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6 14:53: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和术前、术后1周的常规肝功能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肝功能为Child A级的35例患者术后仍为Child A级者有28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11.9±2.6)%,术后为Child B级的患者有7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18.8±3.9)%。术后Child分级由A级转变为B级的患者术前ICGR15的值明显高于术后Child分级仍为A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进行评估时,对患者进行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联合检查能够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吲哚菁绿清除试验;Child分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本文引用格式:张慧明,杨威,刘紫琳,等.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59+62.

0引言

为了研究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6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和术前、术后1周的常规肝功能进行检查,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68例,包括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61岁-69岁,平均年龄(65.1±1.2)岁,肝硬化病史1年-29年,平均病史(9.1±1.9)年,术前对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Child-Pugh A级35例,Child-Pugh B级26例,Child-Pugh C级7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贲门血管周围离断术,对患者的脾脏进行常规切除,对患者的近半胃、食管6-7cm外周血管和贲门周围进行结扎。使用吲哚菁绿试剂(大连贝尔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514)对患者进行吲哚菁绿清除试验,试验之前对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身高、体质量等进行检测,并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使用日本光电工业生产的DDG-3300分析仪和相应的软件系统进行试验。对患者实施检测之前,禁食6 h,禁水4 h,把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和空腹血蛋白值输入仪器,计算检测所需的ICG量。检测时让患者取平卧位,对患者一侧的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连接好装置后使用无菌注射水5 mL稀释ICG安瓿,将溶液一次性注入患者的肘正中静脉,由仪器自动得出ICGR15值[2]。术前和术后1周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和总胆红素水平进行检查,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腹水或者肝性脑病,按照Child-Pugh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Child分级,Child-Pugh评分≤6分者为A级,Child-Pugh评分7-9分者为B级,Child-Pugh评分≥10分者为C级。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包处理,利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资料经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组件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术前肝功能为Child A级的35例患者术后仍为Child A级者有28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11.9±2.6)%,术后为Child B级的患者有7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18.8±3.9)%。术后Child分级由A级转变为B级的患者术前ICGR15的值明显高于术后Child分级仍为A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评估为Child B级的26例患者术后仍为Child B级的有21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24.2±4.1)%,术后转变为C级的患者有5例,患者术前ICGR15的值为(29.6±7.7)%,术后Child分级由B级转变为C级的患者术前ICGR15的值明显高于术后Child分级仍为A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3讨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如不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尽早对患者进行手术是防止患者再次出血的重要方式。老年患者的肝功能受损之后,肝组织再生结节和纤维组织破坏了患者肝脏的血管结构,所以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压力持久增高。临床上主要采取脾切断流术对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治疗,脾脏切除联合断流术对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小,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能够得到显著降低,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肝功能储备情况进行判断,这样才能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更好的了解,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治疗措施[3]。
临床上一直把Child分级作为肝功能分级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发现Child分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反映出肝实质损害严重程度和肝代偿功能现状,不能够对患者受到外来侵袭时的肝脏储备功能潜在不全的状态进行有效评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吲哚菁绿(ICG)排泄试验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吲哚菁绿是一种无毒的红外感光燃料,经静脉注入人体后能够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随着患者的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血管,肝细胞会选择性的摄取吲哚菁绿,然后逐步排入胆汁中,不会经人体肾脏排泄,也不参与肠肝循环,不会回流到肝淋巴系统,是反映人体肝脏储备功能的一种理想色素。正常人在接受吲哚菁绿静脉注入20 min后,97%以上会从血液中排出,ICG消失曲线最初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15 min后趋于平缓,所以以ICGR15作为常用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指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前值ICGR15较高的患者,术后Child分级升高的概率更大,这说明在对老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进行评估时,对患者进行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与Child分级联合检查能够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潘龙,杜成友,李德卫.吲哚菁绿排泄实验在门静脉高压症择期手术中的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38(7):1041-1044.
[2]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及肝脏有效血流量评估慢性肝炎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意义[J].临床肝胆外科杂志,2014,30(2):141-144
[3]陈昌泽,杨乃明.吲哚氰绿负荷试验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外科杂志,2004,12(2):83-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071.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