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2 10:35: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针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采用早期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100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肢体运动能力、语言功能进行的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对患者采用faM量表对患者的上下肢运动能力进行评分,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评分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faM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前后的日常能力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评分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极大的改善了缓和的肢体运动能力以及语言功能,对患者的恢复有着良好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失语;早期护理干预;肢体运动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吴丽华.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319-320.

0引言

在临床中,脑梗塞又称为脑梗死,是因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所导致的脑部局部性坏死。对于因脑梗塞而导致的偏瘫、失语患者,本文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护理,并取得一定进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0例脑梗塞导致偏瘫失语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0例,男性243例,女性257例,年龄33~67岁,平均(58.36±7.85)岁,左侧偏瘫278例,右侧偏瘫222例;对照组500例,其中男性268例,女性232例,年龄31~64岁,平均(57.16±6.05)岁,左侧偏瘫264例,右侧偏瘫236例。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均为6~24 d。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患者病情发作时,对其进行溶栓、血液稀释、抗凝、改善微循环、缓解患者脑水肿等常规护理。

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在出现偏瘫、失语等病情时,通常会出现情绪失落、强哭强笑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聊天沟通,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对患者病因、影响因素以及恢复方式等情况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提高信心,积极进行治疗配合;②语言康复训练: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可以采用手势、图文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且可以为患者准备日常所需的相应图片,以便患者通过指向图片来对自己的意思进行简单便捷的表达。之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语言训练,如发音练习等,虽然逐渐向着词句过度。并且鼓励患者多于患者家属进行聊天沟通,以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1-2];③肢体康复训练:患者出现脑梗塞后,对患者的行动能力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其中可分为被动锻炼与主动锻炼。所谓的被动锻炼是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为患者进行肢体清洁,并于患者入睡前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主动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内旋、外旋等患肢练习活动,每天对关节运动10次以上,并且嘱咐家属为患者进行相应的锻炼帮助,其锻炼的主要内容有握拳、摆手、翻身、曲臂、抬膝以及进行独立穿衣、下床行走等[3-4]。

\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显效:语言功能恢复良好,至少恢复至发病前的70%以上,并无功能缺失;有效:语言功能恢复至发病前50%~70%;无效:病情并未得到改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能力采用(FAM)量表以及Barthel指数进行相应的评估[5]。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

 

2.2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对患者采用FAM量表对患者的上下肢运动能力进行评分,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评分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FAM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


2.3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能力

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前后的日常能力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评分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
 

3讨论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脑梗塞患者也逐渐增多,由于脑梗塞是通过血脂在大脑凝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导致大脑局部缺血性坏死等情况发生,从而对患者带来严重的生命威胁[6-8]。

本文通过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结果,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倩男.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健康之路,2017,16(11):153.
[2]杨艳红.早期护理干预用于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0):129.
[3]李文婷.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价值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283-284.
[4]任英.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失语患者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23):3782-3784.
[5]黄娜,范艳竹,郭昱琪,等.超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功能区胶质瘤病人术后运动性失语的有效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7,21(7):1342-1344.
[6]林海丽,安学芳,吴海燕,等.循证护理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34(6):1118-1121.
[7]何会超,张伟滨,吕政,等.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失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146-149.
[8]黄娜,郭昱琪,程伟鹤.脑功能区胶质瘤病人术后失语的超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1):138-1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0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