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循环microrna-126的表达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收治稳定性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分析对象,在两种疾病群体中各随机抽取50例并分别设为a组、B组,均进行循环microrna-126检测。通过对两组患者循环microrna-126表达差异以归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B组患者循环microrna-126指标相对于a组表现出明显下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rorna-126的表达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整体呈现出低表达,和病情恶化程度存在紧密联系,可将其作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关键词:循环microrna-126;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指引
本文引用格式:王顺楷,方志敏,刘顺民,等.循环microRNA-12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7,30.
0引言
放置在零下80℃环境中保存。使用mirVana PARIS ki(tAB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临床属于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危急重症,每年全球因为心血管病的影响而出现死亡的例数达到1700万,而有大约50%比例患者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我国近年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对应呈现上升趋势并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及早发现、对症治疗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以及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及发展受各种外界因素以及基因因素的影响,而基因的危险因素可归咎于多个的基因的变异,这是目前未完全研究清楚的[2]。microRNA-126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microRNA,在维持内皮细胞完整、细胞增殖、迁移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具体表达方式见图1。microRNA-126的表达可能在区分稳定型冠心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microRNA-12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表达水平未见报道[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稳定性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分析对象,在两种疾病群体中各随机抽取50例并分别设为A组、B组。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54~77岁,平均(61.1±3.4)岁。纳入标准:入选对象符合稳定型冠心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依据最新指南。排除标准:研究对象均应排除外伤、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肝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恶性肿瘤。对两组患者诸如性别、年龄等基线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差异无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检测方法
得到纳入研究对象的同意后抽取量为5 mL的新鲜外周循环抗凝血液,应用EDTA抗凝并在1 h内完成血浆的分离,试剂盒提取血液标本的总RNA。在量为200μL的EDTA抗凝血浆当中加入量为1000μL的QIAzol试剂并在室温环境下放置5 min,在混合液当中加入cel-miR-39以达到标化miRNA的效果。充分混匀后加入200μL氯仿,震荡15 s后在室温环境下放置3 min,然后转移到室温4℃环境中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15 min。对总RNA进行逆转录处理,然后严格根据说明书的步骤完成20μL体系建立,放置在37℃环境中进行孵育,时间为1 h,在95℃中反应,时间为5 min。得到cDNA稀释之后进行PCR,严格根据说明书的相关步骤建立25μL体系并放置在95℃环境下进行孵育,时间为15 min,需要40次循环(变性、退火、扩增)。
1.3统计学方法
对于实验所需要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关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于表1。
3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病,且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其威胁性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4]。
miRNA是近来发现的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的、能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miRNA几乎参与所有细胞过程,据推测,人类基因组上约有1/3的基因都受到miRNA的调控,而且,循环中的miRNA易检测、相对稳定、具有组织特异性,使得其成为极具潜力的候选生物标记物。有研究表明[5]:miRNA-126与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血管新生、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等有关。有研究[6]对AMI患者体内的循环miRNA进行研究,发现AMI患者体内的miR-126水平下调。
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内部存在有高度保守长大约在19~25个核苷酸,不但种类有多种且各自表达均有组织特异性。循环当中miRNA可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出现、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对此类疾病早期诊断的新型候选生物标志物,在人类心脏以及内皮系统当中均存在高度表达的表现,该指标表达和血管新生、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脂代谢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存在联系。
MiR-126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mi-RNA,在维持内皮细胞完整、细胞增殖、迁移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7]。MiR-126的表达可能在区分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iR-126的表达升高,可能的机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应激条件下全身活化的内皮细胞微泡主动分泌miR-126[8],从
而导致miR-126的表达在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性冠心病之间的差异性表达。
在本次研究中,相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当中的循环miR-126指标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表现,miR-126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整体表达是减少的状态,上调以及下调均受到时间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段表达曲线和血清肌钙蛋白I时间相关表达曲线保持着一致性,作为血管特异性的miRN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血管浓度相对最高,而循环血量、心率等因素则会影响外周循环当中miRNA指标含量,使其下降,而不同时间点其表达浓度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microRNA-126的表达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microRNA-126在稳定型冠心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表达水平未见报道。探讨循环microRNA-12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为今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提供临床实验资料及依据。
参考文献
[1]贾敏,蒋跃绒,苗阳,等.循环microRN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瘀证轻重判别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3):300-305.
[2]石萍,贾克刚,王雄关,等.血浆循环microRNA-30d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应用的初探[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2):97-102.
[3]李红,贾若飞,孟帅,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3):121-126.
[4]唐玉婷,刘艳娟,童中艺,等.MicroRNA-126-5p在阿霉素所致损伤心肌中的表达及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8,34(4):637-642.
[5]Ma JZ,Yang F,Zhou CC,et al.METTL14 suppresses the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modulating N6‐methyladenosine‐dependent primary MicroRNA processing[J].Hepatology,2017,65(2):529.
[6]郭观华,黄自明,陈丽萍.促血管生成microRNA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3):268-274.
[7]王媛,叶琳,彭云,等.microRNA-126在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视网膜神经干细胞过程中表达量的变化及意义[J].广东医学,2017,38(18):2796-2798.
[8]Nazari-Jahantigh M,Wei Y,Schober A.The role of microRNAs in arterial remodelling[J].Thromb Haemost,2012,107(4):611-6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