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骆常义主任医师运用养血调经汤治疗月经后期临证举隅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8 15:38: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月经后期是临床上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连续两个月经周期者。月经后期的病位在胞宫,与肝、肾、脾等脏腑密切相关,以虚、瘀、寒、痰等为病因,病机复杂,且未有定论。骆常义主任中医师认为月经后期的病机为肝郁脾虚,肾虚精亏,冲任不足,治法以疏肝理脾、培补肝肾、养血调经为主,方药以养血调经汤为主,在临床上治疗月经后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月经后期;养血调经汤;骆常义

本文引用格式:黄玉静,骆常义,岳秀永,等.骆常义主任医师运用养血调经汤治疗月经后期临证举隅[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54-255.

0引言

骆常义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带徒指导老师,2019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1980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五十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及儿科,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其对月经病的调治有独特的认识和确切的疗效。在临床上骆师运用养血调经汤为主治疗月经后期,着重从疏肝理脾,培补肝肾,活血调经入手,现将结合临床实际案例阐述如下。

\

 
1溯源析因

月经古称月事,《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月经者,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连续两个月经周期者,称为月经后期。月经后期之名始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温经汤条下“至期不来”,用养血逐瘀法治疗以养正邪消之法;宋·陈子明《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王子亨方论第四》“过于阳则前期而来,过于阴则后时而至”,认为月经后期为阴盛血寒所致;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妇人》提出经水过期责之于“血少”、“血热”、“痰多”以四物汤、白术丸加减治疗;明代.吴昆《医方考·妇人门》认为月经后期归于“寒”、“郁”、“气”、“痰”;明.龚廷贤《万病回春·妇人科》提出“经水过期而来,紫黑成块者,气滞血瘀也”;清·唐宗海《血证论》“妇女经闭有四:一寒证,一热证,一实证,一虚证”,经闭者,月经后期之甚也,月经后期病因病机常常寒热难辨,虚实错杂;清·傅山《傅青主女科》“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不可执一而论”、“经本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来而诸经之血尽来附益 ”认为月经后期病因复杂,以肾为主与五脏六腑皆相关。现代诸多医家认为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当以肾虚为主[1],有肾虚血瘀[2]、肾精肾阳不足[3]、肾阳虚衰痰湿凝滞[4]、肾精不足肝郁脾虚[4]之区别,孙洪东等认为以脾肾阳虚为主[6],金翠梅等认为以肝郁气滞为主[7],黄莉等认为以虚寒为主[8],陈淑美则以痰湿立论[9],张慧琴等从肝论治[10],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尚未定论,然概括起来以胞宫为病位,与肝、肾、脾等脏腑密切相关,以虚、瘀、寒、痰等为病因。

骆师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虽有“经水出诸肾”的说法,但肾精必化为血,藏之于肝,注之于冲脉,才能转化为月经,且女子肝气多郁、肝血多不足、肝火易旺,故月经后期多责之于肝,肝肾同源,肝肾不足,冲任不充,则月经不来。“见肝治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木病必妨土,脾气亦虚。故治疗上当以疏肝理脾,培补肝肾为主,兼以活血调经,方用养血调经汤进行加减治疗,养血调经汤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四物汤,《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汤为基础加减形成。方中尤其重视肝在月经病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肝主疏泄,气行则血行,疏泄正常可以促进脾肾化生精气血和血液的正常运行输布,促进月经正常来潮;另一方面,肝主藏血,肝将肾精所化与脾气所运之血藏于肝,而灌之于冲任,则月经来源充足,经量充足。方中亦重视补肾健脾,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精能生髓化血,精血同源,肾精亏虚影响天癸的产生和施化,从而影响月经来潮,故重视补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以资肾精及冲任,且脾健则痰不生,朱丹溪谓:“肥盛妇人,享受甚度,恣于酒食,经水不调,不能成胎”,健脾以标本兼治,使冲任邪去正复,痰除血生,而月事以时下。同时加用活血调经之药以促进月经来潮。

方药组成:柴胡15g,枳实15g,白芍30g,甘草10g,当归15g,川芎10g,茯苓15g,白术15g,黄芪30g,熟地黄15g,益母草30g。1个月为1疗程,连续用药三个月。

若月经量少者,加用女贞子、墨旱莲、鳖甲胶以滋阴养血;若阴虚潮热者,加用黄柏、知母以泻相火;若痛经者,加延胡索以行气止痛,痛经甚者加乌药、小茴香以温经散寒止痛;若怕冷明显,加巴戟天、淫羊藿以温补肾阳;若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润肠通便;若血瘀甚者,加泽兰、红花以活血化瘀;经前乳房胀痛,加丝瓜络、夏枯草以通络止痛;白带量多色黄,加败酱草、蒲公英以燥湿止带。

2临证实例

2.1例1


刘某某,女,学生,16岁,2018年10月4日首诊。主诉:月经已经停经1+年。病史:13岁月经初潮,前三月月经先后不定,后经期时有延迟,行经2-3天,月经量少,末次月经2017年6月26日,患者原来体胖,减肥后月经量逐渐变少并停闭。现症见:患者体瘦,沉默寡言,精神倦怠,面色苍白,爪甲色淡,纳差,厌食,怕冷,大便干燥,小便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辅助检查:彩超检查见左侧卵巢大小约28mm*19mm,见12个以上囊泡样无回声区,最大约9mm*6mm。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诊断:月经不调,辨证属于脾肾亏虚,冲任不足。治法:补肾健脾,养血调经。方用自拟养血调经汤加减:柴胡颗粒15g,枳实颗粒15g,白芍颗粒30g,甘草颗粒10g,当归颗粒15g,川芎颗粒10g,茯苓颗粒15g,白术颗粒15g,黄芪颗粒30g,熟地黄颗粒15g,益母草颗粒30g,肉苁蓉颗粒15g,鸡内金颗粒30g,砂仁颗粒10g,泽兰颗粒15g,红花颗粒10g,酒女贞子颗粒20g,墨旱莲颗粒20g,巴戟天颗粒15g。15剂,开水冲服,日1剂。

