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效果的影响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01 15:11: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在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从 2016 年 9 月至 2018 年 1 月到我院门诊部接种狂犬疫苗的人群中抽取 342 例进行研究分析。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171 例, 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171 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组间不良反应率、依从性以及抗体转阳率差异。结果接种后,两组抗体转阳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组,二者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狂犬疫苗接种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疫苗接种顺利进行,可行性高。

关键词: 狂犬疫苗;护理;接种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格 式: 高少娟 . 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效果的影响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245-246.

\

0引言

预防接种,即用人工处理过的细菌(病毒)在人体身上接种,获得特异性免疫 [1]。狂犬病系狂犬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猫犬等动物,但人兽共患,因此一旦被此类病兽咬伤,3-6 d 内致死率高达 100%[2],因此接种狂犬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主要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样本为 342 例 2016 年 9 月至 2018 年 1 月于我院门诊部接种狂犬疫苗的人群,暴露程度为2 级。患者均已了解此次研究,并同意参与,已排除药物过敏者, 疫苗接种禁忌者。据不同护理方式将接种者分为2 组:常规组,171 例,男 81 例,女 90 例;年龄 4-75 岁,平均(16.29±2.31)岁。实验组,171 例,男 86 例,女 85 例;年龄 4-75 岁,平均(16.29±2.31)岁。对比两组人群暴露程度等临床基本资料, 差异不明显(P > 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疫苗注射:严格遵循《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对两组患者予以“5 针法”接种 [3],具体为:对咬伤(抓伤) 处予以彻底消毒清洗,轻者使用3-5% 肥皂水和清水充分冲洗, 严重者,使用注射器灌注清洗伤口深处,后用医用酒精(75%) 和碘酊涂擦伤口,无需包扎伤口。使用冻干人用 VERO 细胞狂犬病疫苗(长春卫尔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60006)进行接种,5 针法接种程序为分别于暴露后当天、3 d、7 d、14 d、28 d 行5 次于患者三角肌各注射1 支进行接种;

1.2.2护理方法: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流程为:
①疫苗接种前护理:实行接种登记,告知接种者相关义务, 并和医护人员共同签订知情同意书。仔细处理患者伤口,并向其普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接种前仔细询问并记录接种者接种史、药物过敏史、疾病史等。使用质量完好的疫苗进行接种。
②疫苗接种时护理:将狂犬疫苗制剂充分摇匀,接种处一般选择在上臂外侧三角肌处,婴儿可以选择大腿前外侧。接种时主动和受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并疏导其紧张、担忧等消极情绪。过程中,穿刺准确娴熟,注射速度保持缓慢匀速,最大限度降低接种者疼痛感。
③疫苗接种完成后护理:用棉签局部压紧穿刺处止血(2min),并观察 30 min,记录和评价接种后反应。告知患者注意注射处干燥、清洁,不要抓挠避免造成继发性感染。叮嘱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禁忌进食海鲜、烟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引起免疫系统紊乱出现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接种者出现不良反应,局部反应者(注射处红肿、疼痛、瘙痒等轻度反应),常在 48 h-72 h 后自行消退;面积过大者, 可用胡萝卜片贴敷,或使用 50% 硫酸镁湿敷 [4],1 d3 次,可帮助炎症消退。全身反应者,发热者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无明显效果时,服用药物降温;出现呕吐、头晕症状时,服用含高蛋白、维生素和高能量食物,保证机体免疫力;出现全身瘙痒、荨麻疹症状时,需涂抹炉甘石水,以清水洗澡。
④心理护理:狂犬疫苗接种者多为暴露后接种,大多被动物咬伤、抓伤,因此有紧张、焦虑等情绪实属正常。护理人员应及时予以疏导,介绍疫苗接种重要性以及接种成功率, 保证依从性,耐心安慰狂犬病暴露患者,减轻心理负担,让其主动配合疫苗接种工作。

1.3观察指标。于疫苗接种完成后 10-35 d 内检测接种者体内血清抗体滴度,计算抗体转阳率。接种依从性判断标准: 良好(在规定接种日 24 h 内完成疫苗接种),差(大于 24 h 或放弃)。统计接种者出现以下不良反应情况:头晕头痛、发热乏力、局部红肿疼痛、全身红斑、荨麻疹以及淋巴结肿大, 计算不良反应率。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均纳入 SPSS 20.0 软件中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组间检验行 t 检验,检验标准 a<0.05。

2结果

2.1组间抗体转阳率和依从性分析。接种后,常规组转阳率 97.1%(166/171),实验组转阳率 97.7%(167/17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常规组 144 例依从性好(84.2%),实验组 164 例依从性好(96.0%),实验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组间不良反应率对比。疫苗接种完成后,实验组不良反应率 2.4%,常规组为 11.8%,前者显著低于后者,数据差异比较 P < 0.05,详见表 1。

\

3讨论

狂犬病,因其感染者突出的恐水症状,故得名恐水症, 患病者同时会出现咽肌痉挛、怕风、瘫痪等情况,不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在 3-6 d 内会呼吸衰竭而亡,病死率达 100%。针对该传染病,目前仍未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只能通过预防接种的方式来控制病毒,一般分为暴露前接种和暴露后接种两种[5]。

接种狂犬疫苗属异物介入,因此接种者个体差异、接种技术以及疫苗生物学等均可能会对机体免疫应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不良反应 [6]。针对此情况,本次研究开展了疫苗接种护理干预,由专业护理人员和医师从心理方面护理,到接种前、中、后等过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缓解接种前紧张心理,帮助接种后不良反应处理等,且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率仅为 2.4%,和常规护理相比下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显著。综上所述,针对狂犬疫苗接种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疫苗接种顺利进行,可行性高。

参考文献:

[1]沈鸣峰. 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 58 例观察与护理探析 [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3):78-80.
[2]陈雪芳. 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研究 [J]. 医药前沿,2016,6(14):63-64.
[3]崇焕. 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 55 例观察与护理探析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44):8615-8616.
[4]李晓蓉. 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43-244.
[5]杨来宝, 肖绍坦 , 陈红英 , 等.2016 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J]. 职业与健康,2017,33(21):2989-2991.
[6]李春玲, 马俊清, 昝润娜, 等. 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效果评价[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9(10):755-756.

《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效果的影响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01/2018120103125422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60.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