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积极的心理暗示对癌症患者的重要作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13 16:20: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目的 探讨癌症疾病护理中应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 2016 年 4 月至 2018 年 1 月接收的81 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1 例)与对照组(40 例)。两组均给予患者化疗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者躯体性、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症状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对癌症病患,在化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癌症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积极心理暗示;癌症;症状

本文引用格式:张瑞瑞, 王婷, 陈慧芳. 积极的心理暗示对癌症患者的重要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269-270.

\

0引言

癌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病尚无有效治疗的方法,当前常采取化疗治疗方法 [1]。但是,化疗治疗作为一种长期及持续性的疾病,患者在化疗治疗中常常会因为担心病情康复及治疗效果而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这样对患者的长期治疗不利,进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近几年,针对癌症疾病患者,本院就应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干预策略,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6 年 4 月至 2018 年 1 月本院接受的81 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癌症,患者及家属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肝肾损伤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41 例,男 25 例,女 16 例;年龄 36-73 岁, 平均(56.6±2.6)岁。对照组 40 例,其中男 24 例,女 16 例; 年龄 34-71 岁,平均(55.9±2.8)岁。一般资料上相比较两组并无显著差异(P > 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患者化疗治疗,在具体治疗中, 医生依据患者病理结果、肿瘤大小、身体状况及检查情况, 确定最合适的化疗方案,以有效治疗患者疾病。在化疗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主要是为患者讲解癌症病因、化疗方法、并发症等知识内容,以让患者以积极心态对待化疗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化疗及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具体如下。

1.2.1语言暗示。护理人员应用积极语言暗示,可显著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具体如下:①安慰性语言。患者一旦了解自己患癌症后,常常会产生一些心理及躯体反应。为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消除患者的紧张及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还需经常应用安慰性的语言, 增加患者安全感与抵抗疾病的信心。②解释性语言。很多癌症患者因为不了解疾病,常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为此,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用解释性的语言,为患者答疑解惑,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③指令性语言。有些患者常常过分关注自己的病患角色,因此常对医护人员比较依赖。为此, 责任护士在患者疾病诊治过程中,可以运用通俗易懂的指令性语言,以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1.2.2非语言暗示。在癌症护理中,除了语言暗示,还需要强化非语言暗示,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①护士在面对患者的时候,必须要合理应用面部表情对患者进行暗示,如护士可用柔和及友好的目光,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及支持。②在癌症护理中,护士在患者面前需采用合适的身体姿势,同患者保持适当距离,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亲和,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③给予患者创设温馨及安静的住院环境, 避免患者的病情恶化。

1.3观察指标。两组均随访半年,然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具体包括躯体性、 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 各项总分为 5 分,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使用 SPSS 20.0 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以( ±s)表示,采用 t 检验,若(P < 0.05)则可认为本次研究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 1。

\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升,癌症类型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很多的癌症患者一经确诊常处于晚期,此时患者已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一般采取化疗治疗的方法。然而化疗治疗要长时间进行,在疾病干预的时候,很多的患者常常会因为病情反复迁延、久治不愈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这样势必会影响到癌症化疗治疗效果。

在化疗治疗中,常规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常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改善,在临床护理中常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 [3]:关注语言与非语言的心理暗示, 其中语言暗示包括安慰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及指令性语言; 而非语言暗示包括表情及环境等暗示,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改善患者的症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半年后患者各项症状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充分表明在癌症化疗治疗中,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家宁. 积极的心理暗示对癌症病人的重要性 [C]//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2.
[2]张南. 癌痛可尝试心理暗示止痛法 [J]. 人人健康 ,2011,15(7):37. [3]  马志国.战胜癌症,心理因素至关重要[J].祝您健康,2011,22(3):30-31.

《积极的心理暗示对癌症患者的重要作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3/2018121304203354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