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剂、手法康复治疗联合治疗的效果,并具体分析其对肢体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中西结合急诊内科诊治的140例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研究组70例在以上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剂、手法康复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服药后的效果,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nse、Hcy、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se、Hcy、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71%),P<0.05。结论对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益气活血通络汤剂与手法康复治疗,疗效显著,既可改善患者的肢体神经缺损评分,又可降低血黏度,值得临床提倡推广。
关键词: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益气活血通络汤剂;手法康复;肢体运动障碍
本文引用格式:全银实.益气活血通络汤剂结合手法康复对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172-173.
0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该病的发病率在最近几年里呈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着极大的影响[1]。对于该病症,仅用西药治疗的效果欠佳,需辨证使用中药治疗,才可获得理想疗效,且安全性较高[2]。因此,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手段对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障碍有着重要意义[3]。本研究选取140例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样本,旨在探究益气活血通络汤剂与手法康复联合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中西结合急诊内科诊治的140例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龄45~78岁,平均(60.35±1.52)岁;病程为4~38 h,平均(21.35±1.52)h;合并症包括30例高血压、18例糖尿病、22例高脂血症。研究组70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45~78岁,平均(60.43±1.56)岁;病程为4~38 h,平均(21.42±1.57)h;合并症包括31例高血压、18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两组基础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神经营养支持、水电解质纠正、脱水治疗、脑细胞保护剂治疗等常规治疗,在以上基础服用瑞舒伐他汀[厂家: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J20170008,规格:10 mg×7片/盒],每次口服10 mg,每日1次;服用拜阿司匹林(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30片),每次口服100 mg,每日1次。研究组在以上基础增加益气活血通络汤剂、手法康复治疗,其中汤剂由当归15 g、红花10 g、赤芍12 g、黄芪30 g、川芎12 g、石菖蒲9 g、太子参15 g、丹参20 g、地龙9 g组成,用水煎服,取300 mL汤汁,分两次服用,一次服用150 mL。手法康复的具体操作为:(1)软瘫期康复练习:指导患者的良肢呈正确摆放位置,防止痉挛发生,利用支具辅助,适当改变体位。偏瘫肢体予以被动活动训练,包括上下肢运动、下肢外展运动等,对患肢进行挤压、拍打等刺激,诱发肢体运动。(2)痉挛期康复练习:早期采用抗痉挛PT手法帮助患者增加肌肉力量,指导患者进行平衡练习、坐站转换练习、转移练习、步行训练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清指标变化(NSE、Hcy、IL-6)及总有效率。血清指标检测: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3 mL外周静脉血,离心转速为3000 r/min,10 min取血清,对NSE、Hcy、IL-6进行检测。疗效判定[4]:NIHSS评分降低91%~100%,可独立生活,为基本治愈;NIHSS降低46%~90%,轻度依赖,为显著进步;NIHSS评分降低18%~45%,中度依赖,为进步;NIHSS评分未降低,生活无法自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t、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NIHSS评分、MoCA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血清NSE、Hcy、IL-6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NSE、Hcy、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SE、Hcy、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71%),P<0.05,见表3。
3讨论
中医学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归属于“中风”范畴,表示血瘀、气虚与中风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血瘀、气虚可作为诱发中风的两大危险因素[5]。因此,用活血益气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取得显著疗效,该方剂由当归、红花、赤芍、黄芪、川芎、石菖蒲、太子参、丹参、地龙组成,其中当归有通经活络、活血补血之功效;红花有散瘀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赤芍有活血、凉血之功效[6];黄芪有益气功效;川芎有祛风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石菖蒲有开窍醒神之功效;太子参有健脾补肺、生津润肺之功效[7];丹参有活血祛瘀、凉血消肿、安神之功效;地龙有凉热定惊、息风止痉之功效;以上药物综合治疗有活血益气之功效。益气活血通络汤剂配合手法康复,可提高药物疗效,增强肢体肌力,改善肢体运动障碍,减少致残风险,最大限度保留偏瘫肢体的功能,帮助脑卒中患者改善生活质量,通过上肢活动训练、下肢活动训练等康复训练方法,增强对偏瘫肢体的刺激,增加神经功能[8]。研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NSE、Hcy、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71%)。提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益气活血通络汤剂与手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强其肢体功能,改善血清指标,是一种疗效理想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对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益气活血通络汤剂与手法康复治疗,疗效显著,既可改善患者的肢体神经缺损评分,又可降低血黏度,值得临床提倡推广。
参考文献
[1]蒋瑞军,王忠兰.补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淤型脑卒中肢体运动障碍患者急性期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5):57-58.
[2]李志宇.体针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与运动障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3):111-112.
[3]刘强,代金玉.自拟活血益气方对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3):50-53.
[4]罗嫔,曾建斌.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8):115-116.
[5]朱衡.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51例[J].福建中医药,2013,44(3):29-30.
[6]杨涛,尹晓新.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5):125-126.
[7]申贝贝,常宁甫.自拟通络益气活血汤对6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患者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6):347-348.
[8]吕学业,游海鹰,吕学武.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84-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