01±3.33)岁,其中牙槽萎缩的患者为7例,颌骨骨量不足的患者有13例,种植体周围骨量不足的患者有8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上颌窦提升术进行治疗,方法如下:在进行种植前,首先对患者的上颌骨进行CT扫描检查,确定患者的上颌窦底部与牙槽嵴的距离,使用环形钻为患者制造种植窝并敲打已备好的种植窝中的柱形骨块,使患者的上颌窦粘膜与其分离,此后,到患者的颌部或下颌外部等地方取骨,取骨完成后将其与Bio-Oss人工骨混合,将上颌窦底膜与窦底骨分离开,提升患者的窦底高度,在植骨操作完成的同时植入种植体[3]。观察组患者采用骨组织引导再生术进行治疗,选用瑞典的Nobel Active为种植体型号,种植体的直径为3.5 mm、4.3 mm以及5.0 mm[4]。为患者采用美国欧海斯公司生产的Bio-Oss骨粉作为诱导骨组织的再生骨粉,选取该公司的Bio-Gide可吸收胶原膜作为术中使用的屏障胶原膜[5]。具体手术方法为:将Bio-Oss骨粉植入患者的缺骨区域内,可将Bio-Gide可吸收胶原膜覆盖于患者的邻近组织自体松质骨上,对患者的牙龈组织瓣进行修整后将其缝合。
1.3观察指标。对比采用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术后10 d的手术愈合率以及术后3个月的义齿修复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3个月后的义齿修复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解决种植牙骨量不足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上颌窦提升术;另一种是诱导骨组织再生术。针对患者上颌后牙缺失的情况一般采用上颌窦提升术来进行治疗,患者的上颌后牙缺失会导致患者的上颌窦底部降低到原牙的牙根位置,在这个时候进行牙齿的种植在穿透患者上颌窦壁上会更加容易。为了使植入种植体更加有效,在种植修复后需要用合成的骨代替品将患者上颌窦提升到原来的位置,使种植体固定在患者的上颌骨处,以便种植体的植入更加顺利,以此来提升治疗的疗效[6]。采用上颌窦提升术来治疗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①通过外科手术的手段从患者的窦底剥离出上颌窦粘膜后再进行提高,在窦底骨的两侧与窦底粘膜间植入骨移植的材料来增加患者的骨高度,同时也使种植术应用的成功率大大提高;②在患者进行植骨后,在种植技术的同期或者二期中也降低了该区域的种植难度,增大了患者的上颌后牙种植修复的可能性;③上颌窦的提升是通过骨代替品或者是防治骨来增加窦底与上颌后部牙槽嵴顶间的高度,以此来解决患者骨量不足的问题,在使患者的牙齿功能保持正常的同时,增加了骨移植的成功率[7]。但上颌骨提高术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由于患者是应用髂骨来进行自体移植的,尤其是患者的牙槽嵴出现萎缩的情况或者是上颌窦的高度不够等情况,容易使患者在进行上颌窦提升术时植入时间过长,增大了患者上颌窦的穿孔机率,因此部分患者极易出现感染的情况,同时还会伴随着患者的皮肤出现局部麻木、疼痛等并发症的出现,不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
诱导骨组织再生术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应用,应用时间较长,该技术的原理如下:由于生物膜材料具有天然的屏障作用,诱导骨组织再生术利用这一点来更加高效地隔离周围健康组织与患者的骨缺损组织,为患者临近骨端的具有可再生能力的组织细胞进入隔离区域提供重要的保障,为患者的剩余骨组织提供一种相对安全、不易被干扰的环境,是一种使剩余骨组织的再生能力得到最大化提高的治疗方式。在对患者进行诱导骨组织再生术的时候,要为患者选取最合适的生物材料,这种生物材料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相容性、骨诱导性以及取材较为方便等,选取这类生物材料的主要目的是为患者的治疗疗效提供保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诱导骨组织再生术的观察组患者术后10 d的愈合率更高,且在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义齿修复率比对照组更高。
综上所述,对比上颌窦提升术,骨组织再生引导术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更好,更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善勇.种植牙区骨量不足的外科手术处理方法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32):49-50.
[2]陶柯.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联合Bio-Oss骨粉在上前牙区骨量不足种植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1):108-111.
[3]吕佩儿,孙红英.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种植体修复治疗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45例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6):50-51.
[4]刘帅,赵瑞,汪俊妍,等.自体牙骨粉移植改善正畸治疗中牙槽骨骨量不足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48(2):15-18,23.
[5]黎旭,陈玲,覃柳宣.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植牙患者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3):105,107.
[6]罗翠芬,彭国光,夏炜,等.上颌结节倾斜种植体联冠桥修复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上海口腔医学,2018,27(2):170-175.
[7]Zeev O,Jonathan B,Shlomo M,et al.The Effect of Moderately 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on Dental Implant Survival and Peri-implant Bone Loss:A Long-Term Retrospective Stud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Maxillofacial Implants,2018,33(2):389-3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