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Ⅱ、Ⅲ级32例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0 10:32: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6例,采用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对照组16例,采用传统冷刀锥切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实施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更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出院,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传统冷刀锥切术

本文引用格式:荆春霞.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级32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61-62.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门诊检出率也在逐年上升[1],对于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和社会的重视,随着二孩政策的推广,许多女性有了再生育意愿,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发展为宫颈癌的可能,对女性的生育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2]。冷刀锥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主要手术方法[3],本院在治疗过程中对传统冷刀锥切术进行改良,通过对3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级患者进行治疗,探讨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6例,年龄25~47岁,平均(38.5±2.00)岁,Ⅱ级11例、Ⅲ级5例;对照组16例,年龄24~48岁,平均(39.5±1.5)岁,Ⅱ级11例、Ⅲ级5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标准,无合并高血压患者,无生殖系统急性炎症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参与。

1.2方法

在患者月经干净的3~7 d行手术,使用碘伏对阴道、宫颈和宫颈管进行消毒,涂抹3%复方碘溶液确定宫颈病变范围,在病灶边缘用4号可吸收水解线缝合宫颈3点、6点、9点做牵引,并在12点处做标记,在宫颈的6点和12点处各注射稀释肾上腺素。对照组采用传统冷刀锥切术,对宫颈进行锥形切除,内翻缝合创面并重建宫颈;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根据病情设计锥形,使用电刀切开锥形底部宫颈组织,采用冷刀切除深部组织,电凝止血后使用连续锁边的方式缝合并重建宫颈。手术中采用吸引器收集出血,计算出血量,使用碘伏棉球消毒宫颈及阴道。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术后异常出血、宫腔粘连和盆腔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利用SPSS 20.0进行计算处理,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分别用(%)和(±s)表示,采用2和t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有密切关系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其主要发病原因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除此之外,吸烟、微生物感染和免疫缺陷等也是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致病原因[4],该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用肉眼观察无法进行诊断,可出现白带异常和慢性宫颈炎的症状,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经过标准的治疗,可以阻断发展为宫颈癌的可能,积极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5]。

宫颈冷刀锥切术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手术方式,对于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有很高的治愈率,但由于锥切手术时间较长,容易引发术后感染、宫腔粘连,影响宫颈的机能,随着锥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环形电刀切除术在临床治疗中逐渐替代了传统冷刀切除术,但由于环形电刀热效应的影响,对于锥切标本的病理诊断会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宫颈癌活体检验的漏诊率,因此,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时,环形电刀切除术还不能完全取代冷刀锥切术[6]。

我院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总结经验,对传统冷刀锥切术进行改良,提出了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的理念,通过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肾上腺素对宫颈进行注射,有效刺激血管收缩,使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明显减少,在传统冷刀锥切术的基础上使用电刀进行配合,并使用电凝止血,进一步降低了出血量,同时也加快了手术的速度[7]。将肾上腺素稀释后注射到宫颈筋膜内,使操作面上形成水垫,因此在使用电刀切除时降低了热效应对切缘的影响,使用低电流强度的电刀并优化切除手法,使电刀不与锥切标本进行直接接触,减少对活体检验的影响,连续锁边的缝合方式止血效果更好,有利于术后随访[8]。本次研究中,采用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的观察组手术结果和并发症情况均明显好于使用传统冷刀锥切术的对照组(P<0.05),可见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实施改良式精准宫颈冷刀锥切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更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出院,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莉,赵霞,张绪婷,等.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0):2258-2263.
[2]袁浩.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6):1186-1188.
[3]Contag SA,Wilson TO.Ureteral Injury During Cold-Knife Cervical Conization:A Case Report[J].Female Pelvic Medicine&Reconstructive Surgery,2017,10(2):81-83.
[4]刘宇,王颖,王沂峰.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6):40-43.
[5]李焕香.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8):4578-4580.
[6]陈纪芳.改良式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级172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54-1456.
[7]张博,王金娟,张露.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绝经后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8,14(6):49-53.
[8]郭英会.冷刀锥切术与高频电波刀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8):1465-14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686.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