10月19日复诊,自诉饮食好转,刻见面色稍荣,精神可,舌脉同前,然月经仍未行,患者情况略有改善,效不更方,继服上药15剂。10月26日,其父打电话告知月经已来,嘱咐停药,月经停后继服。11月9日三诊,自诉行经6天,量可,颜色正常,仍纳差、怕冷,在前方基础上去红花、泽兰,加淫羊藿颗粒15g,生山楂颗粒15g,继服15剂。11月26日,患者月经复来,且怕冷、大便干燥等症状明显缓解。嘱患者原方再服2月,以善其后。后三月随访,称月经经量、周期均已正常。

\

 
按:本案青年女性患者,月经来潮中医称为“天癸至”,是肾中的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患者由于体胖,产生自卑心理而减肥,导致厌食,气血生化来源匮乏,导致气血不足,肝无所藏,冲任不充,而月经停闭,家长亦未予重视导致月经停闭达一年之久。骆师认为该患者属于脾肾亏虚,冲任不足,应治以补肾健脾,养血调经。选用熟地黄、川芎、当归、白芍、黄芪、女贞子、墨旱莲以养血补血、填精益髓保证月经来潮原料充足;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以温补肾阳使月经来潮动力十足;柴胡、枳实疏理肝气以促血液运行;白术、茯苓健运脾气以促运化、防痰湿;益母草、红花、泽兰活血调经使用体内痰瘀得化;加用鸡内金、砂仁一方面消食以助脾之健运,另一方面醒脾开胃,使全方补而不滞。

2.2例2

何某,女,39岁,2018年4月6日首诊。主诉:小产后停经2+月。病史:12岁初潮,月经周期、经色、经质均正常,经量少,孕1育1,末次月经2017年10月8日,患者于2018年1月26日阴道流血不止,来我院做彩超检查无胎心,建议引产并行清宫术,自此停经2+月。刻诊:患者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酸,小腹坠胀感,肢体冰冷,不寐,入睡困难,梦多,眼睛干涩,大便干燥,便后有鲜血,血色暗淡,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人流术后月经稀发。中医诊断:月经不调,辨证属于精亏血少,肝肾不足。治法:培补肝肾,养血调经。方用自拟养血调经汤加减:柴胡15g,枳壳10g,白芍30g,甘草10g,当归15g,川芎10g,茯神15g,白术15g,黄芪30g,熟地黄15g,益母草30g,鳖甲胶6g(烊化),枸杞子15g,女贞子20g,墨旱莲20g,巴戟天15g,淫羊藿15,槐花15g,石斛15g,灵芝孢子粉3(g冲服)。5剂,水煎服,每一日半1剂,连服7天。

4月13日复诊,自诉睡眠明显好转,大便已正常,眼睛干涩症状缓解,然月经尚未来潮,在前方基础上去槐花、石斛、灵子孢子粉,加泽兰15g、红花10g,继服5剂。4月20日三诊,患者月经已来,但月经量少,色暗,夹有血块,嘱前方继服,待血色变鲜红,即停止服用。后患者用养血调经汤加减继服两月。后三月随访,月经已经恢复正常。

按:本案中年女性患者,患者为高龄产妇,月经量素少,气血不足,难以养胎,故胎心未发育,导致小产,且清宫术后子宫受损,难以复旧,气血不足,故月经延后。骆师认为该患者属于精亏血少,肝肾不足,应治以培补肝肾、养血调经,且需注意产后以虚为主,枳实破气,应改用枳壳。熟地黄、川芎、白芍、黄芪、当归以养血补血,鳖甲胶、女贞子、墨旱莲、石斛以滋阴填精,巴戟天、淫羊藿以温补肾阳,枸杞子、槐花以养肝清肝,灵芝孢子粉、茯神以安神定志,白术以健运脾胃,益母草、泽兰、红花以活血调经。

3结语

月经后期时临床上常见的月经病之一,可见于育龄期的各年龄阶段,且与孕育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对月经后期的调治。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之郁、肝之不足、肝之火等均容易导致月经之不调,骆师在治疗月经后期中尤其强调治肝,其次为治脾肾,再次为调经,还强调患者要注意情绪、饮食的调节等方面,月经后期需要综合治疗方能显效。

参考文献

[1]乔滨滨,于燕,孙玉华,等.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中医治疗临床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8):86-87.
[2]唐华丽.柏子仁丸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后期临床观察[D].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
[3]李晓杰.黄可佳教授补肾治疗月经后期经验总结[D].黑龙江: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
[4]刘欣.刘宇新教授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总结[D].黑龙江: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5]侯丽莹,罗佩,杨正望,等.杨正望辨治卵巢早衰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08):36-38.
[6]孙洪东.麒麟丸配合足浴治疗脾肾阳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D].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2017.
[7]金翠梅.自拟柴附调经颗粒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D].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2017.
[8]黄莉.隔姜灸治疗虚寒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研究[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9]陈淑美.针药结合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0]张惠琴.从肝论治月经后期的理论探讨及临证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