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3 10:22: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模式(PBL)与以病例为引导教学模式(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的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带教,观察组实施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对临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95.55%高于对照组学生满意度80.00%(P<0.05),观察组理论知识考评和临床操作技能考评得分分别为(93.03±5.52)分、(95.44±5.12)分,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评和临床操作技能考评得分分别为(80.35±3.47)分、(78.96±4.63)分,观察组两项得分均较高,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采用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带教老师。

关键词:基础学习模式;病例为引导教学模式;心血管外科;教学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成鑫,郭志祥,龚文辉,等.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377-378.

0引言

心血管外科是临床一门专科性较强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等要素决定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授基本的基础知识,还需增强学生运用、拓展和改进知识的能力[1]。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授课主的填压式教学,该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师生之间互动性较少,其运用效果不明显[2]。为此,本文以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组予以常规教学和PBL联合CBL教学,为心血管外科临床带教中提供研究和数据支持,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学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性30人,女性15人,平均年龄(25.52±1.57)岁,其中规培生17人,实习生28人;对照组45例男32人,女性13人,平均年龄(25.74±1.52)岁,其中规培生23人,实习生22人。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入院第一天在带教老师的介绍和带领下了解科室工作环境、熟悉工作规章制服;教学重点围绕理论知识开展,以教育部颁发的相关临床课程以及本科室实际情况拟订教学大纲。以排班教学为主,带教老师制定不同的上课时间,按照排班顺序授课。学生自行听讲并记录相关知识内容,课下汇总、整理上课内容和所学知识,学习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观察组:①集中培训,建立早班和晚班学习制度,自进入科室学习起,每日上班前和下班后集中学习,时间为30-40分钟。主要内容包括手术室纪律和无菌观念、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外科适应症和禁忌症、常用手术器械、常规术前准备、术后监护原则等;②实践结合,积极安排手术操作,促进学生适当参与心血管外科的手术过程中,对于心血管病学的理论知识做到强有力的支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巩固心血管疾病的认知;③经典病例分析,例行查房或是病例讨论时筛选较为典型的病例,采取问答互动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于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考察,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和归纳,指出优缺点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更正;④双向评价,在学生结束学习离开科室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包括学习环境、技能掌握、带教评价等,通过学生的反馈第一时间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避免出现经验和教条的弊端。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①采用我院自制评分表,由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分为教学态度、内容、方法、效果、氛围五部分内容,百分制,满意:85-90分,较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满意评价学生数+较满意评价学生数)/总学生数×100%,为满意度。②理论知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由带教老师进行阅卷批改,计算总分作为理论知识成绩。实际操作技能测试安排统一时间,要求学生在带教老师出题后,现场进行护理技能操作,带教老师予以现场评分。两项评分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见表1,满意度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

 
2.2学生理论知识、临床实际操作技能考评成绩。观察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讨论

流行病学显示心血管疾病在2030年可能成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患病总人数可达2360万人次,高患病率和高致死率导致临床对心血管疾病的快速发展[3]。

对于临床心血管外科疾病医师来说,首先扎实相关疾病的理论知识,后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临床上,这是提升治疗水平、确保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针对现阶段临床医师来说,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内部成员之间配备良好的协作能力、不断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这才是新形势下心血管疾病医师需要具备的更高水平的能力[4]。
PBL与CBL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广泛开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带教老师的辅导下引入问题,学生能集思广益,是一种开放式、探索式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CBL教学法不同于PBL教学发的引入模式,以病理为先导制定问题,教师作为教学课堂的主导,围绕学生开展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该方法能顺利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临床实践中[5]。近年来,随着临床教学任务逐步细化和严格,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医学生的培养和训练环节中暴露出部分短板和劣势。因此,PBL和CBL的引入使得临床教学质量得以改善和保障。其中CBL模式在眼科、妇产科和运动康复科的教学价值得到肯定[6]。在段玉印等[7]将PBL和CBL的模式分别用于心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观察,结果发现CBL较PBL更具优势。究其原因可能在于PBL教学法的缺点在于学习需要准备较多的资料,学生在找资料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不能有效掌握学习重点且浪费时间。但是CBL在运用过程中也暴露出自身的问题,即学生因临床经验较少,不能有效掌握普遍性且难易程度适当的病例,创新能力无法有效实现。本研究中创新之处在于将PBL和CBL两种教学方法联合运用时,PBL弥补了CBL培养创新能力的不足,CBL弥补了PBL花费时间过多的不足之处,两者结合能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较好,凝聚力增强,最终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显著增加。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较高,观察组学生理论和实际得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彦,陈安平,刘达兴,等.胸心血管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体会[J].医学信息,2015,15(5):242-242.
[2]马颖,李妍,刘敏,等.PBL与CBL整合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0(4):332-334.
[3]黄德荣,张庆,刘达兴.如何提高心脏外科研究生临床教育探讨[J].医学信息,2015,11(28):8-8.
[4]张望德,宋盛晗,张杨,等.PBL教学法在血管外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5,12(7):752-753.
[5]王丽华.CBL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的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2(7):115-116.
[6]胡健艳,陈燕,胡萍,等.CBL教学法联合文献综述在眼科学规培住院医师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0):1925-1927.
[7]段玉印,夏健明,张桂敏,等.案例教学法与问题教学法在心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111-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53.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