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组方论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钙尔奇D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益肾化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相关理化指标、生理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积分变化较大,P<0.0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积分变化相对较小(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变化差异较小(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指标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出现8例胃不适、3例出现心悸等情况,治疗组患者出现8例口渴、4例胃不适以及3例便秘。两组患者其他指标均正常,并且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发生。结论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中药组方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的症状,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益肾化瘀方;钙尔奇D;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本文引用格式:刘达,王昆鹏,王宇峰.中药组方论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评价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81,386.
0引言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老年性骨质疏松(OP)是一种由于患者自身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发生退化为其特征的一种疾病,会导致患者骨骼逐渐脆化,从而增加了发生骨折的风险。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骨密度降低、慢性疼痛以及活动能力急剧下降等。此外,该病还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对老年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 0 1 8年3月至2 0 1 9年3月收治的6 0例O 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65~82岁,平均(7 3.1 6±5.12)岁;对照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66~84岁,平均(73.53±5.05)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中医辩证: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脏器疾病患者;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钙尔奇D片(生产厂商: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29)50 mg于每日入睡前采用温水服用,服用1次/d。
治疗组患者采用益肾化瘀方对患者进行治疗。益肾化瘀方采用枸杞15 g、菟丝子15 g、五味子15 g、钩藤15 g、天麻15 g、葛根30 g、地龙7 g、丹参30 g、茯苓30 g。患者服用2次/d,分早晚进行服用,每次服用1袋。
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均接受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参考《重要性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采用DEXA骨密度仪对两组患者的骨密度进行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其中包括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形态发生蛋白、降钙素、雌激素以及孕酮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安全指标,其中包括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1.4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
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积分变化较大,P<0.0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积分变化相对较小(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变化差异较小(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指标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指标(P<0.05),见表3。
2.4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安全性
经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出现8例胃不适,3例出现心悸等情况;治疗组患者出现8例口渴,4例胃不适以及3例便秘。两组患者其他指标均正常,并且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发生。
3讨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又被称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Ⅱ型,是发生于老年期的,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3-4]。多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女性患者居多。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然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5-6]。现代医学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于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其发病主要与老年人性激素紊乱(雌二醇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降钙素分泌减少、钙吸收减少、缺乏活性维生素D以及运动量减低等原因有关。治疗上多采用骨吸收抑制剂(雌激素及其受体调节剂、二磷酸盐、降钙素等);骨形成促进剂(钙、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他汀类药物等);运动疗法以及其他的辅助疗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使用[7-8]。
通过本次研究得知,治疗组患者采用益肾化瘀方对OP患者进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积分变化较大,P<0.0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积分变化相对较小(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变化差异较小(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指标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出现8例胃不适,3例出现心悸等情况,治疗组患者出现8例口渴,4例胃不适以及3例便秘,两组患者其他指标均正常,并且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益肾化瘀方对OP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旸,宋松,孙威.中药壮骨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3(4):201-203.
[2]尚洁,谢雁鸣,廖星,等.补肾类中成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J].中医杂志,2017,58(10):845-849.
[3]姚立彬,李百占,张立强,等.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2):282-283.
[4]周洁,林松青,王彬.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5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5):11-13.
[5]徐玉禄,王群,邢亚群,等.精骨补骨颗粒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7,40(4):67-69.
[6]郁啸云,赵佳盛,盛韶山.陶氏健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1):32-37.
[7]李建秋,姚丽菠.TX-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贵州医药,2018,42(2):221-222.
[8]刘新琼,关黎清,何海荣,等.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