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外科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50 例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分为实验组(n =26)和对照组(n =2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患者情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平均留置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平均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延长留针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 外周浅静脉留置针;护理;不良事件
本 文引用格 式: 刘晶 . 探讨外科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有效护理措施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262+268.
0引言
留置针是临床实施静脉输注过程中为了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痛苦和缓解患者恐惧感的一种方式,留置针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减轻家属的焦躁情绪,利于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用药 [1-2]。本次研究特选取 50 例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对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对象为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3 月于我院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的 50 例老年患者,参照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 26 例,男 15 例,女 11 例;年龄 65-78 岁,平均(71.31±0.43)岁;对照组24 例,男 14 例, 女 10 例;年龄 66-80 岁,平均(72.15±0.51)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 > 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为患者讲解留置针的特点、优势和相关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为:①心理护理:于患者入院时,有专业的护士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以此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 [3];②规范操作:在选择静脉时,尽量选择粗直和富有弹性的静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 多以上肢静脉为主,以此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实施穿刺过程中护士需要选择小号留置针,以此减少对患者血管的刺激 [4], 此外在留置针留置期间可以为患者实施中药外敷,1 次 /d, 以此预防静脉炎发生;③导管护理:如果患者出现导管不畅, 护理人员需要分析造成导管不畅的主要原因,并对此实施对症处理,注重对患者的关心关怀,加强日常巡视,以便于能够及时的发现异常 [5];④封管和拔针护理:在患者输液结束的时候,以正压封管,每 12 h 一次,取封管液(肝素稀释液) 将针头斜面留置肝素帽内,在推封管液的同时进行拔针,但注意推注速度,确保留置管内充满封管液;⑤拔针后护理: 在拔针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按压同时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身体不适感 [6]。
1.3观察指标。①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包括患者自我感觉、疼痛感觉和情绪变化,分值为 100 分,总分 >90 分为满意,70-90 分为一般满意,<70 分为不满意;②观察两组患者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纳入 SPSS 17.0 软件分析。采用 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χ 2 检验计数资料,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 96.15% 高于对照组 83.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 0.05),见表 1。
两组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实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7.69% 低于对照组 20.83% 且平均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 0.05),见表 2。
3讨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的一种干预方式。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护理方式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其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并且不良事件发生更少,留置针留置时间更长,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更少。其中,加强和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为其讲解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还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操作留置针的时候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动作要稳、准、快,并且尽量选择小号的留置针, 并且在留置针留置期间可以为患者实施中药外敷可以降低对患者血管的刺激;在发现患者导管出现不畅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分析诱发导管不畅的主要因素,并使用医用胶布对留置针进行牵引,同时对牵引胶布进行固定,以此保证输注的通畅度;在封管的时候,以正压封管技术进行,保证推封管液和拔针头同时进行,可以减少血液回流的发生;拔针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按压和抬手,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 降低因长时间输液而引发的不适感觉。最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指导树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输液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敏. 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205-206.
[2]夏珍会. 系统护理对延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 [J]. 现代医药卫生 ,2017,33(11):1723-1725.
[3]黄玘宁. 弹力网状绷带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质量分析 [J]. 河北医学,2016,22(11):1900-1902.
[4]余文霞.风险管理在降低老年患者外周留置针常见风险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研究 ,2016,29(1):140-141.
[5]李志红 , 钱小洁. 临床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32(34):2687-2690.
[6]王丽菊. 手术患儿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18):218-219.
《探讨外科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有效护理措施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4/2018121405083949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