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妇幼保健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对政府行政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决策起着科学引导的作用,下对辖区的妇女与儿童的身心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为更好地为辖区内妇女儿童服务,我们必须要不断关注与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工作。
关键词: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目标;具体做法
本文引用格式:马月丽.关于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42-243.
0引言
妇幼保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1]。妇幼保健机构在我国存在的时间很长,是促进我国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主力军,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2]。但是经过我们的多方调查与研究,发现当前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其工作质量低下与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卫生需求,主要原因我认为是保健与临床发展失衡,受到“轻临床、重保健或重临床、轻保健”的影响,造成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顺利地为区域内的妇女儿童服务,由此要重视与不断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水平建设工作,本文就来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工作目标
1.1对辖区妇女和儿童的保健能力
新疆省伊宁市是一个县级市,总人口为75万人,妇女和儿童约占50万人。因此妇幼保健工作是确保妇女与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工作,同时其也是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的目标是“一切为了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的改善主要取决于这个群体的保健水平。要想不断提升群体的保健能力,那么就必须重视提高个体的保健水平。具体地说来,就是对妇女要做好青春期保健工作、做好婚前与怀孕期间的保健工作,然后就是进入更年期的保健、老年期的保健阶段,可以说,对妇女来说,保健工作应贯穿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对儿童来说,保健工作主要是在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等[3]。
1.2对基层的技术督导能力
目前我市主要采取的妇幼保健模式是三级网形式,即以54个村卫生室、10个乡镇卫生院和2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核心机构是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同时在我们的辖区内有5所综合医疗机构作为技术支持,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督导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卫生管理人员保健能力的提升,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服务管理和高危孕产妇动态管理、以及对有能力开展产科的基层单位的业务知识的培训。
1.3发现疾病后的临床诊治能力
在医学系列中,妇幼保健是唯一把医疗和预防保健整合在一起的学科,探索和开创了复合医学的新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要将医疗保健服务融合在妇女与儿童的医疗工作中,将更多人性化的服务展现在日常工作中,这是当前医疗机构工作要面对的主要问题[4]。实践工作经验使我们明确了,一切医疗工作的开展都要依赖于雄厚的技术力量,如果只是单纯开展妇幼保健工作,那么可能会使这项工作变得肤浅与单调,甚至拉低整体的医疗水平,造成恶性循环。随着近十年的发展,目前本院的产科已经由以前仅仅是平产的接生,到现在对高危孕产妇和疑难病症的处理,技术能力的提高对促进基层妇幼保健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1.4提高疾病预防能力
妇女和儿童属于一类特殊的群体,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使得其发病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减少儿童发展不良[5];以“两癌”筛查为依托,每年对辖区的妇女进行体检,有效降低妇女疾病的发病几率,提升妇女身体健康水平。
2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的主要方法
2.1要将妇幼保健能力不断提升
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不断提升妇女儿童优质保健服务的质量,以此提升广大妇女与儿童的健康水平;积极防治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制订防治措施。具体的做法有:(1)政府重视、投入加大,把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来抓,做到村村都有专职妇幼专干,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一支稳固的村级保健队伍[6]。(2)加大人才培养[7],稳定和发展妇幼卫生队伍。(3)进一步抓好两个系统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把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切实抓在手上,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儿童健康检查。(4)加强产科建设项目,规范和完善病历书写。
2.2提高技术督导水平
督导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对推动医疗保健工作具有显著的效果。督导与一般的检查工作具有较大的区别,重点是在工作中找到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推动工作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8]。在开展妇幼卫生督导工作中,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改变重督导轻指导的工作方式,选派出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及围产保健科专业医技人员下到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卫生管理人员、村级保健员进行培训体弱儿专案管理、高危儿动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保健要点,并就孕产妇和儿童健康服务管理、高危孕产妇动态管理、叶酸增补项目等妇幼卫生工作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讲解。通过指导培训,使基层人员进一步掌握了儿童及妇女保健工作的基本知识,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还针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等项目开展及补助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国家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群众。
2.3坚持走临床和保健相结合的复合医学道路
目前在妇幼保健机构能力水平的建设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是“重临床、轻保健”。这种工作模式是更多地强调临床建设,使得医院的工作偏向于综合性,在妇产科、儿科的基础上,扩大执业范围,购置高精尖设备,追求经济利益,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结果是冲淡了公共卫生职能,淡化了服务宗旨,同时也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将医疗保健机构变成了医院。另一种是放弃临床医疗服务,单纯进行母婴保健业务工作。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数据统计、下乡业务督导等保健工作中,这种工作模式固然强化了公共卫生职能,但是因为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接触不了临床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差,导致影响整体工作效果。实践证明,走临床和保健相结合的道路,更加符合妇幼保健的发展。以宫颈癌筛查为例,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这个时间段内,我们选取了5289名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参与检查的妇女年龄在30-65岁,均为已婚育龄妇女。采集了全部检查妇女的宫颈样本病进行了DNA定量分析系统筛查,结果显示占90.45%的妇女的检查结果为阴性;102例妇女的DAN指数有>2.5细胞,有403例妇女的DAN指数有1与2之间的细胞。于是对102名妇女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并进行活检检查,结果显示:24例为C1N1、5例为C1N2、2例为C1N3,其中有7例在本院确诊的妇女到相关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
妇女儿童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妇幼保健机构中的临床科室就是为这类人群提供医疗服务的,而要想达到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效果,就需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将临床和保健结合在一起,走一条复合医学的道路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孙丽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7):1457-1461.
[2]刘永生,王华松.阜南县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现状与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2):218-221.
[3]计永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医疗保健服务管理质量模式的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4):4-6.
[4]周茜.保健与临床结合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发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7):170.
[5]武生光.浅析如何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做好孕产妇保健工作[J].健康之路,2016(4):133-134.
[6]郑大喜.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难点及其突破[J].现代医院管理,2011,9(1):21-24.
[7]谢明均,谢钢,张毅.构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1,9(03):18-20.
[8]陈文贤,王霞,毛萌,等.城乡互动构建分级医疗服务体系[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4):103-1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