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对比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4 09:57: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疗效。方法本次观察对象为本院于2018年04月至2019年04月接收的70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将其分组对照,即常规组(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内生肌酐、血肌酐、尿素氮检测水平,同时观察两组1年存活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内生肌酐水平高于常规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1年存活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间隙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而言,重症急性肾衰患者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可进一步改善其肾功能,提高其存活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

本文引用格式:左仪.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对比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168.

0引言

重症急性肾衰病情严重,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患者预后十分不利。该病容易并发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使得患者病死风险进一步提高[1]。临床治愈困难,且治疗时间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重了患者家庭负担[2]。鉴于此,本文以70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着重对比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透疗法的效果,以供临床有效参考。

\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收集的病例时间为2018年04月至2019年04月,总共70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根据《肾脏病学》所提出的相关标准予以确定。排除严重感染、脑器质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近段时间用过细胞毒药物、激素药物者。通过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并进行对比分析,包括研究组与常规组,各35例。研究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7例,女性观察对象18例,年龄27-77岁,平均(46.5±5.9)岁;常规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8例,女性观察对象17例,年龄28-78岁,平均(46.6±5.8)岁。两组临床资料P值>0.05,均衡一致,可分组探讨。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即:穿刺股静脉,或静脉内瘘,或颈内静脉,构建血管通路。置入单针双腔导管。选择血透机,透析血流量每分钟为200-350mL,透析液流量每分钟不超过500mL。每周透析3次,每次4h左右,用肝素抗凝。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

研究组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即:穿刺股静脉,或静脉内瘘,或颈内静脉,构建血管通路。选择血滤机,过滤静脉-静脉血。围绕患者具体情况,对电解质酸碱水平进行合理调节,以前稀释方式进行补液,每小时补液量控制为3L,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6-10h。若患者病情严重,可持续肾脏替代治疗24h。期间每隔半小时,检测患者心率、血压以及呼吸。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内生肌酐、血肌酐、尿素氮检测水平,其中血肌酐以及内生肌酐,予以碱性苦味酸法进行测定,尿毒散予以酶促动力学法进行测定。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观察两组1年存活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数据,[例(%)]描述计数资料,予以2检验;(±s)描述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P值<0.05说明组间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内生肌酐、血肌酐、尿素氮


研究组与常规组治疗前内生肌酐、血肌酐、尿素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内生肌酐高于常规组,血肌酐、尿素氮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


2.2比较两组1年存活率

研究组1年存活率82.86%(29/35);常规组1年存活率62.86%(22/35),组间差异显著(2=6.199,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存活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是对于病情十分严重的急性肾衰患者而言,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3]。重症急性肾衰患者进行间接性血透疗法时,疗效尚可,但在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以及缩短病程方面,效果欠佳[4]。临床实践也发现,间歇性血透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死亡风险可达45%,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只有27%[5]。说明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效果更佳。间歇性血透疗法可以消除水分、溶质,诱发低血压,进而损伤脏器,临床症状表现为心律失常、血压过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数都存在水负荷现象,且毒素水平较高。若是水分、溶质消除过快,容易紊乱血流动力学,进而使得血压大幅度变化[6]。与此同时,清除小分子物质的同时也会紊乱血压水平,影响肾功能恢复,降低其生存率。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实施后,脱水反应缓慢,可以稳定平衡重症急性肾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免发生肾缺血、血压过低等症状,进一步提高其生存率。

本文对照发现,研究组治疗后内生肌酐高于常规组,血肌酐以及尿素氮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肾功能。同时研究组1年存活率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有利于延长重症急性肾衰患者生存周期。值得临床借鉴。

总而言之,相较于间歇性血透疗法而言,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智梅,袁海成,文静.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05):16-18+22.
[2]赵亮,侯超,胡少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6):14-15.
[3]李向英.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165-166.
[4]张海霞,刘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6):61-63.
[5]李敏雄,黄永鹏,叶燕红,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4):81-84.
[6]刘改灵,吴秀娟,陈晖,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炎性介质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70-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0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