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口服异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0 13:33: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口服异维A酸(商品名为豆,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9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9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红蓝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异维A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中重度痤疮患者口服异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异维A酸;红蓝光仪器;中重度痤疮

本文引用格式:王丽荣.口服异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50-51.

0引言

在皮肤科中痤疮属于常见皮肤疾病,其在青春期较为多发。此病发生病因多于感染痤疮丙酸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所造成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1-2]。本文给予中重度痤疮患者口服异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观察其疗效。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皮肤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9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99例。对照组患者男性53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25.48±7.48)岁;观察组患者男性51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24.78±8.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红蓝光治疗仪治疗,使用洗面奶对患者面部进行清洁,给予其眼罩佩戴,随后使用红蓝光治疗仪进行照射治疗,光源与皮肤的距离保持在10 cm以外,每次照射20 min,交替照射,共持续治疗2个月,同时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症状改善情况[3-4]。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口服异维A酸治疗,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60,每天每公斤体重0.5 mg,每天1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使用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四个维度进行疗效判定;治疗后患者面部皮肤损伤积分减少≥90%则为治愈;治疗后患者面部皮肤损伤积分减少50%~89%则为显效;治疗后患者面部皮肤损伤积分减少30%~49%则为好转;治疗后患者面部皮肤损伤积分减少<30%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在口服异维A酸后均出现口干症状,但给予患者饮用水饮用后症状消失[5-6];有部分患者在使用红蓝光仪器治疗后会出现皮肤潮红、干燥的症状发生,再给予其生理盐水湿敷后症状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异维A酸药物的结构与维生素A的化合物较为相似,其能有效降低人体毛囊上皮细胞角化,对皮脂腺的活性、痤疮丙酸杆菌以及超氧化物的产生均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减少皮脂分泌,达到抗炎的效果,并且异维A酸药物很少使痤疮丙酸杆菌生成耐药性[7]。红蓝光仪器治疗痤疮主要是利用蓝光照射,使因痤疮丙酸杆菌代谢所产生的原卟啉IX和氧气接触产生单态氧,减少毛囊上皮细胞发生角化,将皮脂腺以及胞膜破坏,灭杀痤疮丙酸杆菌,达到抗炎修复的效果;另外使用红光照射是由于其穿透性强,能显著改善患者面部组织中的血液循环,提高炎症消退的速度,同时促进皮肤胶原组织的修复,治愈伤口[8]。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异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使用口服异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相比单一使用红蓝光仪器治疗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中重度痤疮患者口服异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能有效减少患者面部损伤程度,提高美观度,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鄂馨梅.水氧治疗仪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34):89-91.
[2]薛晓芳.红蓝光配合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1):86-87.
[3]段紫钰.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寻常痤疮[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6):109-111.
[4]张玉.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在寻常性中重度痤疮治疗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8,4(24):80-81.
[5]王妤.红蓝光与异维A酸对面部痤疮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1638-1639.
[6]王静.红蓝光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30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6):429-431.
[7]吴实,邓列华,李克俭,等.口服异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3,34(1):69-71.
[8]范晓林.口服异维A酸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5,5(33):198-1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