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阶段指导母乳收集方法在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效果。方法将30例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指导产妇产后初期采用手挤奶用注射器收集母乳,在泌乳Ⅱ期阶段联合吸奶器收集母乳。结果干预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产后第1至4 d泌乳量较对照组产妇更多一些,且均P<0.01,组意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阶段指导母乳收集方法可使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始动分泌时间提前,使乳汁产量增加。
关键词:手挤奶;注射器;母乳收集;吸奶器;乳汁分泌
本文引用格式:郑海洋,谢小曼,黄洁.分阶段指导母乳收集方法对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21,131.
0引言
倡导最佳喂哺方式即是婴儿出生6个月以内以母乳喂养,且建议产妇需母乳哺养24个月以上,这是《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中提出的倡议。在这里保证母乳喂养的关键是母婴同室,但就目前国内外情况看,母婴分离的发生率还是占一定比例的[1,2]。即使是对于母婴分离的产妇,也有必要对其提供以模仿婴儿吸吮方式的早期吸奶支持,以此促进其乳汁分泌,减轻其乳房肿胀[3]。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不同阶段分泌量是不同的,乳汁分泌较少时为第1阶段,是从怀孕中期到产后2 d;乳汁分泌开始充沛是从第2阶段开始,即产后2-3 d开始。根据此研究,笔者对母婴分离的30例产妇给予分阶段指导不同母乳收集的方法,降低初乳在收集及储存过程中的浪费,同时在收集的过程使家属掌握正确的配合措施,取得家庭支持,从而增强产妇及家属母乳喂养信心。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抽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妇产科30例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分娩的产妇,且因各种原导致母婴分离的产妇为观察分析对象,将其均分为15例产妇为对照组,15例产妇为干预组。纳入标准:①乳腺发育正常;②语言交流正常;③分娩孕周≥30周;④产后6 h内即开始母婴分离;⑤分娩婴儿体质量≥1000 g;⑥无产后并发症;⑦自愿母乳喂养及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恢复母婴同室于产后4 d之内者;②患有艾滋病、吸毒、乙肝大三阳及其他医学哺乳禁忌证。两组产妇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且P>0.05,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给予产妇产后心理护理干预、外阴护理及饮食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生命体征及大小便情况进行评估;密切观察产妇产后阴道流血、子宫收缩及伤口情况等。给预产妇产后常规健康指导,如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方法,重点是产妇回到病房后,教会产妇挤奶手法,要求产妇24 h挤奶不得少于8次,且双侧乳房交替进行,每侧乳房3-5 min等。给予干预组产妇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同时,再施以不同泌乳阶段指导其进行母乳的收集方法。主要是:一是泌乳启动前。当胎儿娩出之后,泌乳就开始启动,这时护理人员取产妇平卧位,指导产妇家属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助其按摩乳房,并收集母乳盛于20 ml注射器内。二是泌乳启动后,护理人员指导产妇通过吸奶器吸奶的同时,再辅以对乳房施以挤压按摩,直至乳汁流出。每侧乳房吸奶时间以15 min为宜,24 h吸奶次数达到8-10次,每次吸奶完毕后,均需给予产妇双侧乳房1-2 min的按摩,最后将余奶再用手挤奶将其排空[4]。在对乳房进行挤压的过程中,需对乳房硬结部位进行充分地按摩,同时配合吸奶器吸乳,确保乳房中乳汁更彻底排空。
1.3评价方法
①观察并记录泌乳始动时间。即是指产妇自胎儿出生至自感乳胀,通过挤压乳房有乳汁排出的时间[5]。对于母婴分离产妇护理人员需及时对其进行产后母乳喂养指导,教会其观察泌乳始动时间的方法,且专门的护理人员需每日与产妇沟通乳汁分泌情况,并对其乳房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将其观察泌乳始动时间记录备案。②观察并记录母婴分离产妇产后1-4 d(不包含分娩当天)乳汁分泌量。护理人员教会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方法,同时告知并指导产妇乳房排出的乳汁进行收集。当乳汁量增多时,评估乳汁产量需用带刻度的奶瓶;当乳汁量较少时,可由护士通过医用注射器评估乳汁产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本次观察分析所得数据,若P<0.05由说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价值。
2结果
2.1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分布情况见表1。
2.2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泌乳量见表2。
3讨论
从以上观察分析可知,产后不同阶段乳汁分泌量是不同的,在第1阶段,由于乳汁分泌量较少,只有频繁地将乳汁从乳房中排出,才会增加其分泌量,可见,促进乳汁分泌至关重要的点是吸奶次数,只有这样,才会持续进入泌乳启动阶段[3]。在第2阶段,乳汁分泌量进入充沛状态,大量乳汁分泌,这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乳房排空的程度,持续泌乳开始后与短期内乳汁合成需通过挤压排出乳房,乳房排空比例越高,所获得的乳汁产量就越高,质量就越好[6]。由于母婴分离而致婴儿不在身边的产妇,务必通过装置模仿婴儿吸吮或特定手法,去刺激乳房泌乳。但对于母婴分离产妇,要充分考虑其产后乳汁分泌在不同泌乳阶段的特点以及手挤奶和吸奶器和的利弊,通过对其有效的母乳喂养指导,确保其乳汁分泌正常,保证持续母乳喂养。
3.1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与手挤奶联合注射器收集初乳的关系
在本次观察分析中,干预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分布较对照组产妇更优。由此可知,产妇泌乳启动前,保证母婴分离产妇乳汁正常分泌的关键是频繁多次挤奶[7]。与对照组相比,手挤奶联合注射器收集初乳可以提高产妇及家属的自信心,减少对乳汁的浪费,临床可操作性强,产妇依从性较好。因此,定时挤奶对于刺激泌乳素分泌,增加泌乳汁分泌量,提前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增加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与吸奶器联合手挤奶及乳房挤压按摩的关系
在本次观察分析中,干预组产妇产后第1至4 d泌乳量较对照组产妇更多,由此说明,增加母婴分离产妇的泌乳量最有效的办法是分阶段联合吸奶法。乳房按摩可促进乳房的淋巴和血液循环,确保乳腺管畅通[8]。吸奶器联合手挤奶及乳房挤压按摩,利于将乳房排空,促进其乳汁分泌量保持在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分阶段指导母乳收集方法,对于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始动分泌时间提前,增加乳汁产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Wigert H,Berg M,Hellstr m AL.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experiences of parental presence and participa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2007,2(1):45-54.
[2]葛圆,雪丽霜,覃桂荣,等.影响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多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197-199.
[3]周燕莉,欧有良,肖春芳,等.电动吸乳器用于预防母婴分离产妇Ⅱ期泌乳延迟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15):48-50.
[4]南希·莫赫巴克尔,邸慧敏.母乳喂养宝典--轻松解决母乳喂养问题[J].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6(1):183.
[5]单玲,孙境,席时清,等.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3055-3057.
[6]Morton J,Hall JY,Wong R J,etal.Combining hand techniques with electric pumping increases milk production in mothers of preterm infants[J].J Perinatol,2009,29(11):757-764.
[7]葛圆,雪丽霜,覃桂荣,等.影响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多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197-199.
[8]彭春艳,姚建蓉.电动吸乳器结合手法治疗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7):2355-23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