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风后抑郁(PSD)指脑卒中后发生显著而持久的心情郁闷为主要特征,目前主要的基础治疗方法包括西医抗抑郁的药物、中医的中药结合针灸治疗,以及肢体康复训练,通过大量数据与报道,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音乐疗法等辅助疗法对 PSD 的治愈均有一定的疗效。在临床上治疗中风后抑郁,除了基础治疗外,可以结合其他的辅助疗法来治疗中风后抑郁,从而提高中风后抑郁的治愈率。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辅助疗法;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晁琦 . 中风后抑郁基础治疗外的辅助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6):120-121.
0引言
据相关研究,中风后抑郁发生率 18%~79%,但 多为40%~50%,以轻、中度抑郁为主,重度抑郁约占 10%[1]。卒中后抑郁多发生在脑卒中后 2 个月 ~1 年,发病高峰在卒中后的 3~6 个月,以后逐渐降低 [2]。目前,西医关于 PSD 的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赞同神经生化假说,即脑内 5- 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导致抑郁,故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大多是 5-HT 以及 NE 的再摄取抑制剂。中医中多属于“郁症”,大多数学者认为是 PSD 多是由于情志所伤,风火痰瘀郁结导致气血逆乱,肝失调达,从而郁郁寡欢。中医治疗方面多采取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通过针灸选取内关、百会、太冲等腧穴达到醒神开窍,疏肝解郁的效果;中医实证治疗以理气开郁为主,虚证则养心安神,补益心脾,滋养肝肾;虚实夹杂者,则应当视虚实的偏重而虚实兼顾 [1]。肢体康复治疗,一般情况下中风病人会在神志清醒后就开始进行运动性康复治疗,国外丹麦哥本哈根的学者研究证实 95%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达到最好效果的时间是在卒中后 11 周内 [2]。随着中风发病率增高、年轻化趋势上升,如何治疗, 让病人恢复到生活自理,甚至恢复如常,成为医生和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所以本文就中风后抑郁的辅助治疗做一个近 5 年内临床研究进展的综述,希望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1正念疗法
正念疗法包含正念减压法 (MBSR) 与正念认知疗法 (MBCT),正念减压疗法是乔卡宾金在 1979 年麻省理工学院开社了减压诊所,并创立以“正念”为基础的一种疗法,其后, 由 Zindl Segal 与 Mark Williams 及 John Teasdale 三位心理博士以认知行为治疗为基础,融入 MBSR,逐渐发展出 MBCT。
1.1正念减压疗法(MBSR)
MBSR 的目的在于减轻压力,项目包括正念瑜伽、静坐冥想、躯体扫描等内容。Fletcher[3] 等人进行了正念减压疗法的脑电波研究,即在研究对象进行训练过程中通过脑电图技术(EEG)采集其脑电波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中与注意力水平相关的前额脑区、额中线等的 θ 波活动有显著性增强,与积极情绪相关的左侧脑区活动也有明显增强。徐敬文 [4] 通过对照组(基础护理与安全护理)与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心理治疗师进行正念减压治疗)进行为期 8 周的实验研究对比,结果显示,接受 MBSR 治疗的研究组 HAMD-24 评分较治疗前低 (P<0.01),说明 MBSR 对缓解抑郁症状有一定作用。由此可见,MBSR 在一定程度上有心理疏导的作用,帮助患者排除体内一直压抑的情绪,减除抑郁的积累,降低心理压力,从而缓解抑郁的症状。
1.2正念认知疗法(MBCT)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疗法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爱丁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组分别报道了认知治疗可以取得像抗抑郁药物一样的疗效;三瑛 [5] 通过治疗组(认知疗法结合药物、康复治疗、针灸)和对照组(药物、康复、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后比较 HAND 评分、Barthel 指数,研究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治疗组; HAND 减分率比较,研究组显效率为 73.3%,对照组显效率为 4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可见,正念认知疗法对于中风后抑郁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音乐疗法
音乐作为日常生活的常品,会带给我们一种无形的力量,因此治疗 PSD 的患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音乐来治疗,比如放一些节奏轻快的曲目,如小布圆舞曲等活泼的音乐。在《皇帝内经》中指出五音(宫、商、角、徵、羽)可作用于人体的五脏(脾、肺、肝、心、肾)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怒、喜、思、忧、恐的情志,影响和纠正人的情绪。乐丽珍 [6] 运用五音疗法治疗 PSD,通过对照组(抑郁西药、中药汤剂治疗)和观察组(抑郁西药、中药汤剂治疗加用五音疗法治疗)得出结论,两组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于静 [7] 通过音乐疗法治疗 57 例抑郁症患者中,通过对比组(常规药物治疗)与实验组(常规药物治疗外,接受每周 2 次的个性化音乐治疗)得出结论:接受式音乐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的病情缓解较未用此治疗的对照组快,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治疗组的患者,治疗 1 周后即见症状好转,汉密顿测查的平均减分率 40.35%,而在对照组患者中,用一般治疗 1 周后,症状未见改变,减分率 6.03%。随着医疗与科技的发展,在未来音乐疗法对于中风后抑郁这一方面治疗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3耳穴压豆法
