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对先兆流产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及P、β-HCG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2 13:52: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对先兆流产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及P、β-Hc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黄体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间苯三酚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th1细胞因子干扰素Y、th2细胞因子白介素10的mrna的表达水平和P、β-HcG水平。结果研究组th1细胞因子干扰素Y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2细胞因子白介素10的mrna的表达水平又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β-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先兆流产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th2细胞因子白介素的mrna的表达水平和P、β-HcG水平,降低th1细胞因子干扰素的mrna的表达水平,临床效果更加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th1/th2细胞因子;P、β-HcG;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克春.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对先兆流产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及P、β-HCG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22+124.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孕妇的平均年龄不断增加,就间接导致了先兆流产疾病的发生率,先兆流产是指在孕妇妊娠期的28周前,在阴道处有少量流血的情况,往往会伴随着下腹疼痛的症状出现,对盆腔进行检查时,宫口、胎膜也无异样,且无妊娠物排除。对于此类症状的治疗上,临床上一般采用注射黄体酮的治疗方式,黄体酮即黄体激素,是卵巢分泌的主要女性激素,对于孕妇而言,黄体酮可以对子宫内膜起到保护的作用,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保障,从而起到治疗先兆流产的目的,但在临床上发现,黄体酮的治疗效果有限,仍存在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1]。如何解决先兆流产是现代医学的一大问题,为此,我院在先兆流产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的治疗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年龄为27-40岁,平均(31.2±1.4)岁,孕期7-12周,平均(10.2±0.3)周,研究组年龄为28-40岁,平均(31.2±1.4)岁,孕期为8-13周,平均(10.2±0.3)周,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分别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分离血清,放置冰箱内保存

1.2.2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注射黄体酮,每日两次,每次5-8 mg,10天为一个疗程,持续两个疗程[2]。

1.2.3研究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患者注射间苯三酚,每日两次,每次15-20 mg,10天为一个疗程,持续两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的Th1细胞因子干扰素的mRNA的表达水平、Th2细胞因子白介素的mRNA的表达水平和P、β-HCG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记录。

1.3.2观察先兆流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乳房胀痛,恶心呕吐和头痛头晕等并发症,并记录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Th1细胞因子干扰素Y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2细胞因子白介素10的mRNA的表达水平又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β-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


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

 
3讨论

先兆流产是现代医学比较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其致病原因大多因为染色体异常,其次也与母体自身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为阴道出血,腰酸腹痛,且会出现停经的情况,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困扰[3]。治疗此类疾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直至孕妇分娩,而黄体酮可以有效的对子宫内膜进行保护,从而达到维持妊娠的目的,资料显示,间苯三酚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且对子宫收缩方面有着辅助作用。但此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医学上仍存在争议,本次实验对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对先兆流产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及P、β-HCG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可以降低Th1细胞因子干扰素Y的mRNA表达水平,提高Th2细胞因子白介素10的mRNA的表达水平和P、β-HCG水平,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且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4]。

综上所述,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可以对患者的子宫内膜起到保护作用,在先兆流产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鲁文杰,吕圭源,徐俞悦,等,陈素红.孕康口服液及其不同药效部位对肾虚流产大鼠外周血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12(5):134-137.
[2]余杏侠,魏捷,罗小敏.奥尔芬和间苯三酚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8(7):116-118.
[3]吴昕,李艳青,胡俊攀.孕宝煎剂对先兆流产患者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及内分泌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2(12):5678-5681.
[4]杜就旧,韩毓,赵海燕,等.盐酸利托君联合黄体酮对高龄二胎先兆流产患者血清hcg、孕酮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7,39(07):144-1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19.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