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硬膜外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8 13:11: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在产科术后应用硬膜外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模式,观察该镇痛模式的应用效果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组(MF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SF组);硬膜外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MSF组)。术后6、12、24、48h对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三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F组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高,S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结论在产科术后应用硬膜外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模式能够收到显著的镇痛效果,应用起来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硬膜外注射吗啡;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产科术后镇痛;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艳.硬膜外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42,154.

0引言

产科术后疼痛不仅是手术切口疼痛,还有术后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1,2]。本文采用硬膜外注射吗啡(1 mg)联合舒芬太尼(75g)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进行术后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2 mg)和舒芬太尼(150g)静脉自控镇痛相比较,以便选择更好的镇痛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剖宫产手术病人90例,ASAⅠ-Ⅱ级,年龄25-35岁,自愿接受术后镇痛,无内科疾患和药物过敏史,既往无手术史,随机分为三组,膜外单次注射吗啡组(MF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SF组);硬膜外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MSF组),每组30例。

1.2麻醉方法

均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行L2-3或L3-4穿刺,硬膜外腔确认后,置入腰穿针,见脑脊液回流后注入重比重0.5%布比卡因7.0 mg,置入硬膜外导管后平卧,平面固定在T6-T8,术中不给予镇痛药。MF组:术毕硬膜外导管注射吗啡2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SF组:术毕静脉连接电子镇痛泵,PCIA药物配方:舒芬太尼150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设置基础维持量2 ml/h,自控单次给药量(PCA)0.04g/kg,锁定时间15min。MSF组:术毕经硬膜外导管注射吗啡1mg(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同时静脉连接电子镇痛泵,PCIA药物配方:舒芬太尼75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设置基础维持量2 ml/h,PCA0.06g/kg,锁定时间15 min。
\

 
1.3观察指标

术后6、12、24、48 h进行随访,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分为0-1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疼痛程度越高,0分记为优,患者无疼痛感;1-2分记为良好,患者偶尔会有较为轻微的疼痛感;3-4分记为中,患者经常有轻微的疼痛感;超过5分记为差,患者的疼痛感明显,但是能够忍受;10分为疼痛难以忍受[3,4]。将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及呼吸抑制等。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纳入到SPSS 16.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各组患者之间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24、48 h的VAS评分见表1。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SF组为(81.3±3.7),MSF组为(40.4±3.3)。三组病人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的并发症,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及肛门排气时间见表2。


\

 
3讨论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手术切口疼痛,还有来自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的疼痛。这两种疼痛,对患者的病理生理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利于机体康复[5,6]。如何让病人在舒适的情况下度过术后恢复期,尽早恢复体力,早期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静脉血栓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2 mg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结果显示,在手术后的24 h收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在手术后的48 h效果逐渐降低。该镇痛方式操作起来简单,且安全,无需进行长时间的导管留置。但是吗啡镇痛时间相对较短,不能满足大手术和个体延长镇痛时间的需求。其并发症皮肤瘙痒发生率高(19.5%),尿潴留发生率高(43.7%),故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应用。

静脉自控镇痛最大的优点是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最低有效镇痛范围内,同时患者能够从自身疼痛情况出发自己给药,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也缩短了患者疼痛等候时间,真正体现了药物应用的针对性,避免常规剂量存在不足或用药过量情况的发生。舒芬太尼是强效拟吗啡类镇痛药,在镇痛效价上要高出吗啡的75-125倍,安全性高,使用的效果快,且镇痛作用强,能够长时间发挥作用,同时对心血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无组胺释放等优点[7,8]。SF组术后各时间段镇痛效果稳定,VAS评分始终在3.0左右。其镇痛效果略差,VAS评分明显高于MF组、MSF组。与MF组比较,SF组的优点是能够随意地调节镇痛作用时间,根据患者的情况实现个体化给药,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缺点在于镇痛作用略差,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高(45.7%)。

本研究在产科术后镇痛中应用了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1 mg)和舒芬太尼(75g)静脉自控镇痛两种方法,结果显示了镇痛效果令人满意,且出现了较少的不良反应。这是因为MSF组在应用吗啡和舒芬太尼时均将剂量减少了一半,由于剂量效应关系,所以镇痛的不良反应明显下降。硬膜外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有效期,正好是产科术后疼痛高峰期,随后疼痛减轻,由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维持,利用了药物互补和协同增强作用,达到平衡镇痛的目的。

总之,硬膜外注射吗啡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方式在产科术后患者中应用,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安全可靠,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张宇,冯健文,杨雄,等.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液和(硬膜外)吗啡复合液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7):936-937.
[2]蒋焕伟,马长青,徐世元.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8):32-35.
[3]谢海森,林晓刚,王晓丽.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单次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5,15(2):45-47.
[4]秦庆华.硬膜外联合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中的效果观察[J].感染、炎症、修复,2015,16(4):231-233.
[5]刘延东,张亚栋,郝瑞娟.硬膜外腔注射氢吗啡酮联合静脉镇痛在剖腹产术后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175-176.
[6]郝凤梅,苗华艳.氯普鲁卡因注射液联合吗啡注射液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2):112-115.
[7]陈勇.舒芬太尼与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227.
[8]张佩军,张庆,王建波,等.小量舒芬太尼复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1):38-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424.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