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及中药处方点评干预分析。方法我院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干预,随机选取干预前后1年内的中药房饮片调配处方各1452张,根据中药处方点评干预前后的调配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差错的发生率。结果经数据分析显示,采取中药处方点评干预后,抽取的1452张中药房饮片调配处方中差错率(0.11%)明显低于实施前抽取处方的差错率(6.13%),P<0.05,经对比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数据统计学分析意义,经过分析结果显示,处方点评前比较常见差错类型有组方结构不明确占(26.97%)、处方开具不规范(12.35%)、脚注不到位(22.47%)、生熟未标明(13.48%)、调配剂量失误(10.11%)、药物配伍禁忌(5.62%)、漏抓、误抓药物(8.99%);中药处方点评后的常见差错因素是脚注不到位(25.00%)、组方结构不明确(25.00%)、生熟未标表明(18.75)、处方开具不规范(12.50%)、漏抓、误抓药物(12.50%)、调配剂量失误(6.25%)。结论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干预能够明显的降低中药房饮片的调配差错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使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值得中药房推广。
关键词:中药房;饮片;中药处方点评
本文引用格式:李利莲.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及中药处方点评干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325-326.
0引言
中药房是医疗机构负责本院内中药饮片的调配以及管理的中药部门,其中包括方子的审核、药剂的调配、药品划价、复核、以及药物的发放等重要内容[1],在临床上中药饮片调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用药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在医学管理领域中被广泛的关注和重视[2]。在我国中药房饮片中调配差错率一直处于很高的情况,导致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上升。所以为了进一步研究更佳高效的、科学的用药方案,本院针对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应用效果中做了研究分析,并对比中药房饮片在调配中常出现的差错发生情况做出统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干预,随机选取干预前后1年内的中药房饮片调配处方各1452张,根据中药处方点评干预前后的调配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差错的发生率。排除资料不完整以及非中药处方资料。
1.2干预方法。中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组建中药处方点评层级机构,共分三级,其中有中药处方点评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以及专家组。首先分配各层级机构的工作职责,明确分工,让相关的医护人员认真执行自身职责和工作任务,制定相关的处方点评管理制度。并且依照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国药典》、《医院中药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在所有层级机构的医护人员相互协作、共同分析探讨下制定相关的院内《中药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条例实施办法》,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工作,检验中药饮片调配中的差错处方。
1.3观察指标。根据中药处方点评干预前后的调配差错类型发生情况对比,并分析差错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根据观察指标统计相关数据,分别使用均数(Mean 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和例(n)、百分率(%)来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将有效数据输入到SPSS 18.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值和χ2检验,当P<0.05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药处方点评前,抽取的1452张中药饮片调配发生的差错数量总计89张,差错率为6.13%。针对差错处方分析后发现,中药房饮片调配常见的差错因素是组方结构不明、脚注不到位、处方开具不规范、生熟未标明等;经中药处方点评后,在1452张中药饮片调配发生的差错数量总计16张,差错率为0.11%。针对差错处方实施分析后发现,中药房饮片调配主要常见的是组方结构不明确和脚注不到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经过临床分析表明,中药饮片调配差错主要常见的因素类型有组方结构不明、脚注不到位、生熟未标明以及处方开具不规范等原因[3],在中药处方开具需要满足君、臣、佐、使的临床配伍原则,处方药有的能达到十多种之多,容易出现组方结构不明、药方杂乱的情况,使临床的治疗效果和药物组方的配伍受到了严重的影响[4]。在现阶段的医院中药房的工作中,医疗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药物的质量给予重视,在以往的中药饮片调配中,常常会出现调配差错的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总结和分析,并积极的找出纠正措施的方案,制定相关的处方点评制度,来应对中药房调配差错的现象。在中药饮片调配中以操作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旨在最大化的降低调配差错的发生,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5],保证患者用药后的健康问题。尤其是中药方剂的用量问题,药材的配比是中药和剂量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最直接方式,所以必须要准确无误。由于现代中医的工作人员责任心欠缺,或者是能力较差,并且中药的药名和外观有的比较相似[6],导致调配药师出现药物抓错或者漏抓的现象发生。药物配伍禁忌:在药物配伍中有十八反十九畏的的配伍禁忌,如果处方审核把关不好,会把有配伍禁忌的中药一起调配给患者,引起患者用药后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本文通过对中药处方点评前后的效果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处方点评前组方结构不明的差错中占比较高,达到了26.97%,药师和医师及时沟通交流,明确了处方的结构,防止到了饮片调配的错误发生。经过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脚注不到位也是中药饮片调配中问题较多的类型,例如:中药饮片使用的方法有煎服、炮制、鲜药运用等不同的方法。鉴于此种情况,院内要加强医师处方的开具规范制度和培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规范脚注标注。经过本文分析证明,应用中药处方点评后中药房调配差错率为0.11%,明显低于中药处方点评前的6.13%差错率。此项工作的实施,有助于控制脚注不到位、生熟未标明以及组方的结构不明等差错情况的出现,有效的提高了中药饮片调配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7]。综合以上分析,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及中药处方点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中药房饮片调配差错的发生,强化调配的防范意识,提高了中药饮片调配的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小娟,钱静芬.门诊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及中药处方点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4):15-17.
[2]金晓霞.中药处方点评及干预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11):179-179.
[3]林玉麟.2016年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结果与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19):160-162.
[4]霍利民.处方点评对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影响分析[J].天津药学,2017,29(3):33-35.
[5]余玖霞,张恒玉.我院1200张门诊中药处方点评与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30):140-142.
[6]马静,许冬霞.中药饮片处方点评要点及工作模式的探讨[J].光明中医,2017,32(23):3496-3498.
[7]陈晓.9600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01):114-117+1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