《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所以十二经脉直接或间接均上达于耳。再者,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十分密切,“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因此在理论上,贴压耳穴调节脏腑和器官功能活动,从而疾病具有一定的意义。王梅 [8] 在对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耳穴压籽法治疗 PSD,以神门、枕、皮质为主穴,再辨证配穴。神门穴有镇静安神解郁之功,是治疗郁证的有效穴位;枕、皮质下具有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作用, 从而达到抗抑郁的效果;配以心穴以宁心安神、肝穴以疏肝解郁、脾穴以健脾益气、肾穴以交通心肾;诸穴配伍,达到解郁安神之效。结果显示,观察组(针灸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后 HAMD 评分降低,抑郁症总有效率为 92.2%,与对照组(针灸基础治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可见,耳穴压籽具有一定的疗效意义,方法简单有效。
4刮痧
人体背部有督脉、膀胱经经过,手足三阳经及奇经八脉的阳气都通于督脉,所以督脉又被称为“阳脉之海”,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可以疏通经络,促使背部免疫细胞活化,安心安神,因此理论上刮痧治疗对于全身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向娟 [9] 通过针灸刮痧组(背部督脉及足太阳经第一侧线刮痧以及配合针灸治疗)与传统针灸组(传统针灸穴位治疗)以及西药对照组,结果显示,针灸刮痧组疗效最佳( 显效率 86.7%,总有效率 93.3%),西药对照组次之 ( 显效率 80%,总有效率 86.7%),传统针刺组继之 ( 显效率 56.3%,总有效率 81.3%)。但是,该组中刮痧针灸组与传统针灸组的针灸穴位有所区别,选穴亦不同,因此并不能判断刮痧具有一定得疗效。
5讨论
据相关报道,针刺治疗可使患者的血液中相关单胺类递质 NE、5-HT、DA 含量提高,各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 [10]。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结果表明,针刺与百忧解对中风后抑郁的作用相近,因此在中风后抑郁的治疗上中医多采用针灸治疗结合中医汤药治疗 [11]。除此以外,中风后抑郁的辅助疗法正念减压疗法与正念认知疗法均可以减轻压力、矫正抑郁,患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疾病给身体带来的危害;音乐疗法 [12] 是指利用音乐艺术以调节人的神情,促使疾病治愈的一种治疗方法。国外学者 Felten[13]的研究表明:大脑、行动和人体的免疫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娱乐的积极的心情会提高人体的健康指数,加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叙述“角谓木音,调而直也。徵谓火音,和而美也。宫谓土音,大而和也。商谓金音,轻而劲也。羽谓水音,沉而深也。”而且元代名医朱震亨认为:“乐者,亦为药也”,因此病人可以通过音乐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整,改善精神状态,增进健康,减轻疼痛和消除心理不适;耳穴压豆法具有调节脏腑和器官功能的作用,方法简便有效; 刮痧多结合其他疗法治疗 PSD,达到疏通经络、调节全身脏腑功能的作用。所以,在临床上治疗中风后抑郁可以以西药、针灸、中药及肢体康复治疗为基础,以正念疗法、音乐疗法、耳穴压籽、刮痧、艾灸等为辅助来全面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魏保生 . 抑郁症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4: 72.
[2]Zavoreo I,Basie kes V,Bosnar-puretic M,et al. Post-stroke depres-sion[J]. Acta Clin Croat,2009,48(3):329-333.
[3]张伯礼 , 薛博瑜 . 中医内科学 [M]. 2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13:114;269-273.
[4]徐敬文 , 李碧蓉 , 蒲晓波 , 等 . 正念减压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2015.06.06.
[5]三瑛 . 认知疗法对中分后抑郁的康复疗效观察 [J].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6.01.
[6]乐丽珍 , 曾科学 , 邓洁 , 等 . 五音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护理体会[J],2013.09.03.
[7]于静 . 音乐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作用 [J],2012 年 20 期 .
[8]王梅 . 耳穴压籽干预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D],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15.03.27.
[9]向娟 . 针灸结合刮痧治疗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
[10]申鹏飞 , 孔莉 , 石学敏 .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J]. 中国针灸 ,2005,25(1):11~13.
[11]丁舟 , 于晓刚 . 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中医临床版 ),2003,10(3):31~33.
[12]Lisa Summer,Mcat, Rmt-Bc. Considering the future of music therapy[J].The Arts Psychotherapy, 1997, 24(1): 75- 80.
[13]Felten DL. A personal perspective on psychoneuroimmunology Advance[J]. The Journal of Mind-body Health, 1991, 7(2): 28- 31.
《中风后抑郁基础治疗外的辅助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8/2018121805454459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