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服务质量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于某社区服务中心内部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药房服务的40名居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分析干预前和干预后居民的药房服务满意度、服务质量以及窗口发药差错率。结果干预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服务满意度为77.5%,干预后的服务满意度为97.5%,相比于干预前,干预后居民的服务满意度更加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社区卫生中心药房服务质量总分为(78.3±8.3)分,干预后的服务质量总分为(97.4±8.6)分,干预后的效果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社区服务中心药房窗口发药差错率为17.5%,干预后的发药差错率为2.5%,干预后的效果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进行适宜的干预,对于提高附近居民的服务满意度、服务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降低窗口发药差错率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服务;服务质量;提高途径
本文引用格式:钱英秀,曹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服务质量提高途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74,284.
0引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服务质量的水平对于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直接的影响,同时还直接影响居民对社区服务质量的评价[1-3]。因此,本研究于某社区服务中心内部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药房服务的40名居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探讨并分析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服务质量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某社区服务中心内部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药房服务的40名居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对社区服务中心药房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其中,男性居民22名,女性居民18名,年龄范围34-68岁,在本文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均在该社区服务中心内部留有电话,并在该社区服务中心长期接受服务。
1.2方法
随着我国以及各级政府对社区服务的不断重视,某社区服务中心开始重视并加强对药房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并采取了诸多的措施进行完善和提高,具体的干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建立并实行双人调配核发制度,并对相应的人员进行限定,且明确相关人员的责权。(2)组建专业的药品管理小组,并对药品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药品的期限、外观以及有效性等,并建立统一的有效期一览表。(3)设立药物咨询室,并开通咨询热线,以为居民提供更高的服务。(4)对发药人员以及药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专业上的培训,进而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和水平[4,5]。(5)建立严格的取药制度,如依据号牌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观察了干预前和干预后社区服务中心居民的药房服务满意度、服务质量和发药差错率。其中,服务满意度采用的是社区自己编制的服务满意度问卷,评价的标准为四级标准,即①非常满意、②一般满意、③不满意、④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①+②)/(①+②+③+④)×100%。在进行评价服务质量的过程中,评价的指标主要分为三大类,即服务态度、服务行为以及业务水平,各项指标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服务质量越好。最后,还观察了干预前后的窗口发药差错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相应数据。计数资料使用(%)表示,使用(2)进行校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使用(t)进行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的服务满意度比较
干预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服务满意度为77.5%,干预后的服务满意度为97.5%,相比于干预前,干预后居民的服务满意度更加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干预前后两组的服务质量水平比较
干预前社区卫生中心药房服务质量总分为(78.3±8.3)分,干预后的服务质量总分为(97.4±8.6)分,干预后的效果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干预前后两组的窗口发药差错率比较
干预前,社区服务中心药房窗口发药差错率为17.5%,干预后的发药差错率为2.5%,干预后的效果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国家以及各地地方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主要是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以及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6,7]。药房作为药物的出口和入口,其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均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服务质量,保证社区居民的用药安全。本研究为了探究干预措施对于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服务质量,选取了40名居民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具体的干预措施主要有建立并实行双人调配核发制度,组建专业的药品管理小组,设立药物咨询室,建立严格的取药制度[8]。通过以上的干预措施社区居民的满意度达到了97.5%,明显高于干预前的77.5%。同时,服务态度、服务行为、业务水平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另外,窗口发药差错率降低为2.5%,与干预前形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进行适宜的干预,对于提高附近居民的服务满意度、服务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降低窗口发药差错率也具有重要的影响[9]。
参考文献
[1]周卫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模式探讨[J].家庭医药,2017,12(2):357-358.
[2]孙小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房管理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25(5):126-167.
[3]钟骊.社区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式与可行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2):130-132.
[4]杨星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房的安全隐患与防范[J].饮食保健,2016,3(2):231.
[5]李佳宁.基层医院药房规范化建设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18-19.
[6]储继志,杨耀芳,魏新萍,等.社区医院门诊药房工作质量标准与持续改进[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4):110-113.
[7]徐少飞.探讨社区医院药房的管理和服务[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16(95):173-173.
[8]孙小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房管理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7,10(5):192.
[9]周卫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模式探讨[J].家庭医药,2017,16(2):2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