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新药研发项目成本的评估方法的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5 08:57: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新药研发项目成本的评估方法,观察不同评估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A组采用成本分析法对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进行评估,B组采用市场分析法评估,C组采用现金流折现法评估。观察三组成本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药品的上市率。结果A组实际成本14.58亿美元、评估成本(14.62±1.0)亿美元,B组实际成本14.84亿美元、评估成本(15.00±0.2)亿美元,C组实际成本20.13亿美元、评估成本(20.39±0.0)亿美元。A组药品上市率75%、B组药品上市率100%、C组药品上市率100%。结论采用成本分析法、市场分析法、现金流折现法进行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评估,准确性均值得肯定,但三种评估方法各有其缺陷,建议制药公司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评估方法进行选择。

关键词: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评估;成本分析法;市场分析法;现金流折现法

本文引用格式:王翔.新药研发项目成本的评估方法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58-259.

0引言

新药研发项目,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科研项目[1]。研发的过程中,对药物的研发成本进行评估,有助于判断药物的研究价值,将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2]。目前,新药研发项目成本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分析法、市场分析法、现金流折现法三种[3]。为判断三种方法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9家制药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不同方法,对其项目成本进行了评估,现有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9家制药公司作为样本,根据成本评估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C组。A组公司共3家,成立时间3-15年,平均(10.14±4.48)年。B组公司共3家,成立时间2-28年,平均(10.20±5.60)年。C组公司共3家,成立时间4-25年,平均(11.00±3.79)年。三组制药公司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A组采用成本分析法对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进行评估,B组采用市场分析法评估,C组采用现金流折现法评估,评估方法如下:

1.2.1成本分析法:所谓成本分析法,指通过计算项目研发已发生成本的方式,对后续研发成本进行评估的一种手段。新药研发项目中,可产生的成本共包括“材料”、“人员”、“管理”、“研发者机会成本”等。将其应用到成本评估过程中,可有效提高评估效率。

1.2.2市场分析法:所谓市场分析法,指在收集市场中已有的、类似研究项目成本资料的基础上,对本次新药研发成本进行评估的一种手段。市场分析法的优势,在于简单便利,但未考虑到新药研发的独特性。此外,新药研发具有时间长的特点。研发期间内,如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成本评估结果同样可能受到影响。

1.2.3现金流折现法:现金流折现法,为最为常用的新药研发成本评估方法,要求将研发的过程分为不同阶段,得到各阶段的成本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折现率进行选择,在充分考虑机会成本的同时,计算最终的净现值。现金流折现法的优势,在于应用简单。但应该评估方法,将成本视为了一次性投资,未考虑技术风险的内容。新药研发期间,每一阶段均面临不同的风险。如未对技术风险给予重视,成本评估结果将出现一定的异常。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成本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见表1。


\
 

2.2药品的上市率,见表2。

\
 


3讨论

3.1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评估的意义。近些年来,随着居民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居民生活环境的恶化,各类疾病的发生率显著提升,居民的健康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制药公司需不断对新药进行研发,以增强药物功效,减少不良反应。药物研发的过程,具有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4]。研发阶段内,受市场环境变化、政府政策调整、药物材料价格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研发成本极容易与预算成本偏离,导致“超预算”等问题发生,对制药公司造成损失[5]。如药物研发后未上市,成本损失将进一步加重。研发前,对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进行评估,有助于及早投入相应数量的资金,对药物进行研发,减少研发过程中的成本风险,确保制药公司经济效益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6]。可见,加强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评估,对制药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与安全性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3.2新药研发项目成本的评估方法。目前,常用的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评估方法,包括成本分析法、市场分析法、现金流折现法三种,根据评估方法的不同,评估特点、评估结果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为选出最佳的评估方法,本文对三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①成本分析法:本组制药公司中,应用成本分析法评估项目成本者,实际成本14.58亿美元、评估成本(14.62±1.0)亿美元。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成本分析法的评估价值值得肯定。但需注意的是,该评估方法,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应用成本分析法评估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将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预期收益的调整纳入到成本计算的过程中,使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得以进一步提升。②市场分析法:本文研究发现,应用市场分析法进行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评估的3家制药公司,实际成本14.84亿美元、评估成本(15.00±0.2)亿美元。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市场分析法进行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评估,同样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该评估方法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未考虑研发项目差异性”方面。为弥补该漏洞,使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得以进一步提升,有关人员需在应用该方法的基础上,对市场不同项目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应从“研发材料”、“研发技术”、“人力资源成本”等多方面出发,尽可能排除差异,选择最为接近的项目作为参考,改善成本评估效果。③现金流折现法:本文研究发现,应用现金流折现法进行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评估的3家制药公司,实际成本20.13亿美元、评估成本(20.39±0.0)亿美元。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流折现法同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评估方法,目前已被广泛认可,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下期试验的不确定性,未被考虑到成本评估的过程中[7]。此外,项目研发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风险,同样未给予考虑。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将上述两项风险纳入到成本评估之中,为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评估准确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采用成本分析法、市场分析法、现金流折现法进行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评估,准确性均值得肯定,但三种评估方法各有其缺陷,建议制药公司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评估方法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谢志勇,周翔.基于机器学习的医学影像分析在药物研发和精准医疗方面的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9,39(02):90-100.
[2]秦璐,刘水,赵娣.美国FDA批准的抗肿瘤靶向药物早期临床试验设计与研发策略[J].中国新药杂志,2019,28(02):129-134.
[3]王炳杰,房蕾,刘万卉.以产学研结合创新药物研发为导向的纳米药物教学[J].药学教育,2018,34(06):65-67.
[4]董乙文,胡玉涛,褚朝森.科研院校创新平台开发共享的实践研究——以连云港市药物研发共性技术中心为例[J].职业技术,2018,17(12):45-48.
[5]刘东阳,王鲲,马广立.新药研发中定量药理学研究的价值及其一般考虑[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8,23(09):961-973.
[6]孙昱,周跃华.FDA对杜氏肌营养不良及相关抗肌萎缩蛋白病治疗药物研发指导的原则介绍[J].药物评价研究,2018,41(09):1570-1576.
[7]李辉.生物类似药显露头角医药研发成本不断攀升——2016年重磅新药研发热点回眸[J].科技导报,2017,35(01):107-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933.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