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随机搜集2018年5月至2018年12收入我院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88例,将8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通过采用两种治疗方式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外科手术方式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治疗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殷向党,宋立友,靳彤,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56+60.
0引言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性疾病,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不能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可能对后期治疗增加难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1]。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多以多发性结节为主,并且合并甲状腺癌的几率相对较高,因此如何能够更好的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成为了临床医生的工作难题。据有关临床资料显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本文为深入探究外科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效果,随机搜集2018年5月至2018年12收入我院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搜集2018年5月至2018年12收入我院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4),以上研究对象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且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经过临床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且排除了先天性心、肾功能不全者影响本次研究结果。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年龄为28-66岁,平均(29.23±3.14)岁;病程为1-5个月,平均(1.32±1.98)个月;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5-68岁,平均(26.32±3.43)岁;病程为2-7个月,平均(2.35±1.39)个月,其中男45例,女33例,以上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经过临床有关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方式,例如例行检查,药物治疗等。观察组患者自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行外科手术治疗,对4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在术前进行细胞穿刺检查,并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这44患者中,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术12例,峡部切除术22例,淋巴结扫除术8例,并在术后给予患者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并且1年后对术后患者回访,跟踪调查。但是在外科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要对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病情和周围组织要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在必要时要采取快速的病例切片进行检查,为术后恢复制定合理的方案提供依据[2]。②若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结构相对复杂时,要对患者的病情以及病理结构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出更精准的手术方案,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手术伤害。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对比治疗有效率。
1.4疗效判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定,并且分为痊愈、好转、无效三个等级,根据对患者的复查结果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等临床症状消失则判定为痊愈;患者的结节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则判定为好转;患者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则判定为无效。
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结果。对4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后病理切片检查,所有患者均为单侧癌,其中左侧为15例,右侧为29例,其中有22例患者的肿瘤直径>1.5 cm,22患者的肿瘤直径<1.5 cm,并且经过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属于分化型癌,其中乳头状腺癌18例,滤泡状癌15例。
2.2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详情如表1。
3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常见性疾病,其诱因较多,目前医学界还未达成一致的观点[3]。但是大多数的学者通过病理以及生理学研究显示,缺碘是诱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主要因素,并且一些临床资料显示,偏远地区、高海拔地区人群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几率要高于正常摄入碘的人群,因此一些专家学者更确定碘的缺失是造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主要因素。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内有明显的肿块,质地硬、位置固定,表面不平是各种癌的共同表现,并且在吞咽时上下移动性小,未分化时期在短期内出现以上症状,肿块增长明显,并且伴有侵犯周围组织等特征,晚期患者可出现声音沙哑,呼气困难,吞咽功能减退,并且出现耳朵、肩颈部疼痛以及局部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等表现[4]。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44例患者中,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术12例,峡部切除术22例,淋巴结扫除术8例。4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后病理切片检查,所有患者均为单侧癌,其中左侧为15例,右侧为29例。其中有22例患者的肿瘤直径>1.5 cm,22患者的肿瘤直径<1.5 cm。并且经过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属于分化型癌,其中乳头状腺癌18例,滤泡状癌15例。观察组行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77.2%,对照组行保守治疗的有效率为43.18%,这与杨凯、胡燕等的临床实验资料中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44.5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36%的结果基本相吻合。由此说明,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的治疗有效率[5]。
综上所述,无论是哪种手术方式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满足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需求,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崇。
参考文献
[1]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分析[J].浙江医学,2017,39(12):1009-1010.
[2]杨雯雯,阿丽娅·吉力力,张丽.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03):189-191.
[3]王欣,李国栋,辛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30(01):61-62.
[4]林桂宇.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1):24+26.
[5]陈书德,冉启华,陈颖虎,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11):1716-17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